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研丙烯画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上“展示课”“观摩课”,教师首先想到什么?是新奇的内容和材料,是出彩的作品效果,还是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想必,从理论上,很多老师都会首选最后一条“幼儿的需求和发展”。询问原因,答案或者都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而来。但实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否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落实,让做和想统一起来?下面是第四届南北精品活动展示“大班美术活动:丙烯画——镜中的自己”的6次教研,将做与想统一,我经历了艰辛的过程。
  研:活动设计从谁出发?
  接到任务后,我有过担心、紧张,异地借园、借班上课能行吗?上不好怎么办?但这样的情绪很短暂,我很快找到了活动的中心“幼儿”。在开始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想他们的需要:大班初期的幼儿有怎样的典型表现?他们的美术发展水平是怎样的?由此,梳理出活动由来:“五六岁幼儿随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逐渐发展,他们会产生更加丰富的心理活动。在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幼儿表现不一,有的兴奋,有的紧张,还有的会不露声色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美术能力上,这时的幼儿愿意进行多种多样的尝试,但同时也会出现拘谨的表现,比如模仿他人、作品形象单一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幼儿更加开阔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在此基础上,我思考以怎样的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来承载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显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我”的表现是一个熟悉又具有开放性的题材。它既会让幼儿在活动现场专注于自己,而忘却身处异地的兴奋或紧张;又能使幼儿有创造性的表现,因为“我”有独特的地方。如何激发幼儿的“独特”表现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是必要的,然而,材料的选用上也有文章可做。有人说,“美术就是材料的艺术”。的确,美术活动离不开材料的巧妙运用,适合的材料能让幼儿的美术创作充满创造的乐趣。
  在众多的材料中,我选用了镜片纸和丙烯颜料。顾名思义,镜片纸是像镜子一样的纸,既可以在上面书写、绘画,又轻便、具有可塑性,弯曲自如,成像多变,有如哈哈镜一般。
  研:如何在创作中突出材料的特点?
  这个问题是在第一次试讲后,看课老师们一致给我提出的。原因是幼儿在活动中虽然很自由,也很快乐地表现了自己,但显然他们把“镜片纸”当成了普通画纸,画出的形象并不是“镜子中的自己”,而是随意的一个人。也就是说,活动没有完全实现之前拟定的目标——1.愿意使用鲜明的色彩,体验颜料作画的乐趣;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形成独立的作品。我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在之前分析活动目标时,我根据对活动价值的判断和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制订出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为“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活动难点为“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相应的,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问题启发和让幼儿直观感受的方式进行,通过让幼儿玩镜片纸,发现、观察有趣的变化,从而进行独立创作。那又为什么没有实现预设的目标呢?当我回看活动录像时,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问题一:引导幼儿玩镜子的过程不充分,使幼儿对镜子中自己的变化缺少惊喜的发现。在鼓励幼儿照镜子时,小朋友都很拘谨,只是坐在椅子上照。我尝试用语言鼓励幼儿可以站起来、拿起镜子照照,可以让自己离镜子近点儿,再远点儿,看看自己变什么样……问话一句接一句,幼儿没有回答,我也没再根据具体的表现进一步引导幼儿玩镜子。致使幼儿没有主动照镜子,发现变化。
  问题二:提出的问题宽泛,缺乏清晰指向,使幼儿对观察主题不明确。在引导幼儿观察镜中的自己时,我的问题是:“你在镜子中都看到了什么?”我的本意是让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变化,但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使幼儿的回答集中在对自己的观察上,而是说出了很多在镜子中看到的事物,如×××老师、×××小朋友,桌子、颜料等等。
  针对出现的这两个问题,我在计划的修改上做出了相应的完善。
  第一,增加目标3“乐于探索材料,因发现有趣的现象而感到兴奋和满足”,强调过程中对幼儿操作材料兴趣的激发和引导。
  第二,调整幼儿参与活动的方式,由原来的坐在椅子上调整为让幼儿站起来,以此促使幼儿玩镜子,对变化有惊喜的发现。
  第三,调整提问,使幼儿明确观察的范围,突出对变化的观察:你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有趣?
  研:为什么要从鼻子画起?
