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也就越来越突显出它的作用了。由于小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学生尽早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如何让他们非常熟练地操作电脑,就成为众多信息技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我逐步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唤醒学生的認知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探究中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通过复习旧课、讲述故事、演示实例、成果展示等方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写字板”时,我首先提供给学生两封内容一样的信,一封是手写的,而另一封是用“写字板”打印的(有卡通图案),内容是学生喜爱的幽默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入“写字板”的学习。再如,《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一些文章中带图片的作品,在《切换方式与动画效果》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幻灯片“飞”出来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启发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巧妙地对教学情景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并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做出一些或真或假的判断。例如:在《文字的修饰》教学时,在展示样品时,问:文字字体、字号、字形是否相同?让学生了解文字修饰包括字体、字号、字形,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字体?有哪些常用字体?什么是字号?有哪些规格?什么是字形?有几种变化?等等。又问:还有哪些特殊效果?学生思索后纷纷回答:“有些字有边框,有些字有底纹,有些字有着重号等等。”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此时对学生的各种说法,不必做出任何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有半点责怪、埋怨、厌烦,以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思考环境,激活课堂,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
三、给予时间,自行探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的作用有效地激发联想,唤起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例如,我对《切换方式与动画效果》的教学,先向学生展示幻灯片“飞”出来的效果(创设情境)。问:想不想让你的幻灯片也“飞”起来(激发兴趣)?再问:这种“飞”的效果可以通过哪个“菜单”的什么命令进行设置(巧妙设问?还有没有其他好的效果呢(启发)?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看(任务驱动、自主建构)。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和假设,反复设计,不断地通过实践、调查、访问、资料查询、推理等途径进行探究、验证。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应用个人所有能力,努力完成所出示的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要想学会或熟悉地掌握好一个应用软件,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来源于自学。因为应用软件会不断发展和更新,不可能有谁能做到不经过自学就能掌握各种应用软件。所以我们认为“自行研讨、意义建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训练也好。
如今,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更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生的主体。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探索氛围,让学生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机会,让自主学习早日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唤醒学生的認知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探究中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通过复习旧课、讲述故事、演示实例、成果展示等方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写字板”时,我首先提供给学生两封内容一样的信,一封是手写的,而另一封是用“写字板”打印的(有卡通图案),内容是学生喜爱的幽默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入“写字板”的学习。再如,《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一些文章中带图片的作品,在《切换方式与动画效果》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幻灯片“飞”出来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启发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巧妙地对教学情景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并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做出一些或真或假的判断。例如:在《文字的修饰》教学时,在展示样品时,问:文字字体、字号、字形是否相同?让学生了解文字修饰包括字体、字号、字形,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字体?有哪些常用字体?什么是字号?有哪些规格?什么是字形?有几种变化?等等。又问:还有哪些特殊效果?学生思索后纷纷回答:“有些字有边框,有些字有底纹,有些字有着重号等等。”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此时对学生的各种说法,不必做出任何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有半点责怪、埋怨、厌烦,以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思考环境,激活课堂,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
三、给予时间,自行探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的作用有效地激发联想,唤起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例如,我对《切换方式与动画效果》的教学,先向学生展示幻灯片“飞”出来的效果(创设情境)。问:想不想让你的幻灯片也“飞”起来(激发兴趣)?再问:这种“飞”的效果可以通过哪个“菜单”的什么命令进行设置(巧妙设问?还有没有其他好的效果呢(启发)?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看(任务驱动、自主建构)。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和假设,反复设计,不断地通过实践、调查、访问、资料查询、推理等途径进行探究、验证。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应用个人所有能力,努力完成所出示的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要想学会或熟悉地掌握好一个应用软件,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来源于自学。因为应用软件会不断发展和更新,不可能有谁能做到不经过自学就能掌握各种应用软件。所以我们认为“自行研讨、意义建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训练也好。
如今,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更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生的主体。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探索氛围,让学生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机会,让自主学习早日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