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听泉;朗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49-03
【作者简介】曹华,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105)教师,一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教学新秀,无锡市锡山区优秀班主任。
【教学理念】
曾有人这样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的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在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今,教学过程如何做到丰富,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让学习真正发生?是致力于设计精巧的课堂环节?致力于面面俱到的讲授?还是致力于运用推陈出新的教学媒介,抑或拓展延伸联系更多的社会实际?……
做了很多的尝试后,我认识到语文课堂是朴素的,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只有一个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必须是围绕语言教学展开的,得老老实实引领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贴着文字,寻觅文章的语言和思想。
当我们着眼于教什么,努力把语文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后,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学到的,学得怎样。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教得精彩,更需要学生学得精彩。
基于此,我认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亲切平等的对话,要把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对话模式转化成教师耐心的聆听,适时的激励,有效的指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纵向有效的提问,需要把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变成问题,转化到学生能够达到的地方,转化到让学生到达更远的地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无声胜有声”的留白,需要教师舍得把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思考,自主探索和发现;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不同声部的“合唱”,需要把话筒交给能说会道的“高声部”,更需要把话筒传给默默无闻的“低声部”。
寻寻觅觅,让我们脚踏实地贴着文字慢慢行走,静待学习真正发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字词的方法,品读语言,体会文章质朴典雅的语言魅力。
2.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对泉声的喜爱及由泉声引发的丰富联想和思考,吟哦讽诵而后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赏析,运用朗读法、关键词品析法,逐步理解作者由泉声引发的感悟思考。理解作者对心灵和生命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山泉图片和泉声、鸟鸣音频。
师:自然美妙如歌,生命期待倾听,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
生: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跟着谢大光先生的文字,去鼎湖山听泉,希望通过他的文字,领悟自然之大美,生命之真谛。
(设计意图:以视频、音频导入,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扣住文题“听泉”,同时意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为教学目标——领略文字之美,感悟生命真谛做好言语铺垫。)
(二)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认清字词是走进文本的基础,下面的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
PPT出示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读准字音为本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朗读,打好基础。)
(三)关注段落
师:带着发现的眼睛,我们能观山水之形之色,今天我们一起去听泉,眼不能见,听到的山水会是怎样?请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在鼎湖山,“我”听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集中描写听到的内容。
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我”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全文篇幅较长,选用“我听到什么”这样的一个主问题,并将之贯穿整堂语文课,把散在四方的问题集中到这一个问题之上,既找到本文的重点,又直击本课的中心。同时圈划写旁注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及时地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拘形式的阅读,也让学生乐读。)
(四)重点品析
1.品析第一段落。
师:这是“我”和泉水在寒翠桥的第一次相遇,初次耳闻,泉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从文段中找出一个词语。
生:清朗。
师:如何理解“清朗”,能否顾名思义?
生:清脆、明朗。
师:本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体现“清朗”这个特点?
学生进行交流,找出词语“泠泠淙淙”“迸跳”“扑面”“雀跃”。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些词语,领会其中包含的情感。
师:我们找到了一些动词、形容词发现了泉声的清朗,这些词语的情感是相对显性的,还有一些字词它们把情感潜伏得很深,你能找到吗?
生:“还没……就”,体现了开朗,急切。
师:初闻泉声,如见泉影,此时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此时的泉声吗?——“我”听到了的泉声。
生:生机、活力。
板书:活力之泉。
学生齐读本段。
教师小结:看来,潜入文字,就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文章的情感是读出来,品出来的。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文课的活力必定活在语言文字之上。通过对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和关联词语的理解、比较和赏析,把学生读得粗糙的地方读细,把学生读得忽略的地方读到,在这些字词上来来回回走上几遍,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之美。有了语言赏析的铺垫,泉声特点的理解似是小菜一碟。)
2.品析第二段落。
师:且听且行,这是我们在补山亭密林中听泉,“我”又听到什么?请自由朗读本段,这里写泉声,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
师:为什么把钟声比作老人,用泉声比作孩子?钟声来自哪里?庆云寺和老人有何关联?
生:古老。
师:和古老的钟声相比,补山亭听泉,我听到了“ 的泉声”?
