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眼睛望出去的言说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挑身材,长发披肩,风度翩翩,气质高雅。这是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原主编沙培宁老师给我们所有人留下的印象—无论是与她相熟已久的老朋友,还是刚刚和她接触的校长和老师们。
  这里用得上一句颇有哲思的古语:相由心生。的确,人的表情是人内心的确证,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流露与表达。用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的话来说,美,首先是一种教养;用黑格尔《美学》中关于风格的论述来说,风格是一种习惯;用怀特海的话来说,在风格之上有种诸神的力量,那是思想的力量。沙培宁,风格鲜明,很美。
  《情与思:一个媒体人的教育言说》收录了沙培宁多年教育编辑生涯中的大部分代表作。为沙培宁的大作作序,荣幸中有收获的感觉,也有进步的体悟。书中有一篇文章是《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我盯着这个题目和这篇文章好长时间,有种想象出现在眼前:沙培宁不正是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吗?清澈、明亮、真诚、锐利。她从这双眼睛望出去,是她的视域,由此带来她的视角、她的世界,因而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言说;我们循着她的眼睛望出去,不也形成了自己的视角,构造了自己的世界,而后与大世界相融合,有了自己的言说,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吗?沙培宁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也给了我们一双这样的眼睛,这是我读这本书最深切的感受与最大的收获。
  如今,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话筒,用自己的话筒言说自己的声音。开放时代的声音是多元的,问题是你究竟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沙培宁的话筒是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是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发出声音的,而话筒的线又与她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因此,那个声音是来自她内心的。这样,眼睛、话筒、心灵构成了一个媒体人的整体。她的教育言说,是宏大的,又是精微的;是深刻的,但一定是真诚的;是“道问学”的,更是“尊德性”的。总之,沙培宁的言说,映射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沙培宁有双道德之眼,以道德良知发出了道德的呼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发出多彩的光芒,但有个底色与本色,那就是伦理道德。沙培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好老师,投向乡村教师,呼唤“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把目光投向孩子,力主“孩子该有孩子的模样”;把目光投向“贵族精神”,言说了“贵族精神”的三要义—教养、责任、自由,提出要“守住灵魂的贞操、完成精神的锤炼”。她在《中小学管理》创刊20周年之際,写下了四个字:“爱有归处”。是的,《中小学管理》以博大的道德胸怀,唤起了校长、教师们更多的爱;她自己的爱,也有了归处。
  沙培宁有双真诚之眼,以真心唤起真情,以真情唤起深情,以熟知唤起真知。真、真实、真诚、求真、学做真人,是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在中国人的脉管里,流淌着真诚的热血;在中国人的真诚里,有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如今,诚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相应,教育必须以真知、真情、真心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沙培宁是最讲真的,最讲真诚的。她以真诚之眼,期盼中国教育让真成为一种文化和气象。她认为,真是一种纯粹,是透彻地“明自己”,是“本色地存在”,是“守护人性中那原本的厚道”,是教育的敞亮,是活得透明。她还认为,真是一种力量。的确,教育是有真谛的,我们要永远追寻教育的真义。沙培宁以她的真诚之眼,表达了真诚的论说,我们要为此而不懈地去追求,学做真人。
  沙培宁有双智慧之眼,以“闲闲”大智观察教育,以“炎炎”大言言说人生智慧。智慧,那么古老,又那么年轻;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那么宏大,又那么细微。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沙培宁学的是哲学,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过多年,与哲学大师们在一起,其哲思是丰富的、深厚的,又是灵动的。她采写过许多名师和名校长,写了他们的大胸襟、大情怀、大手笔、大人生,这些都是大智慧的言说。
  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不是生命所在的地方,没有真学问的出现。”生命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沙培宁在书中多次写到陶西平先生。陶先生是教育家,是我们的人生导师。陶先生以他的生命创造了真学问、真教育。沙培宁对陶先生的爱戴与尊重,让我们心动。她还写过一篇名为《作为生命体的学校》的文章。文中说,学校应当有生命感,由此而有生长感、整体感、历史感、本土感,充溢着生命的体温,同时有“未来感”,永远在路上。完全可以说,沙培宁是以自己的生命在言说,以自己生命的体温去温暖作者与读者。她的生命是美的,是高贵的。
  用自己的眼睛望出去吧,像沙培宁老师那样!如此,你的视界必定在高处,你的世界必定是宏大而美好的。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恰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真正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探究式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通过课堂上的一个同学关于“小虫在几何体上的爬行问题”令老师感到十分意外的正确解法,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怀疑真理,面对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的确,发现、研究、探索与现代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它对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积极抓住每一个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并进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主题,点燃它们物理学习的火花,就已经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成
摘要:近年来,数学阅读理解题在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应该注重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数学演讲;数学语言的转换与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1—0049-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这样子,好多次无可奈何地摔个难看后,终于——被打动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页“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试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后的笔算方法。  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理解较为顺畅,而试商后,在进行笔算的过程中,将试出的商与原来的除数相乘这一步,很多学生将试出的商与看成的整十数
水是会“说话”的。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中世纪是指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欧,人们一般认为约公元395年-1500年期间),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真到文艺复兴之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当我们自转时,会产生一股小小的气旋,就像一股微型旋风。当我们停止自转时,空气却仍在打转,并把我们推动了,从而使我们感到头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黑皮是个热心的家伙,海胆兄弟们的大哥被困在了环鲨岛的迷宫草坪中,为了救出海胆兄弟,黑皮铤而走险进入了环鲨岛!  那么多的色块,填什么颜色的色块呢?让我仔细想一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在多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数据结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有效应用于课程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满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试点专业高质量IT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数据结构;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27-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