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5-01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一、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教师必须做到:把每位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感悟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积极个性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朗读营造氛围,读中抓住契机,调动学生感悟主动性,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情感的“主观存在”和课文内容的“客观存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以帮助学生真正达到领悟的境界。
二、語感培养的重要性
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就明确指出过: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本人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方法。
三、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指导诵读,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2.老师范读,培养语感
如:《观潮》一课潮来时的气势、气魄是课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通过老师的范读,使自己融入课文里,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宏伟壮观的场景。
(二) 品味语句,体会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关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口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1.比较诵读,感悟语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诵读中体会到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不但能品出语气神韵,还能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2.想象训练,感悟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如:《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3.品评训练,体验情感
(1)联系促感情
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
(2)评价促感悟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要追求统一的认识和感悟标准,而要以“尊重、相信、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全班抽评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加强语言实践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
(1)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
(2)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品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一、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教师必须做到:把每位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感悟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积极个性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朗读营造氛围,读中抓住契机,调动学生感悟主动性,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情感的“主观存在”和课文内容的“客观存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以帮助学生真正达到领悟的境界。
二、語感培养的重要性
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就明确指出过: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本人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方法。
三、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指导诵读,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2.老师范读,培养语感
如:《观潮》一课潮来时的气势、气魄是课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通过老师的范读,使自己融入课文里,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宏伟壮观的场景。
(二) 品味语句,体会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关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口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1.比较诵读,感悟语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诵读中体会到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不但能品出语气神韵,还能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2.想象训练,感悟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如:《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3.品评训练,体验情感
(1)联系促感情
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
(2)评价促感悟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要追求统一的认识和感悟标准,而要以“尊重、相信、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全班抽评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加强语言实践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
(1)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
(2)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品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