生:青春、年轻。
板书:青春之泉。
(设计意图:语文课不仅关注语言,还应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比喻和对比是学生最熟悉的表现手法,仅抓住这两个手法理解泉声的特点,略去原文中第四、第五两段对于庆云寺和鼎湖山树木的介绍,有的放矢,简化文本,让学生更加轻松简洁地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
3.品析第三段落。
师:第三次听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已到深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听泉,“我”又能听到什么?请一位同学朗读本段,其他同学思考——深夜听泉,“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抓住原文回答。
生:“别有一番滋味”。
师:其中到底哪些滋味,待我们一一品析,如何理解修饰语“别有”?
生:区别之前,与前不同。
师:有哪些不同?
生:格外清晰,许多层次。
师:几个层次?(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
生:5层。
(设计意图:在主问题引领之下,经由这四个细小的问题,紧贴文本,层层深入,在师与生的互动对话中,逐渐到达本文的教学难点处。)
师:泉声各有各的层次,我们的朗读是否也得分出层次来?读第一层次,你想读出怎样的感觉?
生:温柔。
教师指名学生试读本层次。
生试读:慢读词语“柔曼”。
教师引导:抓住形容词的特点,柔和慢,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轻读。
生试读:慢读动词“淌”。
教师引导:抓住动词“淌”即平静没有波澜,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
生齐读:抓住句子中的形容词和动词,读出温柔舒缓的滋味。
(设计意图:在情感主题的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读教学需要有具体、细致、到位的朗读指导,学生有法可依,朗读才能展现效果。抓住动词、形容词的特点处理声音,把朗读具体化,为下面的学生自主学习奠基。)
分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其余四层的朗读,依据方法:找到句子中形容词和动词,根据它们的特点做出语音语调上轻重缓急的特殊处理,文中做好标记,5分钟后进行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2-3组)。
组内自评,组外他评。
学生有所欠缺之处,教师范读(贝斯轰鸣层、铜管齐鸣层)。
学生再读。
学生齐读,分别读出舒缓、清脆、低沉、高亢的不同层次、不同滋味。
(设计意图:示范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讨,齐心展示,组内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出力。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教师范读展示,运用有感染力的朗读,发挥立竿见影的示范效果。完全理解和掌握方法之后,齐读给了他们情感宣泄的出口,课堂的朗读气氛达到了至高点。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真正体验了朗读的力量。)
师: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也被我们同学用朗读汇成奇妙的乐章。由这奇妙的乐章引领,“我”还听到什么?
生:仿佛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成为主旋律。
师:是真的听到吗?
生:仿佛听到,是联想到、感悟到。
师:为何此时的泉声会让作者联想到岁月、历史、生命呢?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果把现在的你比作泉声,你更像其中的哪一层次,哪一声部?
学生交流,得出:第一层次——父母呵护,同学陪伴,生活平静幸福。第二层次——清脆如弹拨者,因为正值青春年华,成长阶段。
教师小结:所以说,不同层次的泉声就像生命的不同阶段,汇到一起的泉声就是生命中不必然而生不可阻挡的主旋律了。生命如是,岁月、历史更是如此。从“仿佛听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与其说“我”是在用耳听泉,不如说“我”是在用心悟泉。
师:你还能从下文中找到类似“仿佛听到”这样的动词,表明心与泉水的一步步靠近吗?
