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体现出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追寻伟人的崇高心灵。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词、词牌、词牌名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赏析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加强情感体验,体悟诗歌所抒发的情怀,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诗歌(教学难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的激情。
  【教学设想】1.教材设想:这首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引导学生重视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意图很明确,就是先让学生对典型的诗词有一个认识的缓冲区,逐步提高对后面诗词在诵读、感受、赏析、体悟方面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师在处理本文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独立赏析诗词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诵读过程中语气、语调的指导,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2.方法设想:在诵读中预习,在诵读中体验,在诵读中讲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升华。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文学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这首词作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豪情壮志的诗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教师朗读全词(充满豪情),后指导学生诵读。2.明确脉络: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由景生叹,生发感慨——提出设问;下片: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
  (三)深入分析,体味揣摩
  1.上片:问题:①前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②所写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③各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精到之处?明确:①交代了时间、地点。②所写景物顺序: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远景——近景——高景——低景;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山、林——江、舸——鹰、鱼。③善用动词,增强了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体现了鱼游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飞翔一样;“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另外:“遍”:写出了红之广;“透”:写出了绿之浓。注意:①词的“一字领”的用法(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立”:表现出作者在橘子洲头面对北去湘江时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看”:起总领作用(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怅”: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忆”:怀念战友,缅怀革命战斗豪情。“恰”:表现同学们青春年少时的激昂慷慨和远大的革命理想。“记”:回忆往事,表现了搏击浪涛、改造世界的豪情。②省略、倒装用法:如词的前三句。
  2.下片:①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回忆中有志青年们的革命活动?②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①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旺盛——年龄气质
  
  ②后三句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奋勇拼搏的形象,表现了青年人的奋发有为。
  注意:①下片回答了设问“谁主沉浮?”②“到中流击水”句,初用“向中流击水”。差别:“向”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而“到”,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不仅能表现出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更能体现出征服了滔滔江水的英雄气概。
  【作业练习】1.预习、赏析《重阳》、《北戴河》。2.以“我心目中的青春”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青春的认识与感想。
  【教后感悟】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本文气势豪迈雄浑,应让学生反复听朗读录音,感受诗词的气势,体会意境。诗歌教学应特别注重朗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在教学安排上应更加注意这一点。
  【体验交流】1.内容交流:这首词的上片“记游”,以写景为主,静中寓情;下片则“忆游”,以叙事为主,融情于景,差别细微,须仔细玩味。2.感受交流:自古文人多“悲秋”,这与本文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这种大境界形成鲜明对比,反复诵读全文,体味作者的壮志豪情,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强化感受。
其他文献
本学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高中全面启动,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牵制下让学生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简单重复的教学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寄予厚望的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走向另一极端的现象。既然课改提出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我们有些教师盲目夸大了“能力”的功能,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
【摘要】学校、班级之所以能成为人才的摇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浓郁的学风对学生春风细雨般的感染和熏陶。我体会到要搞好一个班级,关键在于要有良好的班风、学风;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中思改革,图创新,要踏实、艰苦、细致地做好工作。  【关键词】班集管理 班风 学风 思想教育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氛围中,充满了教师的挚爱、同学的友情、不懈的追求、少年的乐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得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变得多维性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一种新的教育媒体技术——多媒体,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了。它那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再加上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资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把这一先进的、新的
纵观几年政治科高考,我们不难发现选择题命题涉及的点多、面广、题型新颖、不回避难点、紧扣热点,突出重点。这些都对考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给考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不定项选择题丢分情况严重。  根据多年来的考试题型和考试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政治选择题主要有基础类、因果型、材料式、组合式、引文式、限制式等几种类型。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下面
时光飞逝,我市推行新课改就快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理念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和困惑。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并摸索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矛盾与困惑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基本功差。新课标规定,5-6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所任课的七年级学生中
美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感观上的愉悦,更多的则是心灵的震颤和洗礼。美的事物,能唤起人的向真、向善之心。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年逐步过渡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转换时期,对美的兴趣、对美的探究与追求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正确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审美观点,逐步形成高雅的审美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学作品既是语言的艺术,也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可见,学生自觉地、快乐地学习英语是学好英语事半功倍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除了好的教学方式外,好的家庭作业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的家庭作业是“清一色”的试卷、习题的话,不但不能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反而会成为教师顺利教学的阻力。所以,英语家庭作业形式的改变迫在眉睫,应使其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    一、阅读式的家庭作业    教学的艺
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要改变学生心目中历史课刻板、枯燥无味的形象,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才能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从而挖掘他们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我们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初中,98%的学生都是“平地瑶”或“过山瑶”的瑶胞子弟。因此,我在语文课堂上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授一些乡土知识。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时,就结合了《社戏》(鲁迅)、《端午日》(沈从文)中对“看社戏”、“赛龙舟”的风情描绘,引导学生用心体味作家笔下江浙、湘西一带的民俗风情,然后在“拓展延伸”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本地的民俗风情。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