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爱情传奇看唐代文人的婚恋观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545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来看,唐代文人的婚恋观大体上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追求自由恋爱的审美爱情观;二是回归封建礼教的妥协婚恋观;三是追求高门贵女的现实婚姻观。
  关键词:爱情传奇 唐代文人 婚恋观
  科举制度的成熟,使得唐代知识分子群体迅速扩大。唐代三大爱情传奇的作者都是士大夫,《莺莺传》的作者元稹是唐朝宰相、著名诗人;《李娃传》的作者白行简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之弟,贞观末年(805)进士;《霍小玉传》的作者蒋防出生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曾担任翰林学士。三大爱情传奇的男主人公也都是文人,《莺莺传》中张生文采斐然,在放棄与崔莺莺的爱情后求取功名;《李娃传》中郑生前往长安的原因是参加科举求取功名;《霍小玉传》中的李益更是进士擢第,才名广播。
  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成熟的一块里程碑a,是由文人在闲暇之余作为消遣创作的故事,故事的中心人物多是一些文人,读者群也主要是当时的文人群体,其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是唐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因此从被称为唐代三大爱情传奇的《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唐代文人的婚恋观。
  一、追求自由恋爱的审美爱情观
  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安逸。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中原和西域各国的交流,都可看出唐朝在文化上体现出包容并蓄、自由开放的特点。这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给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契机,这对唐代文人的婚恋观有较大影响。
  从三大爱情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文人自觉的审美意识,那就是对美貌女子的追求。在《李娃传》中,“娃”本就指成熟美丽的女人,郑生更是因李娃“妖姿要妙,绝代未有”b才一见倾心;《霍小玉传》中,李益直白地说出“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至于《莺莺传》中,张生虽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那是因如他自己所说,在追求真美色,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一见到“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崔莺莺就为之所惑。除此之外,虽然唐代爱情传奇中男主人公没有对女子的才华进行要求,但由于写作者都是文人,其在塑造女子形象时,也侧面反映出自己的审美品位。唐代爱情传奇中的女子形象除了具有美貌外,还有着出众的才情。《李娃传》中李娃身为长安名妓,往来无白丁,懂得人情世故,能够判断郑生的学问是否精熟,懂得若是前面德行有亏,就要加倍努力,以德服人的道理。这样明是非、有善心的女子,无疑是能够打动文人之心,符合唐代文人爱情幻想的。《霍小玉传》中霍小玉“音乐诗书,无不通解”;《莺莺传》中崔莺莺“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同时精通音乐,能弹奏《霓裳羽衣曲序》。由此可见,才貌双全的女子是封建士大夫理想的恋爱对象。
  唐代爱情传奇中出现的男女私订终身的情节,实际上是文人对于自由恋爱的一种向往。《李娃传》中郑生对李娃一见钟情之后,立刻“诈坠鞭于地,候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互相爱慕的心情,这种爱情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自由的、不加约束的青年男女的心意相通。《霍小玉传》中李益和霍小玉虽说是由鲍十一娘引见,但鲍十一娘不是作为封建家长附属的媒婆形象出现,更像是双方朋友的一种引见,也符合自由恋爱的模式。《莺莺传》中张生和崔莺莺更是由于自由恋爱违背了封建礼教、父母之命的保障,才会导致崔莺莺预感自己将要被抛弃的命运,悲戚难忍。另外在文中,无论是郑生留恋李娃误了科考、张生爱慕崔莺莺时的热烈和真切,还是李益和霍小玉分别时的山盟海誓,都是文人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都是其个性的一部分,都是他们对追求自由恋爱的向往。
  二、回归封建礼教的妥协婚恋观
  虽然唐朝的文化相对开放,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文化已经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故儒家传统礼教对人们的束缚在唐代依然存在,尤其是对于自幼开始读圣贤书的文人阶层,这些封建礼教深刻地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在唐代爱情传奇中,男女主人公发乎于情追求自由恋爱,但没有超脱出当时封建文人的思想,最后还是回归了封建礼教。
  《霍小玉传》中,李益虽然和霍小玉有白头偕老的山盟海誓,但畏惧于母亲的严厉,答应了父母定下来的婚事,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莺莺传》中张生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c的说法,把崔莺莺对自己的吸引视为危险的诱惑,把自己对崔莺莺的恋情说成是“德不足以胜妖孽”,把自己在短暂的沉溺之后重新回归正统称为“改过”,并为自己终于能够战胜强大的感情产生骄傲之情,张生没有摆脱封建士大夫的始乱终弃和对封建礼教的归顺。《李娃传》中李娃和郑生能够喜结连理,是因为李娃对郑生的襦护寒郎和不离不弃的劝学符合了封建礼教对女子品德的要求,更是由于郑生之父“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的做法,让这份爱情得到社会习俗和法律的认可。