学生交流,得出:“倾听”“分辨”“融于水中”……
教师小结:那一夜,经由耳畔之泉,我听到的是来自心灵的泉声。
板书:心灵之泉。
(设计意图:“问题是撬开思维的杠杆。”由泉声引发的思考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难点,把泉声和学生自身联系起来,巧妙转化了难点。贴着文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动词的寻找发现和品味中学生真正理解和领会了作者的深层感悟。)
(五)总结全文
师:佛经有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察察而明,必有收获。于鼎湖山,听泉声之生机活力,闻泉水之青春年少,身入山中,心入泉中,心与泉水点点靠近,与泉相融,被泉净化,“我”听到了来自心灵的泉声。于鼎湖山,我们发现——
以眼观物,能得其形。
以耳观物,始得其韵。
以心观物,方得其神。
愿我们能和作者一样拥有——
一双慧眼,洞察世界之妙。
一对慧耳,倾听自然之音。
一颗慧心,体悟生命之真。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总结意在升华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运用佛经中的话,联系文本,归纳总结出观察事物的三种方法和三个境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提升了本课的文化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49-03
【作者简介】曹华,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105)教师,一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教学新秀,无锡市锡山区优秀班主任。
【教学理念】
曾有人这样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的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在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今,教学过程如何做到丰富,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让学习真正发生?是致力于设计精巧的课堂环节?致力于面面俱到的讲授?还是致力于运用推陈出新的教学媒介,抑或拓展延伸联系更多的社会实际?……
做了很多的尝试后,我认识到语文课堂是朴素的,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只有一个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必须是围绕语言教学展开的,得老老实实引领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贴着文字,寻觅文章的语言和思想。
当我们着眼于教什么,努力把语文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后,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学到的,学得怎样。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教得精彩,更需要学生学得精彩。
基于此,我认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亲切平等的对话,要把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对话模式转化成教师耐心的聆听,适时的激励,有效的指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纵向有效的提问,需要把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变成问题,转化到学生能够达到的地方,转化到让学生到达更远的地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无声胜有声”的留白,需要教师舍得把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思考,自主探索和发现;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不同声部的“合唱”,需要把话筒交给能说会道的“高声部”,更需要把话筒传给默默无闻的“低声部”。
寻寻觅觅,让我们脚踏实地贴着文字慢慢行走,静待学习真正发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字词的方法,品读语言,体会文章质朴典雅的语言魅力。
2.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对泉声的喜爱及由泉声引发的丰富联想和思考,吟哦讽诵而后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赏析,运用朗读法、关键词品析法,逐步理解作者由泉声引发的感悟思考。理解作者对心灵和生命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山泉图片和泉声、鸟鸣音频。
师:自然美妙如歌,生命期待倾听,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
生: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跟着谢大光先生的文字,去鼎湖山听泉,希望通过他的文字,领悟自然之大美,生命之真谛。
(设计意图:以视频、音频导入,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扣住文题“听泉”,同时意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为教学目标——领略文字之美,感悟生命真谛做好言语铺垫。)
(二)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认清字词是走进文本的基础,下面的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
PPT出示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读准字音为本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朗读,打好基础。)
(三)关注段落
师:带着发现的眼睛,我们能观山水之形之色,今天我们一起去听泉,眼不能见,听到的山水会是怎样?请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在鼎湖山,“我”听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集中描写听到的内容。
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我”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全文篇幅较长,选用“我听到什么”这样的一个主问题,并将之贯穿整堂语文课,把散在四方的问题集中到这一个问题之上,既找到本文的重点,又直击本课的中心。同时圈划写旁注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及时地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拘形式的阅读,也让学生乐读。)
(四)重点品析
1.品析第一段落。
师:这是“我”和泉水在寒翠桥的第一次相遇,初次耳闻,泉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从文段中找出一个词语。
生:清朗。
师:如何理解“清朗”,能否顾名思义?
生:清脆、明朗。
师:本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体现“清朗”这个特点?
学生进行交流,找出词语“泠泠淙淙”“迸跳”“扑面”“雀跃”。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些词语,领会其中包含的情感。
师:我们找到了一些动词、形容词发现了泉声的清朗,这些词语的情感是相对显性的,还有一些字词它们把情感潜伏得很深,你能找到吗?
生:“还没……就”,体现了开朗,急切。
师:初闻泉声,如见泉影,此时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此时的泉声吗?——“我”听到了的泉声。
生:生机、活力。
板书:活力之泉。
学生齐读本段。
教师小结:看来,潜入文字,就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文章的情感是读出来,品出来的。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文课的活力必定活在语言文字之上。通过对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和关联词语的理解、比较和赏析,把学生读得粗糙的地方读细,把学生读得忽略的地方读到,在这些字词上来来回回走上几遍,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之美。有了语言赏析的铺垫,泉声特点的理解似是小菜一碟。)
2.品析第二段落。
师:且听且行,这是我们在补山亭密林中听泉,“我”又听到什么?请自由朗读本段,这里写泉声,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
师:为什么把钟声比作老人,用泉声比作孩子?钟声来自哪里?庆云寺和老人有何关联?
生:古老。
师:和古老的钟声相比,补山亭听泉,我听到了“ 的泉声”?