  这个问题是在第二次试讲后大家给我提出的。为什么要从鼻子画起呢?还要从我进行第二次活动计划的设计讲起。第一次试讲失败后,我回看录像进行反思,在第二次活动设计时着重引导幼儿玩镜子发现变化,同时,也针对幼儿在第一次绘画时起笔拘束,多是画小小的脸,不能大胆表现上做出了“技术”上的调整:将起笔统一规定为“鼻子”。基于中心定位的创作方法容易让幼儿建立构图关系,作品呈现的效果会好一些。结果也是如此。第二次活动中,孩子们照镜子时能玩起来,他们有的把镜片纸拿远或拉近,有的把镜片纸弯过来或折过去,从中发现自己变了样,“老师,我耳朵变大了”“我的脸变长了”……而后,以鼻子为起点的创作,画面明显丰满了,形象突出,用色大胆。
  正在我为第二次活动比第一次成功许多而高兴时,老师们的这个问题让我一下惊醒了。是呀,为什么要统一规定起笔呢?就是为了作品的效果吗?之前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呢?不是自己一直都倡导“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吗?怎么为了作品效果而忽视幼儿自己的创作方式呢?这样看,目标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形成独立的作品”是没有完成的。再看看幼儿的全部作品,我发现画面的形象都是“大大的头,清晰的五官”,并没有反映出他们在玩镜子时的多种发现。玩是玩,创作是创作,创作中遵从统一的方式,少有个性化的表达。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需要在接下来的活动设计中去除对幼儿起笔的统一规定,给予幼儿起笔的自由,鼓励他们从玩鏡子中所获取的最有趣的部位画起,真正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同时,还需要完善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的指导,引导幼儿将“玩”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真正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研:文字写的“天衣无缝”是为了什么?
  在正式进行展示活动前,我特意去了当地的幼儿园,接触参与活动的幼儿,和他们相互认识,并一起用毛笔、颜料绘画了小花。通过和幼儿的接触以及对作品的分析,首先,我发现孩子们乐于与人交往,但由于之前是陌生的,所以在起初的认识中还有些拘束。因此,我需要调整活动设计,将之前在开始部分的谈話形式调整为游戏形式,以此放松幼儿情绪,并作为连接,自然过渡到“照镜子”的活动中。环节的流畅会减少幼儿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其二,我发现幼儿喜欢用毛笔、颜料绘画,但绘画经验不多,绘画常规有待进一步建立,表现式样单一,用色不大胆。这一方面说明这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我在活动过程中多使用伴随式的指导,使幼儿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能自如地使用颜料,大胆表现。
  当天晚上,我又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一字一句,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原本2页的教案扩充到4页,我要说什么、我要做什么,一一写明,力争做到“天衣无缝”。虽然我知道不可能做到完美,但这样让我的预设尽量周全,仿佛我会踏实一样。
  写完后,我读了一遍繁多的文字,突然产生了很不舒服的感觉,怎么都是我,这是我要去表演吗?孩子们在哪?没有孩子的活动肯定不是一节好活动,没有上就注定是失败的。
  想到这些,我马上重新调整活动设计,多在字里行间思考幼儿的身影,把和幼儿有可能出现的表现相吻合的指导留下,其余都删减。经历了那一晚从繁到简的过程,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撰写教学计划时,如果力求在文字上过于繁琐斟酌的时候,那就离幼儿渐行渐远了。
  卸掉了“教师教”的包袱,留下了与幼儿一起玩,在玩中观察幼儿,依学定教的轻松。于是,我带着这份轻松上了场。
  研:孩子在做什么?我应该怎样支持他们?
