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的运动参与是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前提和保障,一个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如何运用“动作示范”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动参与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自我效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运用“动作示范”来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来探讨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的具体策略和操作技巧。
关键词:动作示范;运动参与动机;自我效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18-03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动作示范”的种类、形式、时机、不同水平的学生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动作示范”的效果。笔者尝试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来建构适宜的动作示范策略,使之为体育课堂服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运用
1.动作示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是让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1]动作示范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所学技术动作的结构,然而从现实教学各类观摩课中可以发现,教师并没有科学地认识到如何运用动作示范这个方法,有的甚至出现了不适。基于此问题,笔者从动作示范的种类、特点与作用以及适用范围进行梳理(表1)。
2.运动参与动机
学生体育学习的运动参与动机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外在运动参与学习动机的内化;二是内部运动参与动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把外部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内部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之后产生的是内在学习动机,它对促进学习有较大的推动力,其作用维持时间比较长,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外在运动参与学习动机内化,就是要提升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体育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体会体育学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学习榜样的树立,从而建立较高的体育学习自我决定感,进而把外在运动参与动机内化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内在运动参与动机。外在运动参与动机的内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过程,也是积极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而内在运动参与动机与自我效能感是相互作用的,内在运动参与动机增强,就会刺激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再提升,从而更深层地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
3.两者之间的关系
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教师、同伴的示范动作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情境中选择适合的人来进行动作示范,因为只有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相近的人如果获得成功时,对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才会产生最大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高、较为复杂的任务,为自己设置较高的目标,并且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内在动机;而低效能感的个体则相反,他们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3]笔者尝试梳理体育学习过程(图1)。
二、“动作示范”案例的理论解析
1.“动作示范”案例的实践对比
案例1:本次体育课学习跨栏技术动作。在学生练习之后教师集中全体学生进行点评,并邀请班级的体育委员来做动作示范,示范动作优美而连贯,赢得大家喝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嘟囔着:“老师就是喜欢他,他是体育委员又是学校特招进来的学生,他当然可以完成了,我怎么练也没用!”
案例2:这节课教授前滚翻,学生正在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在巡回指导以后把同学们集中到一起,出乎大家意料地叫了一名身材偏高的男孩子出来做示范,这位同学认真规范地完成了动作示范。这时好多同学都比较诧异:“高个子也能做得这么规范?”也有同学马上喊出“灵活的大个子!”“我也要试试!”
2.“动作示范”案例的理论分析
第一个案例中体育教师挑选了“特长生”作为榜样来进行动作示范,其他学生却“望而生畏”;第二个案例中教师挑选的确是可以规范完成技术动作的“高个子”同学来进行动作示范,其他学生就“跃跃欲试”,以下笔者尝试用自我效能理论来进行解释。
基于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第二个案例中的“动作示范”可以归为替代经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示范可以获得间接的经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激发运动参与动机。在体育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观察者发现与自己能力相近或比自己条件差的同学通过努力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以后,就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因为观察者相信,如果是自己处于当时的情景中通过自身努力也会成功,这时就激发了这位观察者的运动学习参与动机,使得他愿意去尝试练习,并且有信心可以成功。但是案例一中,观察者看到跟自己水平相差很大的“特长生”同学获得成功,就不会对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甚至会降低观察者自我效能感,导致运动参与动机下降,导致不愿意去尝试练习。
三、“动作示范”案例的实践探析
通过以上的案例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替代经验的有效提供是关键。面对日常教学中经常要运用的“动作示范”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提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技术动作学习的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完善阶段,各用什么水平的学生作为榜样来做示范,更能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教师怎么根据教学情境即时选择示范者?笔者尝试从以下六个常见的实践操作误区来进行梳理。
1.内容误区:认识即体验
