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采取下列策略:
1.开展对话式教学
1.1努力培养对话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对话意识的培养在于平时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渗透,也许它就在平时师生交流过程中,就在每一次匠心独运的作业布置中,就在充满肯定情感的激励性评价中,就在我们充满智慧的点拨引领中,对话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对话双方精神上的沟通,情感上的共鸣。在运作过程中,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再现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另外,要真正实现对话,教师就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易懂的说理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重要性,用有趣的举例法让学生享受对话主体的愉悦。有了这种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不会被动接受,才会把自己的生活当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话,产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1.2积极营造对话氛围。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同时老师本人要学会倾听,要付出真诚。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活故事、生活体会、生活经验及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靠教师的认真倾听和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来实现。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与交谈的过程。教师用心倾听,才能在学生的交流中适时给予点拨,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汇报,都要常常提醒学生仔细倾听,听完之后,如果认为他人主要观点正确精彩,就“由衷赞一赞”或“虚心学一学”;如果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就“真诚帮一帮”、“深入想一想”。对于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互相借鉴,深入思考,而且能让学生渐渐学会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欣赏。
2.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
2.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
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使课堂得到了延伸。
2.2增加符合學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因为德育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王鹏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第二节课,几经询问,王鹏居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他几个见王鹏“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是我上一课时一味地表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郑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王鹏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二楼办公室解决吃饭问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3.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
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地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目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4.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5.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情况。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形式,就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开展对话式教学
1.1努力培养对话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对话意识的培养在于平时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渗透,也许它就在平时师生交流过程中,就在每一次匠心独运的作业布置中,就在充满肯定情感的激励性评价中,就在我们充满智慧的点拨引领中,对话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对话双方精神上的沟通,情感上的共鸣。在运作过程中,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再现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另外,要真正实现对话,教师就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易懂的说理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重要性,用有趣的举例法让学生享受对话主体的愉悦。有了这种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不会被动接受,才会把自己的生活当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话,产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1.2积极营造对话氛围。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同时老师本人要学会倾听,要付出真诚。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活故事、生活体会、生活经验及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靠教师的认真倾听和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来实现。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与交谈的过程。教师用心倾听,才能在学生的交流中适时给予点拨,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汇报,都要常常提醒学生仔细倾听,听完之后,如果认为他人主要观点正确精彩,就“由衷赞一赞”或“虚心学一学”;如果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就“真诚帮一帮”、“深入想一想”。对于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互相借鉴,深入思考,而且能让学生渐渐学会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欣赏。
2.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
2.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
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使课堂得到了延伸。
2.2增加符合學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因为德育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王鹏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第二节课,几经询问,王鹏居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他几个见王鹏“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是我上一课时一味地表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郑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王鹏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二楼办公室解决吃饭问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3.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
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地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目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4.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5.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情况。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形式,就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