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代用币是一种在特殊时期,由民间铸造代替官局铸行的正式货币在一定区域或部门流通的临时货币。其中由民间钱庄铸造的,俗称钱庄钱。今把我国地方代用币的概况阐述如下:
1.早在上世纪40年代,“泉币学社首次例会纪念集拓”、“寿泉集拓”、“戴保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中就有零星收录,由于数量稀少,难得一遇,遂以珍品视之。
2.《文物》1959年第5期,发表了郑家相先生《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代用币》一文,列举了十几种地方代用币,被考为太平天国时期所铸。
3.1982年,马定祥先生在《太平天国钱币》一书中,查实郑文某钱中的“天”字实为“民”字改刻的,从而把这批地方代用币的铸期定为民国初期。
4.《中国钱币》1999年第3期,刊登了徐渊、徐晓岳先生《也谈所谓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代用币》一文,认为这批地方代用币的铸期上限,不会早于太平天国时期,其下限,则已延至民国初期,前后跨度约有半个多世纪。在铸期问题上对郑、马两先生的观点作了修正。文中共收录了地方代用币99种,制钱代用币的最高面值为伍仟文或伍串,还发现了银元代用币。钱文往往点明了钱庄号、店号的名称,如伍合钱庄、晋记庄兑、利元庄兑等等,不下数十家,有的还铸有各种吉祥语,如福禄寿喜等。钱文中有不少是简体字、俗体字,甚至明显的错别字,反映了这些代用币铸造的民间性,是江苏扬州、苏州、镇江及湖南等地的钱庄或店号所铸的可兑换的代用币,北方则基本没有。
5.《中国钱币》在同期刊登了英国汪海岚先生《大英博物馆藏三十年代江苏地方钱筹》一文,该馆共收藏了66枚中国地方代用币,除两枚为长筹签形外,其余均为圆形,是由铜元改制的,上有九个小镇名称和店铺名及“临时流通”等字样,为抗日战争时期找零用的小额代用币。
6.2005年,段德刚先生编写了《中国铜元分类研究》一书,共辑录了地方代用币207枚,形制大多类似铜元,少数为长方形,传世种类颇多,亦为小额代用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广泛流行于江苏、四川等小镇及农村。
7.2006年,陈伟达先生主编的《中国花钱图典》及《续集》,共辑录了地方用币二十余种,其中有不少为滇、川地区所铸银两代用币,最高面值达贰拾伍两,引人瞩目,均为清至民初所铸。
8.李晓萍所著《中国铜元》共收录了地方代用币数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无锡钱币》《苏州钱币》曾刊登过江苏地方代用币文章多篇。
六十余年来,有多种刊物和泉著辑录和考析了中国地方代用币,迄今所发现的总数约有四百余种,并不断有新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晚清至民初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以南方诸省较多,旁及四川、云南、贵州地区,有制钱、银元、银两代用币,有高额和小额之别,主要是铜铸的,也有铅、银、竹、木所制,品类繁多,杂乱无章,是中国钱币大军中的一支“杂牌军”。它虽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某些区域在通货短缺情况下起过自救应急作用,但并未占据重要地位而不入正册,故未被广大藏友所熟知。
戴志强先生在《中国铜元分类研究》序一中说:“有了代用、私铸,可以帮助读者认识这一段货币流通历史的复杂性,都不应该忽视地方代用币,也不应该忽视私铸现象的存在”。据悉,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地方代用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本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地方代用币的著作面世。
笔者收集了地方代用币若干,今拉出一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小分队”陈述于此,并勉为补遗。
说明:
1.这批制钱代用币的面值为十串,是已发现的制钱代用币中的最高面值。银元代用币的面值有伍元、一元、伍角三种,伍元是已发现的银元代用币中的最高面值,银两代用币有十两、伍两、一两、伍钱四种面值。
2.这批带用币的铸地有山东、陕西、河南、江苏等地,而以南方地区居多,而北方地区是很少发现地方代用币的。币上铸有地名和钱庄名,应为当地颇有实力和信誉的钱庄所铸,可抵钱、代银元、银两流通。
3.这批带用币的形状为长条形,大小厚薄与重量各异,最长87.6毫米,最短78.8毫米,最重29.5克,最轻18克1分有廓和无廓,红铜与黄铜,包浆老成,地章有褐色、黑色等。有的上有绿锈斑块,局部剥落露出老包浆;有的有穿背锈蚀小孔。周缘四角和钱文圆钝光滑,磨损自然,是上列诸多著录所未见。
4.这批带用币的钱文均为楷书略带行意,为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延至民国时期的书写体,即馆阁体。钱文清晰、规整、秀丽。
5.这批带用币的铸期为晚期至民国初期。