案例:高中男生跨栏跑第一课时,教师采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完整动作示范以后,就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体验练习,其中第二小组第一名男同学跑到栏架前将栏架推倒没有成功过栏,而小组其他成员没有人再去尝试。在随后教师安排的其他练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都不高,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课堂依旧死气沉沉。
关键词:动作示范;运动参与动机;自我效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18-03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动作示范”的种类、形式、时机、不同水平的学生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动作示范”的效果。笔者尝试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来建构适宜的动作示范策略,使之为体育课堂服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运用
1.动作示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是让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1]动作示范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所学技术动作的结构,然而从现实教学各类观摩课中可以发现,教师并没有科学地认识到如何运用动作示范这个方法,有的甚至出现了不适。基于此问题,笔者从动作示范的种类、特点与作用以及适用范围进行梳理(表1)。
2.运动参与动机
学生体育学习的运动参与动机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外在运动参与学习动机的内化;二是内部运动参与动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把外部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内部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之后产生的是内在学习动机,它对促进学习有较大的推动力,其作用维持时间比较长,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外在运动参与学习动机内化,就是要提升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体育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体会体育学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学习榜样的树立,从而建立较高的体育学习自我决定感,进而把外在运动参与动机内化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内在运动参与动机。外在运动参与动机的内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过程,也是积极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而内在运动参与动机与自我效能感是相互作用的,内在运动参与动机增强,就会刺激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再提升,从而更深层地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
3.两者之间的关系
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教师、同伴的示范动作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情境中选择适合的人来进行动作示范,因为只有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相近的人如果获得成功时,对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才会产生最大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高、较为复杂的任务,为自己设置较高的目标,并且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内在动机;而低效能感的个体则相反,他们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3]笔者尝试梳理体育学习过程(图1)。
二、“动作示范”案例的理论解析
1.“动作示范”案例的实践对比
案例1:本次体育课学习跨栏技术动作。在学生练习之后教师集中全体学生进行点评,并邀请班级的体育委员来做动作示范,示范动作优美而连贯,赢得大家喝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嘟囔着:“老师就是喜欢他,他是体育委员又是学校特招进来的学生,他当然可以完成了,我怎么练也没用!”
案例2:这节课教授前滚翻,学生正在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在巡回指导以后把同学们集中到一起,出乎大家意料地叫了一名身材偏高的男孩子出来做示范,这位同学认真规范地完成了动作示范。这时好多同学都比较诧异:“高个子也能做得这么规范?”也有同学马上喊出“灵活的大个子!”“我也要试试!”
2.“动作示范”案例的理论分析
第一个案例中体育教师挑选了“特长生”作为榜样来进行动作示范,其他学生却“望而生畏”;第二个案例中教师挑选的确是可以规范完成技术动作的“高个子”同学来进行动作示范,其他学生就“跃跃欲试”,以下笔者尝试用自我效能理论来进行解释。
基于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第二个案例中的“动作示范”可以归为替代经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示范可以获得间接的经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激发运动参与动机。在体育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观察者发现与自己能力相近或比自己条件差的同学通过努力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以后,就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因为观察者相信,如果是自己处于当时的情景中通过自身努力也会成功,这时就激发了这位观察者的运动学习参与动机,使得他愿意去尝试练习,并且有信心可以成功。但是案例一中,观察者看到跟自己水平相差很大的“特长生”同学获得成功,就不会对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甚至会降低观察者自我效能感,导致运动参与动机下降,导致不愿意去尝试练习。
三、“动作示范”案例的实践探析
通过以上的案例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替代经验的有效提供是关键。面对日常教学中经常要运用的“动作示范”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提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技术动作学习的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完善阶段,各用什么水平的学生作为榜样来做示范,更能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教师怎么根据教学情境即时选择示范者?笔者尝试从以下六个常见的实践操作误区来进行梳理。
1.内容误区:认识即体验
案例:高中男生跨栏跑第一课时,教师采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完整动作示范以后,就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体验练习,其中第二小组第一名男同学跑到栏架前将栏架推倒没有成功过栏,而小组其他成员没有人再去尝试。在随后教师安排的其他练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都不高,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课堂依旧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