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之源泉。因此,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鲜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驱力。然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是凭空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作为各个阶段的小学生,要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没有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上,只要老师引导得正确,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使学生的感官、思维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始终保持在不断探索新知的情感冲动中。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自觉地动脑筋,想问题,质疑问难。
  2、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爱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而言,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相符合,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好玩、有趣、新奇”的事物,如动物、游戏、童话、故事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事物和任务更感兴趣。同时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水平和操作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力求做到朴实、实用,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时髦”和外表的“华丽”,更不要单纯地为了“热闹”而创设情境,重在让学生尽快感受数学问题,要有“数学味”;从创设问题情境的本质而言,要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例,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3、为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并不容易。更何况是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正确与到位,一开始让他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肯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他们或许根本就不懂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也不会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更不要说能质疑问难了。所以,我们必须为他们做好示范,教会学生提问。通过我们老师三番五次的示范、引导与鼓励下,学生不仅喜欢上了提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完整、贴切,具有数学味。
  4、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与深化问题意识,形成问题习惯。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时,我们不能就此罢手,不再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表现。而是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在教学时,我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问题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提问,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质疑,大胆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在知识的探究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越高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此,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采用以下策略。
  1、引导学生解读相关信息,寻找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生对数学信息的解读,对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都比较欠缺。在解决问题时,教师有必要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还可以知道什么?这些信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在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慢慢地明白原来信息与问题是相联系的,并存在一定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慢慢提高了。
  2、培养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的课堂情景我们可以引导生成很多,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不断的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多个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问,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他们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多个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情境图”的题目时,要求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是开放性的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加、减、乘、除的多个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探索的时空还给了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祥兆 数学教育博士文库基于问题[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1
  [2]、王明元 数学教师教育[M]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3-06-01
其他文献
摘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本人就如何巧设教学情境,让小学品德课教学绽放新的精彩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几点个总结的教学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 教学情境 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摘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积累,拟就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分层教学  在一个教学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素质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类生,后者在学习中出现困难,通称为“学困生”。  一
语文教学一般就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其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位比是很重的,测试时分值比例也很高。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变得极为重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作文教学规律,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注意解决下面五个问题。  一、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矛盾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经历、认知
【摘要】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
今天,学校举行家长会,昨天我打电话通知您,让您今天一点钟从家赶来,您轻描淡写的答应我,总是唠叨着让我晚上别掀被子,多穿点衣服,我总嫌您唠叨。  今天下午两点钟,家长已经会开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到了,找好了自己的坐位,我远远的凝望着校门口,却总不见您的身影,我心急如焚,我以为您来不了了,我无比的焦虑。  校长开始讲话,学校的大铁门已经被锁住,只剩下小铁门了,全体学生几乎都坐下,只有我远远的用焦急的目
[摘要]问题设置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本文在强调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提问艺术的多种技巧或途径,认为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能够有效地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语
这一学期我任教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小学六(2)班语文,兼班主任。对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我来讲已全然不陌生了。即将面对几十张新的面孔,给予我更多的是喜悦。 开学第一天,我和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教室,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几十双充满好奇与新鲜感的眼睛看着我。我看看这个也可爱,看看那个也喜欢。环视之后,我兴致勃勃地做了自我介绍,我自以为水平发挥得不错,话音一落我便等着学生们的掌声,我想“掌声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所没想到的。有时通过某一现
摘要: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发散思维 培养  一、引言  发散思维,它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求不同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课前,教师进行文本细读,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理解文章的精髓,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训练点;课上,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悉心指导,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自读自悟,利用妙语导读激励学生读的积极性,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服务;课余,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朗读展示活动,激起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欲望,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