  爱情传奇中男主人公那么容易出现背信弃义的行径,与其轻浮的心态有较大的关系,唐代文人对待爱情的风流轻浮,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归顺造成的。《李娃传》中郑生虽爱慕李娃,但带有嫖妓的心态;《莺莺传》中张生更是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爱情,等不及媒妁之言,只求眼前的欢愉,在张生决定抛弃崔莺莺之后,在朋友面前用崔莺莺是妖物的说辞为自己的始乱终弃开脱,并把崔莺莺写给自己的私密书信拿给朋友们观看,当做自己的风流谈资,而当时的文人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以看出当时文人没有认真对待恋爱的轻浮心态;《霍小玉传》中李益“博求名妓”。这些都是轻浮心态的体现,这种心态注定了唐代文人不能坚贞不二地对待爱情,在爱情与礼教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弃情归礼。
  三、追求高门贵女的现实婚姻观
  六朝以来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并未消失,唐代有“民间修婚姻,不尚官品而尚阀阅”d的说法。《隋唐嘉话》中记载薛元超说“平生有三恨: 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e。薛元超的话说明了唐代文人的三大追求,即科举入仕、迎娶五姓女和编修国史。薛元超官至唐代宰相尚且对自己不能迎娶五姓之女的婚姻耿耿于怀,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文人对迎娶高门贵女的热烈心态。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不断进行课堂经验总结的过程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并能够在教学方式上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知识高度,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3-0026-02
摘 要:《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其“至情”主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林黛玉形象,实现了对“至情”主题的继承和超越。  关键词:“至情” 林黛玉 超越  所谓“至情”,是不同于一般男女恋情,而是情之至,是一种一往情深,超越了生死的感情。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摘要:宁波帮以商著称于世,以商为业,以商致富。《宁波帮大辞典》是一部全面反映近三百年来旅外宁波籍工商人士历史与现状的专门辞典。该辞典整理保存了有关宁波帮的重要史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宁波帮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本文拟从其概况、编排结构、对宁波帮的认识做一分析,以期更好地借此工具书来认识宁波商帮这一群体。  关键词:宁波帮 认识  一、该辞典概况  《宁波帮大辞典》由金普森、孙善根主编,宁
摘 要: 巴金的作品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反映出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其中即有“天使型女性”和抗争型新女性。巴金早期作品《家》中鸣凤、瑞珏、梅等受难天使的女性形象,事实上服务于中国现代男性启蒙与革命叙事,是依附于男性的非独立个体。巴金的作品在构建现代新女性时,也存在着个性解放不彻底、女性生命逻辑不完整等缺憾。但从《家》到《寒夜》的创作及《寒夜》的多次改写中,可见其笔下女性形象的成长与发展。 
摘 要:1933年左右,何其芳早期思想发生了转变,对抒情散文文体的尝试,对象征主义的本土化的实践,对梦境与现实的反思是其转变的表征。通过结合何其芳带有自我剖析和回忆性质的散文,可以分析其《画梦录》中创作风格转变的表征及动因,并能观察到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何其芳 《画梦录》 象征主义 散文 转变  20世纪30年代正值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纷涌入中国的时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影响依旧广泛,世纪末
【摘 要】公益广告是一类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广告,它具有创意性,还富含时代性。通过公益广告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的教育途径与素材,需要我们探讨公益广告的实际作用,并将其真正运用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首先研究了关于广告的相关概念,然后探讨了公益广告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促进公益广告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公益广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
摘 要: 张翎,作为一名早年生活在国内后移居海外的作家,她的目光一直在“故乡”与“他乡”的两极穿梭探寻,大洋两岸的双重生活经验,使她的小说形成一种别样的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探寻着异质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繁复多样的形态与可能,谱写着寻找与回归的乐章。  关键词:张翎 时空交错 双向寻找  “伟大作品,必须是经过博大精深的构思后的产品”a。在张翎的前两部长篇小说《望月》和《交错的彼岸》问世后不
摘要:《呐喊》《彷徨》一直以来被视为鲁迅批判“国民性”的重要文本,关于“国民性”的探讨亦成为鲁迅小说研究的焦点。然而,鲁迅小说对“国民性”的展现不仅在于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更在于揭示当时国民作为“人”的一种最深刻而普遍的痛苦——从“国民之弊”到“国民之痛”。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深入小说人物的肉身和心灵世界,在“痛苦”这一核心视域之下重新阐释鲁迅小说对“国民性”的表现及其超越时代的真正意涵。  关
摘 要:相较于《牡丹亭》 ,《长生殿》 的闹热性主要体现在演出排场、剧本结构和主题思想三方面。在演出排场方面,《长生殿》 比《牡丹亭》 更为热闹;在剧本结构方面,《长生殿》 的双线结构更为紧密,戏剧冲突也伴随双线的交织展开而层出不穷;在主题思想方面,《长生殿》 继承并丰富了《牡丹亭》 的“至情”思想,把忠孝之情也纳入“至情”范畴;在描写李、杨悲剧情缘之时,融入了浓厚的兴亡之感;对于“情”,洪昇又有
摘 要: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则志人小说。对于小说的阅读,如果只是关注人物形象,而完全忽视小说的叙事与虚构,未免有失偏颇。笔者从“铺垫与递进”“虚与实”“小与大”三个角度分析了这则志人小说的艺术特色,发现了文本更加丰富的内容与趣味。  关键词:志人小说 叙事 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