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后”活动(Post?鄄task Activity),是指经过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引导学生运用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来完成一个交际性的任务。学生通过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两个阶段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上已具备综合新旧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学生在尽可能贴近生活的语境中,正确使用习得语言,完成交际性的任务,帮助其完成语言的积累。
一、“任务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巩固课堂新授的力度。明确“任务后”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并提高创造力,无疑对新授知识起到消化巩固的积极作用。
(二)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与传统英语教学不同的是,“任务后”活动不是简单重温课堂教学内容,而是通过设置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突破教材限制、扩大知识容量的目的。
(三)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任务后”活动不是割断与教学的联系,而是进一步拓展单一训练所无法涉及的新领域,即通过创设新的情景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二、“任务后”活动设计的原则
老师在设计“任务后”活动时,目的是要学生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单纯为完成任务而设计任务。
(一)体现学生的文体性原则。“任务后”活动使学生通过交际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创设的环境中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不懂英语的父母带孩子出国旅游学习,在国外移民局和海关,孩子语言上都能从容应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不只是为了应试,也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牛津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教材设计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语言上的支持,其中“任务后”环节设计的各种任务更给了他们实践的机会。
同时,“任务后”活动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英语学习的课堂应面向每一位学生,不能只是老师和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的课堂,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
(二)考虑语言的本位性原则。进行“任务后”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紧扣教材,切忌随意性、盲目性和牵强附会。
(三)创设情景的能动性原则。创造情景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离不开生活,要操练、要习得,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创设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
(四)活动设计的递增性原则。当“任务后”活动环节有两个以上活动时,在难度设计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要有语言、操练、话题的铺垫。
三、设计中还须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合理掌控课堂时间。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Post?鄄task部分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思考和设计,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应是充分的,如果说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用去了整堂课的一部分时间,那么Post?鄄task部分应当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切忌走过场,让活动流于形式。
(二)教师要对活动做出评价。初中英语课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和结束后,老师都不要吝啬表扬。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包括眼神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对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以鼓励为主,使他们敢说、能说,不强求为了语言的准确性而不时地打断来纠错,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帮助学生改正。
(三)教师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任务后”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调查、采访、问答、表演等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语言进行反馈,给予学生表现的不同途径。
总之,Post?鄄task环节是一节课的高潮。如果说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的,那么,Post?鄄task活动是专门为学生能充分发挥想像和自主学习而设计的。教师应当充分预设,并在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做好足够的铺垫,合理利用和深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正确使用习得语言,完成交际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
一、“任务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巩固课堂新授的力度。明确“任务后”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并提高创造力,无疑对新授知识起到消化巩固的积极作用。
(二)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与传统英语教学不同的是,“任务后”活动不是简单重温课堂教学内容,而是通过设置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突破教材限制、扩大知识容量的目的。
(三)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任务后”活动不是割断与教学的联系,而是进一步拓展单一训练所无法涉及的新领域,即通过创设新的情景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二、“任务后”活动设计的原则
老师在设计“任务后”活动时,目的是要学生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单纯为完成任务而设计任务。
(一)体现学生的文体性原则。“任务后”活动使学生通过交际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创设的环境中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不懂英语的父母带孩子出国旅游学习,在国外移民局和海关,孩子语言上都能从容应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不只是为了应试,也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牛津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教材设计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语言上的支持,其中“任务后”环节设计的各种任务更给了他们实践的机会。
同时,“任务后”活动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英语学习的课堂应面向每一位学生,不能只是老师和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的课堂,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
(二)考虑语言的本位性原则。进行“任务后”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紧扣教材,切忌随意性、盲目性和牵强附会。
(三)创设情景的能动性原则。创造情景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离不开生活,要操练、要习得,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创设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
(四)活动设计的递增性原则。当“任务后”活动环节有两个以上活动时,在难度设计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要有语言、操练、话题的铺垫。
三、设计中还须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合理掌控课堂时间。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Post?鄄task部分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思考和设计,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应是充分的,如果说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用去了整堂课的一部分时间,那么Post?鄄task部分应当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切忌走过场,让活动流于形式。
(二)教师要对活动做出评价。初中英语课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和结束后,老师都不要吝啬表扬。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包括眼神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对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以鼓励为主,使他们敢说、能说,不强求为了语言的准确性而不时地打断来纠错,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帮助学生改正。
(三)教师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任务后”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调查、采访、问答、表演等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语言进行反馈,给予学生表现的不同途径。
总之,Post?鄄task环节是一节课的高潮。如果说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的,那么,Post?鄄task活动是专门为学生能充分发挥想像和自主学习而设计的。教师应当充分预设,并在Pre?鄄task和While?鄄task部分做好足够的铺垫,合理利用和深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正确使用习得语言,完成交际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