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网购成瘾、维权意识淡薄。通过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网购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网购心理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维权途径,为大学生正确树立消费观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心理;维权途径
一、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模式也在逐渐融入我们生活中。大学生是接受新型事物,传播资讯最快的群体,从另一层面说大学生也在推动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发展。网络购物不仅可以弥补线下物品的不足,而且也给大学生带来便利。但网购也存在着缺陷,它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对维权意识淡薄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弊端。因而,通过分析大学生网购心理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维权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维护自己权益将产生深远意义。
二、 大学生网购心理分析
(一) 从众心理
很多大学生购物存在盲目性,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大学生,他们有时不知道自己需要买什么而只是图一时之快。他们经常会受到来自朋友、家人、网络平台以及电视宣传。此外,大学生人口一般密集,很容易受到同学购物心理的影响,为了让自己不落伍,不脱群,于是产生了热衷于购物的从众心理。而且通过调查发现,起初大学生是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寻找自己想买的商品,等到后期习惯性占据上风,每天都需要浏览相关网页被各种新潮物品所吸引,导致对网购产生一种成瘾、依赖的心理。
(二) 求廉心理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靠父母给予,所以他们可支配的金额也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活费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网络购物就给大学生提供了平台。它满足学生追求物美价廉产品的心理,大学生可以货比三家选择价格相对低的商品,节省自己的生活费。因为商品价格过低其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他们会经常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但是这些价格低廉商品仍受大学生青睐。
(三) 求异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密集、富有朝气的群体。在网购消费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个性,他们经常选择满足感官享受、风格以及个性的展示的物品。他们并不在乎商品本身的功能、质量等因素。“不走寻常路”是他们信奉的宗旨。根据调查,在面对色彩斑斓的网购消费市场时,大学生会选择一些奇特有个性的商品,这也与他们求异心理密不可分。
三、 大学生不良网购心理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
大学生要想转变或者摒弃这些不良的消费心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不要盲目消费。从自身可支配的金额出发,避免盲目攀比。其次,大学生可以去选择一些关于理财的选修课,有意识地去学习理财知识,提升自己理财能力。另外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网购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课程相对较少,心理无聊,留给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如果参加一些社团,比如心理社团、足球协会等,既可以培养自己兴趣,也能转移对网购的注意力。
(二) 学校应加强相应教育宣传
学校应当承担教人、育人的责任。学校定期开展一些专家讲座。针对网购成瘾以及有不良网购心理的大学生,让他们明白网购不良心理的症状与危害。学校应在讲座后安排相应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解疑答惑,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学校应加强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让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物品。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校园社团,使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生就不会花大量时间在网购上。学生可以创办跳蚤市场,通过这一平台,呼吁那些网购成瘾的学生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卖给有需要的人。既解决自己闲置物品还可以赚钱。
四、 大学生网购消费维权益维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一些不良商家和在网购平台诈骗的不法分子把矛头对准了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很多纠纷得不到公平的处理。另一方面,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太弱,容易轻信他人。但是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增强自己维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一) 分析网络商家的信用度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应选择销售量高,信誉度高的卖家。但是,一些交易额高的商家有可能是靠刷单提高销售量,这时你就要认真阅读其他买家的评价,从照片以及文字中判断商品值不值得购买。对于那些海外网站以及代购尤其要提高警惕,有条件可以查询网站是否有经营资格。
(二) 保存相关消费证据
在我们保护自身消费權益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消费证据的保存。在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时候,势必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相关的证据就便于相关部门的解决。在网购过程中尽量向卖家索要发票,订单号要注意保存这样可以了解商品来源。如果有问题通过旺旺向客服询问,并保存聊天记录。这样就可以给我们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三)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大学生对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认识,维权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消费中到底享受什么权利,也不清楚自己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要了解相关法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分别提到消费者具有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赔偿的权利。
(四) 向有关部门申诉
大部分大学生在网购时,如果受到商家的欺骗或者商品与描述严重不符合,就会自认倒霉,缺乏对自己合法权益维护的意识。当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就要动用法律武器,可以向行政机关要求予以相关的保护,维护自己消费权益。而国家工商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规章,都可以作为相关人员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五、 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智能化的转变,网络购物也在不断发展。面对丰富多彩的购物平台,大学生要树立正确消费观、价值观。但网络购物也存在着弊端,信息泄露、商品造假等都在侵犯着大学生消费权益。我们要主动增强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动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张业聪)
参考文献:
