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的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于教育自身因素的强行介入,使传统教育演化成工具式的教育。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从而培养了大批“技能人”“经济人”“政治人”等单面人。早在1948年梁思成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就曾作过《走出半个人的时代》的演讲,来警示后人,而今愈演愈烈。这种单向度人的教育使整个社会变成追求功利,强调竞争,物欲横流的“暴发户心态”的时代,人们失去了生命的追问和灵魂的根基。面对此景,实施素质教育被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各种学科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所开展的。因此,美术教育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情商发展的艺术教育。
情商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情商高低的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情商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情商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排除学生在绘画上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一、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情商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在美术鉴赏中情商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美术鉴赏的客体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各种艺术作品、周围环境中人的气质和品质等。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例如在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画时有的学生对画面为什么只用黑白灰三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战争使世界变成了黑暗的地狱,这样的画面造成了人们内心压抑和紧张的感觉;有的学生从绘画的方法着手,讨论了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西方传统的肖像写实手法;有的说为了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也有的说战争打破人民平静的生活,邪恶扭曲了人的性格,变形的画面再现了战争的不安定气氛,更能引起人的思想上的共鸣……好精妙的解释啊!在这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们渴望真知的心灵一下被唤醒,学生富有的智慧和主动精神令我惊讶。
如在欣赏西班牙画家杰昂·米罗的作品《哈里昆的狂欢》一画时,先让学生自己欣赏,然后创设讨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来欣赏作品,来思考问题:(1)你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像小学生的作品”。(2)作者的作品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像是一位学生的作品,为什么要把这幅作品作为欣赏课的内容呢?问题一出现,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争抢着发言,“为什么著名的画家也画成这样呢?”“说不定是作者乱画的”。这与学生的已有的观念发生了矛盾,学生则会自主地去求知和探索,并收集自己头脑中所没有的信息,这时,我总结出作者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其画面充满着无拘无束的梦幻,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所以绘画作品的风格才会这样特别,而不是乱画……
让学生学会美术鉴赏,帮助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是美术教师的任务。让学生去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愉悦,在欣赏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去鉴赏人类的创造成就,帮助学生获取鉴赏经验。如在指导学生鉴赏绘画、名著的时候,先让学生收集有关绘画、名著的介绍、故事等,让学生查资料深入了解其中自己喜欢的一至两个绘画、名著,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相互介绍,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长了相关的背景知识,陶冶了情操。例如在学习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时,让学生观赏他的名画《洛神赋图》,这是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画卷,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
二、通过美术实践和创作影响情商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美术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开发学生情商的学科。它不能单纯地理解成注重技能技巧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更重要的是从心的根源上去改变学生,促进学生情商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美术创作是学生使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美术作品是个人情感与客观事物的介质反映。写生、临摹都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地感知和体验,所采用的夸张或写实都是与学生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表现欲有关,而学生的表现欲受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程度、技能水平、心理需要和环境氛围的制约和影响。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情感,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能动作用,它具有鲜明的心理指向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点燃审美激情,激发表现欲,培养表现能力,就要抓住学生兴奋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情商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例如:在教学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在上《卡通漫画》这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许多古今幽默的卡通漫画作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时紧接着播放一段《布里茨画卡通》录像,讲解卡通漫画的知识。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爱因斯坦的照片,并分析讨论爱因斯坦的特征,学生有点跃跃欲试了,于是我让他们尝试着用漫画形式画一画,最后自己在黑板上以简单的笔调画出爱因斯坦。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自身的修养,得到人文熏陶。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情感等因素。在智力和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集体观念
合作学习理论是美国学者大卫·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20世纪初创立,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在各方面与人合作,最终建立起与人在道义上的有效合作。合作方式有小组合作、同座位合作、自由组合作、好朋友合作等。在美术课中我采取了优势互补的合作意识训练,如在初二《椅子的设计》一课中,在作业设计的要求里面规定:“可以有几名同学合作,发挥每个同学的特点,分别参与创意、文字书写、图形绘制、色彩搭配的构思与制作。”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倡导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处世能力,便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获得适当的角色地位,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创作中共同探究、解决学习和操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对待集体创作中的问题,共同承担集体义务;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劳动,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四、多种美术评价方式提升自信心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的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再如评价美术学习的“效果”,以往只关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秀。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也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提高学生的情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