上列地方代用币供藏友参考。日本在幕末时期也有地方代用币,待在适当时机再行探讨。
1.早在上世纪40年代,“泉币学社首次例会纪念集拓”、“寿泉集拓”、“戴保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中就有零星收录,由于数量稀少,难得一遇,遂以珍品视之。
2.《文物》1959年第5期,发表了郑家相先生《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代用币》一文,列举了十几种地方代用币,被考为太平天国时期所铸。
3.1982年,马定祥先生在《太平天国钱币》一书中,查实郑文某钱中的“天”字实为“民”字改刻的,从而把这批地方代用币的铸期定为民国初期。
4.《中国钱币》1999年第3期,刊登了徐渊、徐晓岳先生《也谈所谓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代用币》一文,认为这批地方代用币的铸期上限,不会早于太平天国时期,其下限,则已延至民国初期,前后跨度约有半个多世纪。在铸期问题上对郑、马两先生的观点作了修正。文中共收录了地方代用币99种,制钱代用币的最高面值为伍仟文或伍串,还发现了银元代用币。钱文往往点明了钱庄号、店号的名称,如伍合钱庄、晋记庄兑、利元庄兑等等,不下数十家,有的还铸有各种吉祥语,如福禄寿喜等。钱文中有不少是简体字、俗体字,甚至明显的错别字,反映了这些代用币铸造的民间性,是江苏扬州、苏州、镇江及湖南等地的钱庄或店号所铸的可兑换的代用币,北方则基本没有。
5.《中国钱币》在同期刊登了英国汪海岚先生《大英博物馆藏三十年代江苏地方钱筹》一文,该馆共收藏了66枚中国地方代用币,除两枚为长筹签形外,其余均为圆形,是由铜元改制的,上有九个小镇名称和店铺名及“临时流通”等字样,为抗日战争时期找零用的小额代用币。
6.2005年,段德刚先生编写了《中国铜元分类研究》一书,共辑录了地方代用币207枚,形制大多类似铜元,少数为长方形,传世种类颇多,亦为小额代用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广泛流行于江苏、四川等小镇及农村。
7.2006年,陈伟达先生主编的《中国花钱图典》及《续集》,共辑录了地方用币二十余种,其中有不少为滇、川地区所铸银两代用币,最高面值达贰拾伍两,引人瞩目,均为清至民初所铸。
8.李晓萍所著《中国铜元》共收录了地方代用币数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无锡钱币》《苏州钱币》曾刊登过江苏地方代用币文章多篇。
六十余年来,有多种刊物和泉著辑录和考析了中国地方代用币,迄今所发现的总数约有四百余种,并不断有新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晚清至民初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以南方诸省较多,旁及四川、云南、贵州地区,有制钱、银元、银两代用币,有高额和小额之别,主要是铜铸的,也有铅、银、竹、木所制,品类繁多,杂乱无章,是中国钱币大军中的一支“杂牌军”。它虽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某些区域在通货短缺情况下起过自救应急作用,但并未占据重要地位而不入正册,故未被广大藏友所熟知。
戴志强先生在《中国铜元分类研究》序一中说:“有了代用、私铸,可以帮助读者认识这一段货币流通历史的复杂性,都不应该忽视地方代用币,也不应该忽视私铸现象的存在”。据悉,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地方代用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本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地方代用币的著作面世。
笔者收集了地方代用币若干,今拉出一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小分队”陈述于此,并勉为补遗。
说明:
1.这批制钱代用币的面值为十串,是已发现的制钱代用币中的最高面值。银元代用币的面值有伍元、一元、伍角三种,伍元是已发现的银元代用币中的最高面值,银两代用币有十两、伍两、一两、伍钱四种面值。
2.这批带用币的铸地有山东、陕西、河南、江苏等地,而以南方地区居多,而北方地区是很少发现地方代用币的。币上铸有地名和钱庄名,应为当地颇有实力和信誉的钱庄所铸,可抵钱、代银元、银两流通。
3.这批带用币的形状为长条形,大小厚薄与重量各异,最长87.6毫米,最短78.8毫米,最重29.5克,最轻18克1分有廓和无廓,红铜与黄铜,包浆老成,地章有褐色、黑色等。有的上有绿锈斑块,局部剥落露出老包浆;有的有穿背锈蚀小孔。周缘四角和钱文圆钝光滑,磨损自然,是上列诸多著录所未见。
4.这批带用币的钱文均为楷书略带行意,为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延至民国时期的书写体,即馆阁体。钱文清晰、规整、秀丽。
5.这批带用币的铸期为晚期至民国初期。
上列地方代用币供藏友参考。日本在幕末时期也有地方代用币,待在适当时机再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