生:青春、年轻。
板书:青春之泉。
(设计意图:语文课不仅关注语言,还应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比喻和对比是学生最熟悉的表现手法,仅抓住这两个手法理解泉声的特点,略去原文中第四、第五两段对于庆云寺和鼎湖山树木的介绍,有的放矢,简化文本,让学生更加轻松简洁地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
3.品析第三段落。
师:第三次听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已到深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听泉,“我”又能听到什么?请一位同学朗读本段,其他同学思考——深夜听泉,“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抓住原文回答。
生:“别有一番滋味”。
师:其中到底哪些滋味,待我们一一品析,如何理解修饰语“别有”?
生:区别之前,与前不同。
师:有哪些不同?
生:格外清晰,许多层次。
师:几个层次?(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
生:5层。
(设计意图:在主问题引领之下,经由这四个细小的问题,紧贴文本,层层深入,在师与生的互动对话中,逐渐到达本文的教学难点处。)
师:泉声各有各的层次,我们的朗读是否也得分出层次来?读第一层次,你想读出怎样的感觉?
生:温柔。
教师指名学生试读本层次。
生试读:慢读词语“柔曼”。
教师引导:抓住形容词的特点,柔和慢,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轻读。
生试读:慢读动词“淌”。
教师引导:抓住动词“淌”即平静没有波澜,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
生齐读:抓住句子中的形容词和动词,读出温柔舒缓的滋味。
(设计意图:在情感主题的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读教学需要有具体、细致、到位的朗读指导,学生有法可依,朗读才能展现效果。抓住动词、形容词的特点处理声音,把朗读具体化,为下面的学生自主学习奠基。)
分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其余四层的朗读,依据方法:找到句子中形容词和动词,根据它们的特点做出语音语调上轻重缓急的特殊处理,文中做好标记,5分钟后进行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2-3组)。
组内自评,组外他评。
学生有所欠缺之处,教师范读(贝斯轰鸣层、铜管齐鸣层)。
学生再读。
学生齐读,分别读出舒缓、清脆、低沉、高亢的不同层次、不同滋味。
(设计意图:示范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讨,齐心展示,组内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出力。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教师范读展示,运用有感染力的朗读,发挥立竿见影的示范效果。完全理解和掌握方法之后,齐读给了他们情感宣泄的出口,课堂的朗读气氛达到了至高点。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真正体验了朗读的力量。)
师: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也被我们同学用朗读汇成奇妙的乐章。由这奇妙的乐章引领,“我”还听到什么?
生:仿佛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成为主旋律。
师:是真的听到吗?
生:仿佛听到,是联想到、感悟到。
师:为何此时的泉声会让作者联想到岁月、历史、生命呢?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果把现在的你比作泉声,你更像其中的哪一层次,哪一声部?
学生交流,得出:第一层次——父母呵护,同学陪伴,生活平静幸福。第二层次——清脆如弹拨者,因为正值青春年华,成长阶段。
教师小结:所以说,不同层次的泉声就像生命的不同阶段,汇到一起的泉声就是生命中不必然而生不可阻挡的主旋律了。生命如是,岁月、历史更是如此。从“仿佛听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与其说“我”是在用耳听泉,不如说“我”是在用心悟泉。
师:你还能从下文中找到类似“仿佛听到”这样的动词,表明心与泉水的一步步靠近吗?
学生交流,得出:“倾听”“分辨”“融于水中”……
教师小结:那一夜,经由耳畔之泉,我听到的是来自心灵的泉声。
板书:心灵之泉。
(设计意图:“问题是撬开思维的杠杆。”由泉声引发的思考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难点,把泉声和学生自身联系起来,巧妙转化了难点。贴着文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动词的寻找发现和品味中学生真正理解和领会了作者的深层感悟。)
(五)总结全文
师:佛经有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察察而明,必有收获。于鼎湖山,听泉声之生机活力,闻泉水之青春年少,身入山中,心入泉中,心与泉水点点靠近,与泉相融,被泉净化,“我”听到了来自心灵的泉声。于鼎湖山,我们发现——
以眼观物,能得其形。
以耳观物,始得其韵。
以心观物,方得其神。
愿我们能和作者一样拥有——
一双慧眼,洞察世界之妙。
一对慧耳,倾听自然之音。
一颗慧心,体悟生命之真。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总结意在升华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运用佛经中的话,联系文本,归纳总结出观察事物的三种方法和三个境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提升了本课的文化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