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体现出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追寻伟人的崇高心灵。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词、词牌、词牌名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赏析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加强情感体验,体悟诗歌所抒发的情怀,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诗歌(教学难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的激情。
【教学设想】1.教材设想:这首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引导学生重视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意图很明确,就是先让学生对典型的诗词有一个认识的缓冲区,逐步提高对后面诗词在诵读、感受、赏析、体悟方面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师在处理本文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独立赏析诗词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诵读过程中语气、语调的指导,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2.方法设想:在诵读中预习,在诵读中体验,在诵读中讲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升华。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文学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这首词作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豪情壮志的诗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教师朗读全词(充满豪情),后指导学生诵读。2.明确脉络: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由景生叹,生发感慨——提出设问;下片: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
(三)深入分析,体味揣摩
1.上片:问题:①前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②所写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③各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精到之处?明确:①交代了时间、地点。②所写景物顺序: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远景——近景——高景——低景;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山、林——江、舸——鹰、鱼。③善用动词,增强了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体现了鱼游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飞翔一样;“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另外:“遍”:写出了红之广;“透”:写出了绿之浓。注意:①词的“一字领”的用法(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立”:表现出作者在橘子洲头面对北去湘江时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看”:起总领作用(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怅”: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忆”:怀念战友,缅怀革命战斗豪情。“恰”:表现同学们青春年少时的激昂慷慨和远大的革命理想。“记”:回忆往事,表现了搏击浪涛、改造世界的豪情。②省略、倒装用法:如词的前三句。
2.下片:①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回忆中有志青年们的革命活动?②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①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旺盛——年龄气质
②后三句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奋勇拼搏的形象,表现了青年人的奋发有为。
注意:①下片回答了设问“谁主沉浮?”②“到中流击水”句,初用“向中流击水”。差别:“向”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而“到”,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不仅能表现出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更能体现出征服了滔滔江水的英雄气概。
【作业练习】1.预习、赏析《重阳》、《北戴河》。2.以“我心目中的青春”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青春的认识与感想。
【教后感悟】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本文气势豪迈雄浑,应让学生反复听朗读录音,感受诗词的气势,体会意境。诗歌教学应特别注重朗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在教学安排上应更加注意这一点。
【体验交流】1.内容交流:这首词的上片“记游”,以写景为主,静中寓情;下片则“忆游”,以叙事为主,融情于景,差别细微,须仔细玩味。2.感受交流:自古文人多“悲秋”,这与本文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这种大境界形成鲜明对比,反复诵读全文,体味作者的壮志豪情,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强化感受。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词、词牌、词牌名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赏析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加强情感体验,体悟诗歌所抒发的情怀,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诗歌(教学难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的激情。
【教学设想】1.教材设想:这首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引导学生重视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意图很明确,就是先让学生对典型的诗词有一个认识的缓冲区,逐步提高对后面诗词在诵读、感受、赏析、体悟方面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师在处理本文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独立赏析诗词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诵读过程中语气、语调的指导,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2.方法设想:在诵读中预习,在诵读中体验,在诵读中讲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升华。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文学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这首词作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豪情壮志的诗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教师朗读全词(充满豪情),后指导学生诵读。2.明确脉络: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由景生叹,生发感慨——提出设问;下片: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
(三)深入分析,体味揣摩
1.上片:问题:①前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②所写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③各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精到之处?明确:①交代了时间、地点。②所写景物顺序: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远景——近景——高景——低景;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山、林——江、舸——鹰、鱼。③善用动词,增强了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体现了鱼游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飞翔一样;“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另外:“遍”:写出了红之广;“透”:写出了绿之浓。注意:①词的“一字领”的用法(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立”:表现出作者在橘子洲头面对北去湘江时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看”:起总领作用(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怅”: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忆”:怀念战友,缅怀革命战斗豪情。“恰”:表现同学们青春年少时的激昂慷慨和远大的革命理想。“记”:回忆往事,表现了搏击浪涛、改造世界的豪情。②省略、倒装用法:如词的前三句。
2.下片:①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回忆中有志青年们的革命活动?②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①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旺盛——年龄气质
②后三句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奋勇拼搏的形象,表现了青年人的奋发有为。
注意:①下片回答了设问“谁主沉浮?”②“到中流击水”句,初用“向中流击水”。差别:“向”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而“到”,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不仅能表现出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更能体现出征服了滔滔江水的英雄气概。
【作业练习】1.预习、赏析《重阳》、《北戴河》。2.以“我心目中的青春”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青春的认识与感想。
【教后感悟】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本文气势豪迈雄浑,应让学生反复听朗读录音,感受诗词的气势,体会意境。诗歌教学应特别注重朗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在教学安排上应更加注意这一点。
【体验交流】1.内容交流:这首词的上片“记游”,以写景为主,静中寓情;下片则“忆游”,以叙事为主,融情于景,差别细微,须仔细玩味。2.感受交流:自古文人多“悲秋”,这与本文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这种大境界形成鲜明对比,反复诵读全文,体味作者的壮志豪情,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强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