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与动手操作有关的热闹情境,可效果并不理想,操作流于形式。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能使学生自觉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动手操作 点缀式 自由式 奉命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许多变化,以改变学习方式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已成为时下教育改革的热点。动手操作的理念也已经越来越多被教师们重视、理解并接受。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与动手操作有关的热闹情境:学生的活动多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可效果并不理想有了动手操作,没了数学思考,不懂数学的方法,导致操作流于形式、低效甚至于无效。究其原因,是教学中“动手操作”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本文就当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以期抛砖引玉。
一、点缀式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的哲理告诉我们,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学要立足实际,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摆一摆,并且认为只要有此环节,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下,几何学具的操作成了数学新课堂上的宠儿,在许多课堂中都可以看到学具操作的影子。
一位教师执教《圆柱体的认识》一课,这是一堂教学研讨课。课上教师在教学认识圆柱体的底面、侧面、高等特征时,首先引导学生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感受,从升旗的旗杆引出圆柱体,再让每个学生取出一个圆柱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课堂开始热闹起来,教师沿教室巡视一圈,怕操作时间过长,无法完成预定的教案,就草草了事,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圆柱体端坐下来。接着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圆柱体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在显示时并伴有美妙的音乐声。学生聚精会神,教师胸有成竹。在展示完课件后,教师问:“你们摸到的、看到的与投影上看到的一样吗?”学生纷纷点头称是。
这节研讨课,有很好的情境,也安排学生去感知,但时间仓促,缺少测量、比较、交流、思考等过程,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成了点缀。动手操作成了课件演示的导人。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过程代替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甚至还打消了部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由式的动手操作
有的教师认为,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操作,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动手操作成为一种时髦。而学生因年龄的原因自控力又差,课堂中的一些用具常常会吸引他们不断地把玩,在操作中有时不能和同伴有效地合作分享,有时甚至于出现争夺物品等情况,导致操作杂乱无序。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可以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要跟学生讲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只有明确了目的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做。学生在活动时,能确定思考方向,主动安排操作步骤和方法,才能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教师设计的动手操作一定要有目标,要有针对性,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这样的操作是盲目的、低效的,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没能从操作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奉命式的动手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将动手操作与积极的、独立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及主体力量的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却没能真正理解动手操作的含意,错误地认为,课堂上只要安排了“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就能主动建构新知。在教学时,常常是教师一路“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性操作,这样的操作难道有价值吗?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操作”要伴随着“理解”,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把学生引导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事实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操作,而不流于形式,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选择。动手操作活动只有通过引起主体的内部活动,与动脑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代替。
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能使学生自觉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态度,多去思考动手操作的环节设计是不是合理、科学?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真正地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得到发展,把我们的课堂引入到实效的境界。
关键词 动手操作 点缀式 自由式 奉命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许多变化,以改变学习方式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已成为时下教育改革的热点。动手操作的理念也已经越来越多被教师们重视、理解并接受。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与动手操作有关的热闹情境:学生的活动多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可效果并不理想有了动手操作,没了数学思考,不懂数学的方法,导致操作流于形式、低效甚至于无效。究其原因,是教学中“动手操作”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本文就当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以期抛砖引玉。
一、点缀式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的哲理告诉我们,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学要立足实际,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摆一摆,并且认为只要有此环节,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下,几何学具的操作成了数学新课堂上的宠儿,在许多课堂中都可以看到学具操作的影子。
一位教师执教《圆柱体的认识》一课,这是一堂教学研讨课。课上教师在教学认识圆柱体的底面、侧面、高等特征时,首先引导学生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感受,从升旗的旗杆引出圆柱体,再让每个学生取出一个圆柱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课堂开始热闹起来,教师沿教室巡视一圈,怕操作时间过长,无法完成预定的教案,就草草了事,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圆柱体端坐下来。接着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圆柱体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在显示时并伴有美妙的音乐声。学生聚精会神,教师胸有成竹。在展示完课件后,教师问:“你们摸到的、看到的与投影上看到的一样吗?”学生纷纷点头称是。
这节研讨课,有很好的情境,也安排学生去感知,但时间仓促,缺少测量、比较、交流、思考等过程,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成了点缀。动手操作成了课件演示的导人。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过程代替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甚至还打消了部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由式的动手操作
有的教师认为,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操作,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动手操作成为一种时髦。而学生因年龄的原因自控力又差,课堂中的一些用具常常会吸引他们不断地把玩,在操作中有时不能和同伴有效地合作分享,有时甚至于出现争夺物品等情况,导致操作杂乱无序。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可以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要跟学生讲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只有明确了目的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做。学生在活动时,能确定思考方向,主动安排操作步骤和方法,才能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教师设计的动手操作一定要有目标,要有针对性,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这样的操作是盲目的、低效的,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没能从操作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奉命式的动手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将动手操作与积极的、独立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及主体力量的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却没能真正理解动手操作的含意,错误地认为,课堂上只要安排了“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就能主动建构新知。在教学时,常常是教师一路“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性操作,这样的操作难道有价值吗?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操作”要伴随着“理解”,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把学生引导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事实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操作,而不流于形式,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选择。动手操作活动只有通过引起主体的内部活动,与动脑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代替。
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能使学生自觉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态度,多去思考动手操作的环节设计是不是合理、科学?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真正地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得到发展,把我们的课堂引入到实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