与学术接轨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明显滞后于学术界对文学的研究。与学术接轨是中学语文教师解读现代作家作品的基本准备,而保持独立的价值立场是与学术平等对话得以实施的前提。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术;意义;前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9-0065-03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明显滞后于学术界对文学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亦未能及时传播到中学语文课堂。中学语文教师接轨学术,既能使学术界不至于在书院研究中过于寂寞,也能使中学语文教师了解文学作品研究的动态发展,最终达成语文教育培育现代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公民素质的总目标。本文拟以中学教材中的现代作家作品为例,谈接轨学术的紧迫性、意义和基本前提。
  一、与学术接轨的紧迫性
  以鲁迅研究为例:1923年8月,鲁迅的《故乡》和《鸭的喜剧》出现在《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中。之后,鲁迅的作品陆续出现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之中,历时近百年,未有中断。学术界对鲁迅的研究已自成体系,有“鲁学”之称。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学术界,鲁迅作品都堪称经典。中学生中却流传着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很明显,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程度、接受热情与教材编写者、鲁迅研究者对鲁迅作品的关注程度有着巨大的滞差。其中的原因可扩展至社会方面,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也不容忽略。八十年代,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已从“主题思想”转至“启蒙”,九十年代,则变更为“现代性”。这两次转向相隔时间不长,可以说,两次转向都没有进入深刻的研究领域,但至少对六七十年代作了彻底的转型。语文教育界却没有能很好地吸收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成果,致使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明显滞后。
  有些教师的《孔乙己》教案给出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一教学目标窄化为“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统治阶级”,这些抽象的词汇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无论从知识储备还是从社会阅历,都是无法有深切体会的。这样的词汇在鲁迅作品的阐释中出现的频率尤其高。学术界已经历了“人化”鲁迅的过程,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鲁迅仍然是个战士,而非一个作家。而且,《孔乙己》的内涵远远复杂于这简单论定。《孔乙己》有对“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统治阶级”的愤,更多的却是鲁迅对知识分子心理状态的忧、对整个中国无法对话的忧。咸亨酒店也可以说是偌大一个中国的缩影,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是失语的,他在不识字的短衣帮群体中没有说话的权利,在略微识字的店小二那里也没有说话的权利,孔乙己是如何失去了他言语的权利?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失去了言语的权利?这些都是要思考的。《孔乙己》中对人、文化的关注远远高于对阶级的关注。当然,也不能就此否定了意识形态,人的属性有很多,我们须明白的是阶级性只是人社会属性的一方面,切不能将之视为人的全部,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中。因此,现代作家作品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学术接轨有其刻不容缓性。
  二、与学术接轨的意义
  教学过程涉及三个基本因素:学生、教师以及课本。目前有关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的核心词汇大致围绕着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这些核心词汇大多针对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时的一些建议,于教师的要求而言,则鲜有言及。笔者认为,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仍以传统为标准,新课程标准的倡导往往会成为隔靴搔痒,难以获得成效。笔者这里的“与学术接轨”更倾向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优化。自上而下的灌输,往往导致教师的消化不良,教学过程的实施若仍然以教案为参照依据,效果会不明朗。若从教师自身出发,主动汲取、转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再延伸至具体教育行为,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中学教师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教师的知识容量比学生丰富,这是基本的要求。对于中学教师而言,这已经不需要质疑,甚至无需再次提出。就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而言,笔者认为,这句话不仅要提,而且要质疑。质疑至少有二:一是教师的知识容量;二是教师的知识力度。教师的知识容量比学生丰富多少才为合格?就人生经历而言,教师的知识容量必然比学生丰富。但,以教师人生经历作为衡量知识容量的标杆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中学语文教师将知识的来源若仅限定于教师的授课,期待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中学语文教师授课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许只会停留在初级的语言技能知识的传授。“在语言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1]也就是说,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训练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学《荷塘月色》中所用的“通感”艺术手法时,介绍何谓“通感”很重要,或许更重要的是,需让学生知晓朱自清此处为何选择用“通感”,领悟“通感”在文中所引发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一旦体会到“通感”手法的运用所引发的感官愉悦,自然会领悟“通感”的用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需借助学术界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形成开放的教学理念。知识力度,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的历史沉淀有所把握,即了解课文的前世、今生,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厚重的质感。“不同的历史时代为了自己的目的构造了‘不同’的荷马和莎士比亚,并在这些作品中发现种种可加以重视或贬斥的成分,尽管这些成分不一定相同。换言之,一切文学作品都被阅读它们的社会所‘改写’,即使仅仅是无意识地改写。的确,任何作品的阅读同时都是一种‘改写’。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也没有任何一种关于这部作品的当时评价,可以被直截了当地传给新的人群而不在其过程中发生改变,虽然这种改变也许几乎是不被察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那被当做文学的乃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东西的原因之一”。