[1]王博,刘红丽.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2]尤春智.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作者简介:
秦玮宏,张业聪,邱迎霜,山东省济南市,齐鲁理工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心理;维权途径
一、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模式也在逐渐融入我们生活中。大学生是接受新型事物,传播资讯最快的群体,从另一层面说大学生也在推动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发展。网络购物不仅可以弥补线下物品的不足,而且也给大学生带来便利。但网购也存在着缺陷,它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对维权意识淡薄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弊端。因而,通过分析大学生网购心理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维权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维护自己权益将产生深远意义。
二、 大学生网购心理分析
(一) 从众心理
很多大学生购物存在盲目性,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大学生,他们有时不知道自己需要买什么而只是图一时之快。他们经常会受到来自朋友、家人、网络平台以及电视宣传。此外,大学生人口一般密集,很容易受到同学购物心理的影响,为了让自己不落伍,不脱群,于是产生了热衷于购物的从众心理。而且通过调查发现,起初大学生是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寻找自己想买的商品,等到后期习惯性占据上风,每天都需要浏览相关网页被各种新潮物品所吸引,导致对网购产生一种成瘾、依赖的心理。
(二) 求廉心理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靠父母给予,所以他们可支配的金额也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活费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网络购物就给大学生提供了平台。它满足学生追求物美价廉产品的心理,大学生可以货比三家选择价格相对低的商品,节省自己的生活费。因为商品价格过低其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他们会经常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但是这些价格低廉商品仍受大学生青睐。
(三) 求异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密集、富有朝气的群体。在网购消费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个性,他们经常选择满足感官享受、风格以及个性的展示的物品。他们并不在乎商品本身的功能、质量等因素。“不走寻常路”是他们信奉的宗旨。根据调查,在面对色彩斑斓的网购消费市场时,大学生会选择一些奇特有个性的商品,这也与他们求异心理密不可分。
三、 大学生不良网购心理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
大学生要想转变或者摒弃这些不良的消费心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不要盲目消费。从自身可支配的金额出发,避免盲目攀比。其次,大学生可以去选择一些关于理财的选修课,有意识地去学习理财知识,提升自己理财能力。另外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网购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课程相对较少,心理无聊,留给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如果参加一些社团,比如心理社团、足球协会等,既可以培养自己兴趣,也能转移对网购的注意力。
(二) 学校应加强相应教育宣传
学校应当承担教人、育人的责任。学校定期开展一些专家讲座。针对网购成瘾以及有不良网购心理的大学生,让他们明白网购不良心理的症状与危害。学校应在讲座后安排相应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解疑答惑,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学校应加强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让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物品。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校园社团,使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生就不会花大量时间在网购上。学生可以创办跳蚤市场,通过这一平台,呼吁那些网购成瘾的学生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卖给有需要的人。既解决自己闲置物品还可以赚钱。
四、 大学生网购消费维权益维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一些不良商家和在网购平台诈骗的不法分子把矛头对准了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很多纠纷得不到公平的处理。另一方面,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太弱,容易轻信他人。但是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增强自己维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一) 分析网络商家的信用度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应选择销售量高,信誉度高的卖家。但是,一些交易额高的商家有可能是靠刷单提高销售量,这时你就要认真阅读其他买家的评价,从照片以及文字中判断商品值不值得购买。对于那些海外网站以及代购尤其要提高警惕,有条件可以查询网站是否有经营资格。
(二) 保存相关消费证据
在我们保护自身消费權益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消费证据的保存。在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时候,势必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相关的证据就便于相关部门的解决。在网购过程中尽量向卖家索要发票,订单号要注意保存这样可以了解商品来源。如果有问题通过旺旺向客服询问,并保存聊天记录。这样就可以给我们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三)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大学生对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认识,维权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消费中到底享受什么权利,也不清楚自己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要了解相关法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分别提到消费者具有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赔偿的权利。
(四) 向有关部门申诉
大部分大学生在网购时,如果受到商家的欺骗或者商品与描述严重不符合,就会自认倒霉,缺乏对自己合法权益维护的意识。当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就要动用法律武器,可以向行政机关要求予以相关的保护,维护自己消费权益。而国家工商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规章,都可以作为相关人员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五、 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智能化的转变,网络购物也在不断发展。面对丰富多彩的购物平台,大学生要树立正确消费观、价值观。但网络购物也存在着弊端,信息泄露、商品造假等都在侵犯着大学生消费权益。我们要主动增强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动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张业聪)
参考文献:
[1]王博,刘红丽.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2]尤春智.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作者简介:
秦玮宏,张业聪,邱迎霜,山东省济南市,齐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