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时,语文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讲授文字和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如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学的新想法,希望可以给广大同仁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想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95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教学工作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对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自身价值观尚未成熟,对于社会的认知有限,他们的德育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急需转变模式,不能只是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新程课改革的要求来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是倾向于素质教育,在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同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平衡的几个小组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多是关注如何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而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标准,虽然讲解了更多的语文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未来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并不是非常有利。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是单单关注语文知识,并没有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这就极大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可以相互渗透,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部分,为了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我们应该对德育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小学阶段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培养其成为具有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集体主义、互相帮助等优秀品质的人才。这些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都有相关的文章或者是参考内容,对于德育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对德育渗透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模式不够灵活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有所注重,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渗透德育教育过于生硬,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最终导致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对于日常教学工作中语文知识和德育教育内容融合度不够,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所以这种一笔带过的模式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德育教育中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教育中,教师、家长及学校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德育教育部分。当下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缺乏关注和重视,很多时候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经常导致德育教育资源白白浪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三)德育教育的渗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健全
德育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这就无法用传统的文化课考试分数来进行评价和审核。因此,不能通过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这样不但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反而会改变德育教育的真正本质,最终导致学生内心产生抵触的情绪,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倦心理,这些对于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学校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评价。以往的行为观察法及情景评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诸如消耗的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学校都无法保障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考核评定,而外界也没有对应的考核机构进行监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有效评价也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
三、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想法
(一)不断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德育教育相关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教材中很多部分都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辅助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另外,教师还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讲授《开国大典》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抗日战争时的历史图片,用一张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来给学生讲授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模式就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加强关注,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小学生整体的年龄偏小,因此并无太多的社会经验,对于很多事情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渗透德育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并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这种以偏概全的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例如,在讲解《在金色的海滩上》课程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个相对平衡的小组,在课前准备一些海滩的高清美图或者是视频,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这些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美景,然后再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内容上。在骄阳的海滩上,课文中的小女孩是如何不辞辛苦地帮助画家叔叔看管东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内心的情感,那种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宝贵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逐步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再如,讲解《索溪峪的野》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播放一段祖国美好山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然后逐渐过渡到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构建不同教学情境,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紧密的联系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情境。这种情境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生活化。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爸爸,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和爸爸之間的趣事,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或者,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父爱的小视频,诸如一个真实的视频故事:爸爸辛苦打工一人承包了货车卸水泥、扛水泥的工作,只是为了多赚一些钱来供孩子上学,最后被女儿发现,眼含热泪心痛爸爸的付出。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感受父子、父女之间的那种真实情感,然后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内容中来。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上述的分享来感受课文中父子亲情,并不断扩展学生思维,从而联想到自己和爸爸之间那些一幕幕的亲情画面,从内心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进而向学生传授德育教育中关于孝顺父母,关爱父母的品质。
(四)加强课外阅读方面的德育教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课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对课堂内容的另一补充,不但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而且还可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进行课文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选择阅读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更多地探索课文阅读,从中积累大量的字、词以及句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支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不同课文读物来丰富学生的德育学习内容。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由于课外内容较多,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好、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读物进行引导,避免出现质量较差的课外读物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要选择一些德育教育渗透鲜明的课外读物作为主要阅读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不断对德育内容有所了解和感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写作练习方面的德育教育渗透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写作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写作可以充分表达学生的内心想法,使学生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写作的练习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学生具体的写作练习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为每个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写作内容中流露出悲观情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问题。同时对于写作内容中充满正能量的部分,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肯定,鼓励进行分享,为其他学生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能量的榜样,鼓励大家向其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不能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在关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来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品德学习、知识探究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秋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31).
[2]蓝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渊(小学版),2019(5).
[3]温祥春.谈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J].中外交流,2019(21).
[4]周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8(6).
[5]王杨.对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46).
