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记叙文阅读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大版的记叙文阅读教材“独具特色”而“魅力四射”。当我第一次拿到它的时候,就已经为它所吸引。如果说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那么它则使人觉得“朴实”,它仿佛使人看到了农家小院那袅袅的炊烟,又仿佛使人听到了书塾中那朗朗的读书声。它所选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经典性强。而且它打破过去一贯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教材编写方式,阅读单元基本按主题,同时兼顾文体进行编排,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每个单元3-4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神话故事、童年趣事、家庭亲情、自然美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引领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感受美好的生活。读一篇篇文章,就像同一个个名人谈话,让人尽享真善美的熏陶!
  我认为记叙文阅读课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感悟语文。所以我的具体教学建议是
  1、 读,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应该让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习惯,一些重点课文要熟读甚至背诵,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使他们不畏惧阅读长篇著作,而且逐步对经典名著阅读产生兴趣。散文类作品侧重朗读,而较长的小说类作品侧重默读。课外名著类我建议浏览或略读。当然一篇文章可以运用多种形式阅读,先默读了解大意,重点段落朗读,经典句子诵读。总之,记叙文阅读必须通过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
  2、 思,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不是评判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冷静的“思”中,完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编者的对话,完成学生对文本的自悟自得。
  3、 议,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而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
  4、 品,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核心,因此阅读教学应对文本的语言品味、体悟、欣赏;以探索文本的意蕴。
  5、 写,学习语文还应学会将自己所学的词语,写法,感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以读促写,同时以写悟读。而且通过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 悟,记叙文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悟自得,那是最初的境界,阅读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学生走出文本后,联系生活,获得的最大感悟。或对文本更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解,或对此类阅读学习方法的感悟,或由此引发的人生的感慨......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谛!
  例如:我在和孩子们学习《藤野先生》的时候,在引导学生读、思、议、品,了解了应通过典型的事件刻画人物;读懂了藤野先生没有名族偏见,鲁迅的爱国精神和尊师的美德后,我要求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学习本文之后的感受,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通过“写”,我发现了孩子们一颗颗金子般的心。如有一个同学写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这句话不仅刺痛了鲁迅的心,也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是的,落后就要受人欺,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留学日本的鲁迅备受欺侮,如果现在我们的祖国依然贫弱,那我们依然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梁启超先生说的很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强大祖国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富强尽力。
  还一个同学写了“大爱之人鲁迅”,桌子上的“早”是因为为父亲买药,由此可见他对父亲的爱;“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句体现了他对孩子的爱,对藤野先生的眷恋体现了他对老师的爱,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体现了他对人民的爱,而他的作品如《藤野先生》中的看电影事件等等无不体现着他对祖国的爱。
  读着一段段这样的文字,体味着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这不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开心的事吗?
  我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感受真善美、领悟真善美、传播真善美、做真善美的人。
其他文献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表演中学习语文”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的一条有效途径 。  一、表演的意义  (1)激发语文兴趣  有趣的小说能使人废寝忘食,优秀的电视能使人乐而忘返,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对语文感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证明,学生对教学中的表演形式非常感兴趣。  首先,由于学生很少接触这种全身心投入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为了表演好情节,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需求,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在实施中学新课标的背景下,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彻底改革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让教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便成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所必须采取的一项具有  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广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
期刊
2004年,我们这儿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相联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教材外,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图片、电影、电视、网络、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重大时事、亲身经历等引
期刊
一、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优先性原则。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一般学生对象的共性,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个性。  3、科学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二、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
期刊
叶圣陶曾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认为:  一、解放思想——走出作文批改的困境  教师的作文批改充其量只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手段,而学生能够自主作文并具备自我修改、完善作文的能力,才是作文教学(包括
期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因,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  一、创艺术导入情境,造和谐愉悦氛围  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心情,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语文是一门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课程。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端往往能先入为主,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
期刊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多重要。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逐渐明朗,思路的逐渐清晰,“积累”一词在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做为教师,能认识“积累”的重要性,掌握“积累”的方法,激活学生“积累”的知识,发挥积累的功效,那将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学期,我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并由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美的殿堂里生情悟道,对所学知识愉悦耳目触发情思,从而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能通过美感、审美、美学等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学习做完美的人。  一、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丰富并纯化人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多情玫瑰——早恋“达人”张某某  张某某是我初二班上的一名女同学,刚接管这个班我就听闻了她的“轶事”——恋爱达人。做班主任其实最怕学生“早恋”,我也怕,所以刚开学我就把她作为我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第一周布置随笔(小作文),我就有针对性的出了个题目“我眼中的( )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佳动力,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应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我们要在阅读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以个人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我们做好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其潜在的阅读意识,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就此我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