  尽管当天台下坐着几百人,在活动进行中出现了很多我没有预想到的小状况,但我却没有丝毫紧张,因为,我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和幼儿在一起,看他们做什么,想我应该做些什么,给他们需要的支持。
  镜头一:游戏“好玩的镜子”
  当我向小朋友介绍“镜子”,鼓励他们照镜子,发现好玩的方法,照出有趣的自己时,所有小朋友都齐刷刷地把之前插在桌子下的椅子拉出来、坐下,非常安静、规矩,甚至连镜子都不碰。这个过程持续了2分钟左右,才有小朋友在我的鼓励下把镜子拿起来,左右照照,但仍有大多数的幼儿呆坐在那里。怎样才能让幼儿大胆探索材料呢?于是,我先问问积极探索的两个小朋友,问他们有什么好玩的发现,是用什么方法变成这样的,他们说到了把镜子弯过来、离远了的方法。接下来,我就把这两个小朋友说的方法,临时变成了小儿歌——“好玩的镜子变变变,弯过来、弯过来,变变变、变变变,自己的样子真有趣”,招呼幼儿一起玩“好玩的镜子”游戏。陆续有小朋友站起来,边说儿歌边操作镜子,有的孩子还自创了玩法。例如有两名幼儿把镜子合在一起,发现了好多的自己在里面。在之后的创作中,“4个自己”就诞生了。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乐于探索材料,因发现有趣的现象而感到兴奋和满足,还找到了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变化,明确了自己的起笔点,为独立创作奠定了基础。
  镜头二:我也来画画
  本以为孩子们玩得比较充分,而且也都逐一说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知道从哪起笔就可以流畅地进行创作了。谁想,大部分幼儿把笔蘸上颜料之后拿着不动,有的把自己刚才说的起笔部位忘掉了,直接按照以往的经验先涂抹一张小小的脸。见此情况,我没有按照之前教案中预设的针对个体逐一找幼儿询问、鼓励幼儿玩和操作,而是随机采取了一个“隐形示范”的方法。
  我拿起笔,边操作边说:“我的样子变得真有趣,怎么把我变得这么长,这脸长得都和纸一样大了,那就先画一张长长的脸吧!”边说边画,画完后还请身旁的小朋友看:“我的脸长吗?”孩子看后说:“这么长呀!”我们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带动下,小朋友们开始进行创作,原来“都不动”的情况解除了。点评专家对这个环节也给予了肯定:这个指导非常妙,妙在了既是示范,也非是示范,因为教育的无痕,所以没有让幼儿产生模仿,而是激发了幼儿的创作。
  镜头三:请帮我保管一下作品
  因为是异地借班上课,所以对幼儿不了解。但是,有一名小朋友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她是一名小女孩,当别人都开始创作时,她却对着笔皱眉头,左看右看。当我站在她身边,拿着笔蘸上颜料在我的纸上画画时,她也是皱着眉看着我拿笔。我的心中对原因隐约有了答案。我随意递给她一支笔,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手尖掐着笔的最上端,的确如我的判断,这名小女孩对清洁干净有极高的要求,她是担心笔杆上的颜料弄脏了她的手。我漫不经意地说:“哟!我的手都蘸上了颜料,都成小花手了,没关系,擦擦就好。”随手,我从工作服里抽出一张湿巾纸把手擦干净,也递给她一张。她把笔擦了擦。就这样,她开始拿起笔进行创作。我没有继续待在她身旁,怕她因为被过度关注而产生紧张。可无论我走到哪儿视线里始终是有她的。
  如我所料,她下笔犹豫,总是左顾右盼,小心谨慎。我该怎么鼓励她呢?正当这时,一名幼儿找我要黑颜料,而恰巧取黑颜料的路线经过小女孩的座位。于是,我自然地走过去,对小女孩说:“请你帮我保管一下作品,我先帮他拿一下颜料,回来后我来取。谢谢你啊!”小女孩接过我的画,点点头。当我来取作品时,我对小女孩表示了感谢:“谢谢你帮我保管我的作品。”并征询了她对我作品的意见:“我的画好玩吗?”她说:“挺好玩的!”“哪儿好玩?”“脸真够长的!”哈哈,我们都笑了。之后,我走开了,她也开始进行创作,之前的谨慎缓解了很多。从最后的作品看,小女孩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线条流畅,色彩丰富,体现了幼儿在创作时的放松和投入。这就是我借“保管作品”而为她创设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的初衷。
  研:这个活动适合幼儿吗?