[6]王兴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语文课内外,2019(3).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赖智深(1974.9— ),男,汉族,福建平和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及德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平和县2019年中小学德育课题《小组化班级管理新模式》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想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95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教学工作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对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自身价值观尚未成熟,对于社会的认知有限,他们的德育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急需转变模式,不能只是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新程课改革的要求来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是倾向于素质教育,在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同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平衡的几个小组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多是关注如何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而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标准,虽然讲解了更多的语文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未来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并不是非常有利。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是单单关注语文知识,并没有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这就极大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可以相互渗透,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部分,为了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我们应该对德育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小学阶段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培养其成为具有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集体主义、互相帮助等优秀品质的人才。这些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都有相关的文章或者是参考内容,对于德育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对德育渗透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模式不够灵活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有所注重,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渗透德育教育过于生硬,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最终导致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对于日常教学工作中语文知识和德育教育内容融合度不够,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所以这种一笔带过的模式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德育教育中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教育中,教师、家长及学校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德育教育部分。当下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缺乏关注和重视,很多时候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经常导致德育教育资源白白浪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三)德育教育的渗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健全
德育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这就无法用传统的文化课考试分数来进行评价和审核。因此,不能通过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这样不但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反而会改变德育教育的真正本质,最终导致学生内心产生抵触的情绪,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倦心理,这些对于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学校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评价。以往的行为观察法及情景评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诸如消耗的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学校都无法保障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考核评定,而外界也没有对应的考核机构进行监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有效评价也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
三、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想法
(一)不断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德育教育相关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教材中很多部分都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辅助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另外,教师还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讲授《开国大典》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抗日战争时的历史图片,用一张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来给学生讲授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模式就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加强关注,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小学生整体的年龄偏小,因此并无太多的社会经验,对于很多事情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渗透德育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并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这种以偏概全的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例如,在讲解《在金色的海滩上》课程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个相对平衡的小组,在课前准备一些海滩的高清美图或者是视频,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这些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美景,然后再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内容上。在骄阳的海滩上,课文中的小女孩是如何不辞辛苦地帮助画家叔叔看管东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内心的情感,那种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宝贵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逐步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再如,讲解《索溪峪的野》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播放一段祖国美好山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然后逐渐过渡到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构建不同教学情境,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紧密的联系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情境。这种情境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生活化。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爸爸,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和爸爸之間的趣事,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或者,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父爱的小视频,诸如一个真实的视频故事:爸爸辛苦打工一人承包了货车卸水泥、扛水泥的工作,只是为了多赚一些钱来供孩子上学,最后被女儿发现,眼含热泪心痛爸爸的付出。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感受父子、父女之间的那种真实情感,然后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内容中来。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上述的分享来感受课文中父子亲情,并不断扩展学生思维,从而联想到自己和爸爸之间那些一幕幕的亲情画面,从内心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进而向学生传授德育教育中关于孝顺父母,关爱父母的品质。
(四)加强课外阅读方面的德育教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课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对课堂内容的另一补充,不但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而且还可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进行课文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选择阅读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更多地探索课文阅读,从中积累大量的字、词以及句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支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不同课文读物来丰富学生的德育学习内容。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由于课外内容较多,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好、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读物进行引导,避免出现质量较差的课外读物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要选择一些德育教育渗透鲜明的课外读物作为主要阅读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不断对德育内容有所了解和感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写作练习方面的德育教育渗透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写作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写作可以充分表达学生的内心想法,使学生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写作的练习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学生具体的写作练习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为每个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写作内容中流露出悲观情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问题。同时对于写作内容中充满正能量的部分,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肯定,鼓励进行分享,为其他学生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能量的榜样,鼓励大家向其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不能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在关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来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品德学习、知识探究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秋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31).
[2]蓝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渊(小学版),2019(5).
[3]温祥春.谈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J].中外交流,2019(21).
[4]周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8(6).
[5]王杨.对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46).
[6]王兴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语文课内外,2019(3).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赖智深(1974.9— ),男,汉族,福建平和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及德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平和县2019年中小学德育课题《小组化班级管理新模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