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我们的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现在,分数已经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了,取而代之的是要发展素质教育,是要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同学们之间的差异性,鼓励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际行动鼓励同学们不断进行创新,让创新在化学课堂蔚然成风。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创新意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早已被时代淘汰,我们现在倡导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个旗帜的引领之下,我们化学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了创新,才能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提高化学成绩,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将针对在高中课堂上培养创新意识做出一系列分析。
一、培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師,确实,化学课程的学习首先就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兴趣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看来,一切的创新行为都需要兴趣做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同学们就会缺少探索的动力,曾经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我从网上搜索了各类金属的图片,让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让他们对各种金属产生了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我们这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上,很多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了部分金属的一些性质,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同学们也很快记住了我讲授的化学知识,可见,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有很多渠道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当然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我们就可以挑选适当的素材,在课堂上讲述或放映,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这样,同学们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化学也就不再神秘,同学们的化学成绩当然会提高。
二、教育教学方式要创新
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远离传统的枯燥课堂是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引领创新。首先我们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经常是老师侃侃而谈,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还是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实现了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多媒体技术把我们的课程导入变得更加多样化,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理论知识得同时要兼顾实验课堂,相对于理论课堂,往往实验室会更加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但是也不乏一些人知识感兴趣,对实验却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实验导入环节,让同学们对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有一个了解,对于条件不足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放映,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当然,归根结底理论是基础,所以我们的课堂改革也一直是关键,致力于高效课堂,才能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调动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坚持“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我们都不陌生,简单来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学习知识,基本的环节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其实,“问题导学”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因为这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学科教育。曾经在学习《铝的性质》这一课时的时候,我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们在课程开始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易拉罐容易变瘪,变瘪的易拉罐为什么又能够鼓起来。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个问题恰到好处的切入铝的性质的学习。然后我引导同学们设计实验,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始自己的探究性学习,很多同学直接进行实验观察,发现产生了气体,这时,同学们又提出光滑的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产生同样的化学反应吗?然后,他们又身体力行,进行了再一次的实验,发现现象并不相同。我引导同学们提出假设,是不是因为未打磨的铝片在空气中被氧化了呢?同学们很积极的进行了实验探究,来验证这个假设,我们铝的性质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讲解的非常清楚透彻。创新意识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也能得到锻炼,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举一反三是离我们最近的创新意识培养策略,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同学们这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丰富化学课堂。
小结: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化学课堂的人物,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把创新意识贯穿进去,只有这样,我们任何课程的学习才都能够畅通,曾经有人問过我,为什么对化学这么热爱,我回答是因为喜欢,更是因为我的肩上有担子。作为一名老师,我就要好好的教书育人,为同学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或许我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我想我教给同学们的化学思维一定会让他们受益。希望我们都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那么,我们的未来一定是充满了鲜花和掌声,那就不负此生,不负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胡卫兵,史伯安,聂光华等.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知识和能力并举: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李海江.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2(2)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 747000)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创新意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早已被时代淘汰,我们现在倡导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个旗帜的引领之下,我们化学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了创新,才能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提高化学成绩,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将针对在高中课堂上培养创新意识做出一系列分析。
一、培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師,确实,化学课程的学习首先就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兴趣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看来,一切的创新行为都需要兴趣做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同学们就会缺少探索的动力,曾经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我从网上搜索了各类金属的图片,让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让他们对各种金属产生了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我们这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上,很多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了部分金属的一些性质,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同学们也很快记住了我讲授的化学知识,可见,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有很多渠道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当然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我们就可以挑选适当的素材,在课堂上讲述或放映,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这样,同学们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化学也就不再神秘,同学们的化学成绩当然会提高。
二、教育教学方式要创新
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远离传统的枯燥课堂是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引领创新。首先我们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经常是老师侃侃而谈,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还是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实现了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多媒体技术把我们的课程导入变得更加多样化,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理论知识得同时要兼顾实验课堂,相对于理论课堂,往往实验室会更加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但是也不乏一些人知识感兴趣,对实验却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实验导入环节,让同学们对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有一个了解,对于条件不足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放映,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当然,归根结底理论是基础,所以我们的课堂改革也一直是关键,致力于高效课堂,才能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调动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坚持“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我们都不陌生,简单来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学习知识,基本的环节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其实,“问题导学”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因为这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学科教育。曾经在学习《铝的性质》这一课时的时候,我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们在课程开始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易拉罐容易变瘪,变瘪的易拉罐为什么又能够鼓起来。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个问题恰到好处的切入铝的性质的学习。然后我引导同学们设计实验,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始自己的探究性学习,很多同学直接进行实验观察,发现产生了气体,这时,同学们又提出光滑的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产生同样的化学反应吗?然后,他们又身体力行,进行了再一次的实验,发现现象并不相同。我引导同学们提出假设,是不是因为未打磨的铝片在空气中被氧化了呢?同学们很积极的进行了实验探究,来验证这个假设,我们铝的性质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讲解的非常清楚透彻。创新意识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也能得到锻炼,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举一反三是离我们最近的创新意识培养策略,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同学们这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丰富化学课堂。
小结: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化学课堂的人物,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把创新意识贯穿进去,只有这样,我们任何课程的学习才都能够畅通,曾经有人問过我,为什么对化学这么热爱,我回答是因为喜欢,更是因为我的肩上有担子。作为一名老师,我就要好好的教书育人,为同学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或许我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我想我教给同学们的化学思维一定会让他们受益。希望我们都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那么,我们的未来一定是充满了鲜花和掌声,那就不负此生,不负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胡卫兵,史伯安,聂光华等.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知识和能力并举: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李海江.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2(2)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 7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