情商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情商高低的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情商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情商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排除学生在绘画上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一、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情商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在美术鉴赏中情商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美术鉴赏的客体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各种艺术作品、周围环境中人的气质和品质等。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例如在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画时有的学生对画面为什么只用黑白灰三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战争使世界变成了黑暗的地狱,这样的画面造成了人们内心压抑和紧张的感觉;有的学生从绘画的方法着手,讨论了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西方传统的肖像写实手法;有的说为了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也有的说战争打破人民平静的生活,邪恶扭曲了人的性格,变形的画面再现了战争的不安定气氛,更能引起人的思想上的共鸣……好精妙的解释啊!在这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们渴望真知的心灵一下被唤醒,学生富有的智慧和主动精神令我惊讶。
如在欣赏西班牙画家杰昂·米罗的作品《哈里昆的狂欢》一画时,先让学生自己欣赏,然后创设讨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来欣赏作品,来思考问题:(1)你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像小学生的作品”。(2)作者的作品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像是一位学生的作品,为什么要把这幅作品作为欣赏课的内容呢?问题一出现,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争抢着发言,“为什么著名的画家也画成这样呢?”“说不定是作者乱画的”。这与学生的已有的观念发生了矛盾,学生则会自主地去求知和探索,并收集自己头脑中所没有的信息,这时,我总结出作者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其画面充满着无拘无束的梦幻,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所以绘画作品的风格才会这样特别,而不是乱画……
让学生学会美术鉴赏,帮助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是美术教师的任务。让学生去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愉悦,在欣赏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去鉴赏人类的创造成就,帮助学生获取鉴赏经验。如在指导学生鉴赏绘画、名著的时候,先让学生收集有关绘画、名著的介绍、故事等,让学生查资料深入了解其中自己喜欢的一至两个绘画、名著,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相互介绍,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长了相关的背景知识,陶冶了情操。例如在学习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时,让学生观赏他的名画《洛神赋图》,这是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画卷,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
二、通过美术实践和创作影响情商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美术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开发学生情商的学科。它不能单纯地理解成注重技能技巧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更重要的是从心的根源上去改变学生,促进学生情商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美术创作是学生使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美术作品是个人情感与客观事物的介质反映。写生、临摹都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地感知和体验,所采用的夸张或写实都是与学生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表现欲有关,而学生的表现欲受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程度、技能水平、心理需要和环境氛围的制约和影响。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情感,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能动作用,它具有鲜明的心理指向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点燃审美激情,激发表现欲,培养表现能力,就要抓住学生兴奋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情商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例如:在教学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在上《卡通漫画》这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许多古今幽默的卡通漫画作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时紧接着播放一段《布里茨画卡通》录像,讲解卡通漫画的知识。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爱因斯坦的照片,并分析讨论爱因斯坦的特征,学生有点跃跃欲试了,于是我让他们尝试着用漫画形式画一画,最后自己在黑板上以简单的笔调画出爱因斯坦。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自身的修养,得到人文熏陶。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情感等因素。在智力和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集体观念
合作学习理论是美国学者大卫·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20世纪初创立,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在各方面与人合作,最终建立起与人在道义上的有效合作。合作方式有小组合作、同座位合作、自由组合作、好朋友合作等。在美术课中我采取了优势互补的合作意识训练,如在初二《椅子的设计》一课中,在作业设计的要求里面规定:“可以有几名同学合作,发挥每个同学的特点,分别参与创意、文字书写、图形绘制、色彩搭配的构思与制作。”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倡导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处世能力,便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获得适当的角色地位,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创作中共同探究、解决学习和操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对待集体创作中的问题,共同承担集体义务;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劳动,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四、多种美术评价方式提升自信心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的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再如评价美术学习的“效果”,以往只关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秀。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也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提高学生的情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