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栏目剧的生存困境及模式转变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栏目剧是电视节目中的后起之秀,并以其丰富的艺术元素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本文将对电视栏目剧的特点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栏目剧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视栏目剧;新媒体时代;生存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56-1
  一、中国电视栏目剧的发展概况
  电视栏目剧是“栏目”和“戏剧”的结合体,在艺术手法上借鉴了电视评论、综艺栏目以及戏剧等多种元素。从收视群体来划分,栏目剧可以分全国性和地域性两种类别。从栏目剧的发端来看,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重庆卫视,成都电视台以及陕西电视台等打造的栏目剧,都加入了地域性特色,并且用方言来进行演绎,为观众呈现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景观。栏目剧目前的播出平台也多以地方频道为主。而湖南卫视的《爱情魔方》,以及央视的普法类栏目剧则面向全国观众市场,这种栏目剧针对的是人们的某种特定需求,强调栏目的特色与差异化竞争。
  二、中国电视栏目剧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出现,使栏目剧正受到来自电视业内的挑战,特别是早期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节目,以及近年来以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和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等多档风格新颖的综艺节目,使得关注电视栏目剧的观众越来越少。不仅如此,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电视的观众分流也给电视栏目剧的收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内外双重压力的夹击下,栏目剧收视排名逐渐下滑,这也不得不让电视栏目剧开始正视自身的问题,以寻求突破现状的途径。
  (一)低投入与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之间的矛盾
  “投入低,产量高”是电视栏目剧的一大特点。一般电视栏目剧以周播为主,有的甚至能够保持日播的水平,可见电视栏目剧是一种能够“高产”的节目形态。如何在低投入的情况下,保证节目的质量,是当前栏目剧的症结所在。有些电视栏目剧从创作理念上就出现了偏差,误把节目的“粗糙表演”当做“本色呈现”,在降低经费的同时,也降低了制作水准。
  (二)栏目剧题材狭窄,缺乏新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许多电视栏目剧的内容仍然在家庭、情感或者罪案加栏目讨论的模式中不断循环,这类栏目剧的内容缺乏新意,题材的单一更是无法满足当下观众的口味。特别是电视观众的审美水平正不断提高,对于电视栏目的题材的丰富性有更高的诉求,某些表现较好的栏目剧也是由于无法推陈出新,且不能在栏目的艺术性上有所提升,而渐渐流失了固定收视群。由于投资水平不高,对于开拓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也是栏目剧在最开始能够吸引受众,却无法延续这种新鲜感的原因之一。
  (三)新媒体对电视观众进行分流
  除了栏目剧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栏目剧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相关数据表明,新媒体正在对电视观众进行分流,且分流数量有递增的趋势,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在减少,甚至有的观众更愿意在电视节目播出后,从网络上寻找资源进行观看。在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传播的视频片段满足了一部分对信息碎片化有需求的观众,他们选择从别人的转发和评论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想要观看的片段。拥有灵活性和碎片化处理方式的网络视频与播放平台单一的电视栏目剧相比较,后者的劣势显而易见。
  三、网络时代冲击下中国电视栏目剧的模式转变
  无论是人人网还是新浪微博,视频的转发和覆盖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优酷、爱奇艺、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也开始建立起电视剧、微电影频道,比起传统的电视收视,更多的受众选择了视频网站。特别是微电影的兴起,让电视栏目剧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栏目剧的改头换面也提上了电视媒体的改革日程。
  (一)拓展电视栏目剧内容的呈现方式
  与电视剧相比,栏目剧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所以在改变节目的形式上也更具优势。以往的栏目剧多是以栏目分析加剧情展示的方式进行,但在栏目剧中间穿插评论的这种方式有可能破坏剧情的完整性,且无法长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针对这样的问题,一些栏目剧用“戏中戏”即情景剧加栏目剧的方式来呈现,这样或许比用生硬的评论打断观众要更温和一些。
  (二)新媒体平台的推广
  从播放的平台上来看,传统电视的播出平台缺乏与受众的有效互动。现代网络和社交网站的发达,为电视栏目剧的播放以及反馈提供了新的舞台,让电视栏目剧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建立起有效的双向链接机制。观众可以在一档电视栏目剧的官方网站或者官方微博上对当天播放的节目进行评论,也可以对节目的制作提出建议,而电视栏目剧的制作方也可以在网络上征集新的栏目剧选题,从而将多角度的内容放到栏目剧的创作中。
  从栏目剧的兴盛到面临冲击而改变来看,电视产业已开始积极应对发展道路上带来的众多问题,更多的节目形式要经受快速消费时代的考验。技术在不断更新,而内容与形态也要紧跟改革的潮流,以适应受众多变的收视口味,这才是未来电视栏目剧的生存之道,也是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产业化发展和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蔚琴,祁汉忠,张腾之.电视栏目剧:一种崭新的节目形态——全国电视栏目剧研讨会综述[J].电视研究,2006,(07).[2]张步中.会诊中国电视栏目剧[J].现代传播,2006,(06).