[2]也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篇课文时,需将之还原为一篇文学作品。不同的时代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教育界虽然滞后于学术界,对课文的解读大致上却沿着学术界的步伐往前迈。沈从文的作品是未出现在解放后到八十年代期间的语文课本之中的。在这期间,社会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倾向于革命、反封建。八十年代之后,沈从文、郁达夫等作家的作品被学术界所认可,也走入了语文课本之中。教师需明晰的另外一点是课文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性。沈从文的《边城》置于其全集中与课本中,虽然文字没有变化,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教科书的编写部门从沈从文的全集中选取《边城》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至少可以传达这样的信息,《边城》在某种程度上与教育部门对理想教材的要求相吻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有对课文有着这样俯瞰式的把握,才能将知识讲深、讲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怀特海的过程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生命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怀特海过程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变革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通过目标引领、结构优化、合作学习、主动提问、动态生成等策略,创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实现师生生命活力的充分迸发,使学习过程充满激情、欢乐和智慧。  关键词:过程教育思想;怀特海;主
摘要: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把握好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实验工具的直观性、实验过程的体验性和学生思维的参与性。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能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与促进学生学习相结合、与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展小学数学实验研究要重视数学实验室的创建、数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数学实验课例的开发等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载体,其幸福的程度对幸福教育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幸福教育离不开幸福课堂,打造幸福课堂,是践行幸福教育重要的落脚点和突破口。  怎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我们认为:幸福课堂,就是在生本教育理念观照下,以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追求精神愉悦的轻负担而高效能的绿色课堂。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被证实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因种种原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不多。行动导向模式下,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设置教学目标、优化整合运用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教学流程。  关键词:行动导向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专业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39-0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
执教者简介:  薛法根,现任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创语文“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2013年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他的语文课“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卧薪尝胆》《爱如茉莉》等经典课例深入人心。先后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教阅读》等5部专著,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苏州市教
摘要:为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南京财经学校针对自身实际,努力构建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学生成长发展平台——弹性学分制学业评价。本文结合学校实践与自身体会,从其内涵、内容与成效三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职校;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27-03  近年来,南
语文学习说到底无非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定夺“教什么”的时候,教师需要蹲下身子,用和儿童平行的眼光解读文本,选择儿童感兴趣、对儿童当下以及未来的语文素养有裨益的教学内容,将“儿童本位”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不同协作体内,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在不同分配方式上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可根据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的实际情况,设计资源共享模式,并确立资源共享模式的目标和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49-03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资源及香山工艺文化。然而,度假区中心小学实际上是由农村小学发展而来,文化信息及相应的艺术教育条件相当欠缺,家长们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学校所在区域周边没有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或艺术传习所之类的艺术教育机构(基地);全校千余学生,除了在学校通过音乐、美术等课程接触艺术之外,以其他方式接受艺术教育的孩子只占5%,而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更是屈
摘要:南京市中华中学“生命·生活·生态教育”课程基地通过课程基地的理念与文化建设、“一馆三园四室”的硬件建设,以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的建设,对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了解生态、保护生态、宣传环保,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南京市中华中学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