  活动尽管得到大家的称赞,但真正回绕在我耳边和脑海里的是孩子的话和作品。当玩“脸儿变变变”的游戏时,一名小姑娘说“我想让我的脸白白的”,另一名小姑娘说“我想让我的眼睫毛长长的”,还有一名小姑娘说“想变瘦一些”。后来,在绘画中她们确实是按照自己的希望进行表现的。这些是否都在表明,大班幼儿美感增强,他们希望表现富有美感,与自己情感紧密关联的内容,起码在这方面也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这引起我的思考,通过把自己变形拓展创作空间的内容是否适合大班幼儿的需要?思考还在继续……
  虽然只是一次活动,但是六研的经历带给我很多启示。
  第一,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关注幼儿,还是关注形式;无论是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必要的经历和积累,都是不可省略的成长过程。
  第二,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当个人的教学受到同伴的关注且能共同讨论,提出关键性的问题,那么将会有力地推动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调整。通过他问、自问的形式引发思考。
  第三,教师本人作为教育主体的意识要强烈。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都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调整和步步前行的过程,才有可能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真正落实。
  第四,教师最大的专业性体现在与幼儿的相处上。教育的最大魅力是有人、为人,所以,保持教育新鲜的最大秘诀就是不脱离幼儿,和幼儿在一起,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理解的方式,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  该怎么和你们介绍我的职业呢?说白了,就是卖字为生,可要说得深点,也许它就像一块云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的眼中都可以看出不同的形状来。  有时候,它像一张笑脸,旁人听了,总带着艳羡的口吻说,自由撰稿人,多好啊,不像我们朝九晚五,天天在老板的监视下度日如年;有时候,它又像挂下来的哭脸,那些境况不好的同行们自嘲道,什么自由撰稿,说得多好听啊,不就一个失业者嘛,成天写稿,可最终在
龙眼细细回味着逝去的2006年,发现选真是“星事”重重的一年。    从冥王星被贬说起    星星似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直接关联,但2006年一个星球的是是非非闹到了地球上——这颗星星就是冥王星。  冥王星原本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排行老九。但在2006年8月24日那一天,一伙地球人竟然开会研讨太阳系的问题,并在冥王星“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以行为“不轨”等理由,取消了冥王星太阳系行星的资格。  
2005年12月29日下午3时零4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委员们郑重地按下了自己桌上的表决器。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通过!”吴邦国委员长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获得通过。  这是一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时刻——两千六百年的农业税征收历史在中国大陆划上了句号。  有人说,这是中国9亿农民在新年里收到的一个大红包。然而,也有人看到,农
【摘 要】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学生与课程两者的角色如何定位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和转化,也牵涉着课程自身的内生。我们以品德课程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揭示实然性现状:学生——课程客体;明示应然性变革:学生——课程主体;昭示必然性诉求:学生——课程本体。在呈现学生与课程“遇见”的关系样态中,阐明“学生在课程中央”的主旨表达。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客体;课程主体;课程自己  【中图
有位学者曾写过一篇让我很受启发的文章,题目叫《药毒本一家》。他说,无论古今中外,药品和毒品本来都是一个东西,不过用法不同导致称呼不同而已。好比中国人爱说“是药三分毒”,西方人更干脆,药品是“drug”,毒品还是“drug”。如果我们硬要在药品和毒品之间划出界限的话,那么勉强可以说:在自己控制能力之下使用的治疗方法叫做药品,无法控制滥用成瘾的就是毒品。举个例子说,当年鸦片在欧洲是由医师控制剂量的镇痛
底妆的顺序到底应该是什么?每个人肤质状况不同,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定制底妆步骤才是正解。   摄影:曹雪峰   底妆到底按什么顺序涂抹?这也许是个永恒的迷思,早年间好不容易弄清楚先隔离后粉底,然而各式各样的新品类纷至沓来,妆前、提亮、BB霜、CC霜……产品太多,如果每种都用,那脸岂不成了墙,一层又一层地糊上腻子,别说耗时耗力,最终的成品也不会太好。所以到底怎么用才是正解?  找到自己的诉求   在使
如果你给我一个三角形,  我就会有一连串的联想——  它,可以变成一把剪刀,  咔嚓!咔嚓!  剪出许多美丽的线段。  它,可以变成一对翅膀,  扑沙!扑沙!  嗨,我,也可以飞翔。  它,可从变成一双耳朵,  快听!快听!  让需要它的人拥有它。  它,可以变成无数东西,  只要你发挥想象,  世界将会更加美丽!    (指导老师 应麟鸣)
[摘 要]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定理之一,它将数学中的“数”与“形”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完美地展现了初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其完全掌握.  [关键词] 勾股定理;教学思考;初中数学  “勾股定理”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定理之一,因此,教师授课时要结合实际,将定理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设计出层层深入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学
穿在身上的发电机    如今几乎人人都有手机、iPod等电子产品,但打手机或听iPod时间长了,电池就没电了,人在外面,又无法充电,怎么办?要是人体的运动能随时发电,那该多好呀!现在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实现了这一愿望。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华裔科学家王忠林用氧化锌制成的纳米线包着纺织纤维,当人们穿上用这种纤维制作的衣服,只要有风吹过或轻微振动就可以令衣服发电啦。  这种混合了微细金属丝的发电布料,其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隹。“言必行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流传久远的话语,反映出诚信对于个人品质的极端重要性。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古时候,英国有个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男孩说道。“我不买”,绅士边回答边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