  作者简介:
  张彦文,山西阳曲人,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其他文献
摘要:“象征性”的艺术语言,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事物的简单描绘,更在于表现画面中隐晦的精神内涵。它通过借助某一具体的容易引起人联想的事物或事物特征抑或是某一种形式,拉近艺术家与观者的距离,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丰富画面的语言形式,使有限的画面传达无限的思想内涵。本文就此对“象征性”这一绘画语言进行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水彩的自身特点,总结象征性语言运用在水彩创作中的意义和
当前对于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节目,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其传播性、新闻性,而往往忽略了其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员所应该具备的审美性。审美性里最能体现节目是否受欢迎的一项重要考察,就
摘要:电影《致青春》是赵薇攻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硕士学位的毕业作品,在2013年中国大陆的电影中,获取了七亿的票房佳绩,被媒体赞誉为“内地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电影《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作品。编剧李樯的二次创作是极度忠实于原著小说,整体上保持了原著的“暖伤青春”的风格。电影《致青春》所展现青春充满激扬,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爱情必然遭受痛苦,理想必然遭受摧毁,渗透出一丝丝的忧伤情。电影《致青春》
摘要:如果谈到代表性的中国动画,没有人不会想到《大闹天宫》,它是中国动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指向标,这部动画精品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它从基本内容到全部形象都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对其人物造型的影响,并将创新精神恰如其分地渗透其中,形成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角色造型;成就  中国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
作为国内首档大型科学励志类真人秀:《最强大脑》着实成为2014年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一匹黑马。作为一档以“科学”为旗帜的综艺节目,其成功的要素除了依赖比赛内容和竞赛形式以外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纪录片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在热议一部电影、连续剧的同时,《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等纪录片的热播,也让纪录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故事片相对应,纪录片是一种通过场景再现、真实步景、现场跟踪等方式来描写、记录真实生活、真人真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前苏联电影导演和电影艺术理论家,世界电影的先驱、蒙太奇风格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
摘要:论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是一个常变常新的研究话题。随着主持人艺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主持人的语言的探索从未止步不前。不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特色,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无法复制的,这和主持人的自身修养、气质、性格、人生阅历等紧密联系。本文将对不同的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的特色。  关键词:个性化语言;逻辑性;文化意蕴;生活气息;幽默感
摘要:腾讯开发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迅速推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以它为平台的广告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传播模式。那么,这个平台具有怎样的优势?以它为媒介发布的广告又具有哪些价值呢?  关键词:微信;微信广告;价值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48-1  2012年,微信以其功能简单便捷,实用程度高等优势,迅速占据市场。它是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
绘画是传承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将自己内心情感和想法表现出来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研究西方绘画发展,伦勃朗大师对光影效果的探索以及技法的运用,既能简单地了
摘要: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至今已有较长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画的技巧和工序也变得逐渐成熟。从画的内容上我们将其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卉画、禽鸟走兽画及界画等;从技巧上分为:泼墨(粗笔)、工(细)笔、写生、写意、白描、没骨、指头、及皴法画等。针对不同的素材选用不同的技巧和画风进行描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工笔画特点,研究在亚麻布上行工笔作画,阐述了亚麻布的特点,及在其上作画的优点和技巧。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