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从小课堂到大世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索部编教材“三位一体”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教读课“用力过猛”,自读课“无所作为”,课外阅读课“任意发挥”,到现在渐渐萌发了自己一点点的想法: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这本“小课堂”,走向课外阅读这个“大世界”,从而拓宽阅读时空。
   一、目标引领,为自由阅读掌舵
   部编教材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更注重单元设计,怎样落实单元重点,如何串联篇与篇之间的阅读要点,都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全面考虑,这就需要有一个单元目标的引领。在学期初上朱自清《春》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把握文章感情脉络。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然而,可能是因为对课文太过熟悉了,上着上着,朗读指导就成了走过场,“盼春、绘春、颂春”的文本结构和挥之不去的“春草”“春花”“春雨”“迎春”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课堂的既定目标不知不觉发生了严重偏离。从这节课的失败中我意识到:教读课文应该在把握单元目标的基础上,再结合文体特征确定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越是熟悉的老教材,越不能囿于既定的教学思维;有了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读课”的教学重点,才能让课堂面貌有更多元的呈现方式。
   课内的教读、自读课文僅仅是学生阅读的开始,学生阅读的终极目标是“爱上读书,自己能找出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温儒敏)。自由阅读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但是在阅读起步的时候,是需要教师给出阅读目标的。目标不是为了约束学生阅读的个性与自由,而是提供一种方法、策略。
   在《海底两万里》名著指导课中,七年级学生对“怎样快速阅读”其实是云里雾里的,因此教师有必要明确哪些内容用哪种策略和方法来教好。同时,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科幻小说”的文体特质,科幻小说主要是借助某一角度来打量生活,激发想象,既不能像读历史那样去“坐实”,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小说。于是几经修改,最终我是这样表述教学目标的:
   1.通过借助线索与目录,掌握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
   2.通过精读章节,赏析科幻小说的艺术效果。
   3.通过比较分析,获得阅读感悟。
   这样的目标设计,既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阅读方法来读一本书,也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自主阅读、深入阅读。在实际引导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我还会鼓励学生确立“自学目标”,通过“自学方式”进行“整本书回顾”和“专题探究”,让学生在目标指引下由浅入深地把整本书读完。某些章节具体如何切入,可以与学生商量着进行,这样更体现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目标引领,是为了学生今后放开阅读和自由阅读做准备。
   二、策略渗透,为拓展阅读护航
   如何促进阅读教学更有效地前行?如何真正使阅读课能尽快转型,达成阅读策略研究目标?探索“教读”和“自读”课之间的桥梁,使阅读策略与方法相互联系是至关重要的。适当地从课内获取阅读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一定有效。
   以《猫》和《动物笑谈》的教为例:教读课《猫》是一篇关注生命、拷问人性的文章。我以人和动物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角为抓手,引导学生从“人眼看猫”“猫看人眼”“人眼看人”三个层面去品析猫性、人情、人性,一步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最后深入到对人性的自我反省。精彩的语句赏析,主旨句的深挖,生活阅历的提炼感悟,这些方法和策略都努力涉及。教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单篇课文的学习学会阅读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也就是说教读课文不再仅仅是“教本”,它还是“范本”,通过对《猫》这一课的精雕细琢,我想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方法。这样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成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还可以举一反三,用这种思路去完成自读课文《动物笑谈》的教学。学生运用在教读和自读课中学到的阅读经验,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增强阅读能力。
   再以《海底两万里》为例。为了让学生对小说有读下去的兴趣,我设计了四个有关指导方法的小贴士:
   小贴士1:根据目录完成旅行路线。
   小贴士2: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
   小贴士3:浏览时,学会取舍,抓住关键信息。
   小贴士4:用关键词分享阅读感悟。
   《海底两万里》这次阅读课,我特别留意阅读方法的渗透,把这本书作为一个例子来教,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勾连。在课前,我针对内容设计了“阅读观察表”,布置学生一遍阅读一遍记录。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根据目录完成“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这两个策略让学生兴致高昂,也对这部长达40万字的小说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指导学生浏览时,要求学生随手画出文章中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以时间为线索来寻找与海洋有关的内容”这样的活动是在原先航行路线几个点基础上的“发射”;有的“方法”为阅读护航,之后学生分享不同海域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所见奇观或主要事件时自然滔滔不绝,达到了很好的阅读分享效果。至于精读几个章节的活动,则是练习跳读,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圈画、跳读、抓关键词,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读课、自读课中获得的阅读策略,取课内之法用之于课外,我想这应该就是“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的发端。
   三、活动铺路,为推进阅读激趣
   以学为中心的活动是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的,不只是到了自读课几句让学生活动就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在教读课上看不到学生的任何活动,就很难想象学生在自读课中能有精彩的表现;如果我们在教读课上有活动意识,让学生在获取方法的同时充分地参与活动,学生在自读课上就会独立地开展活动,过去那种无序低效的课外阅读就会变得可控而高效。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学生在预习单中用“昏庸”“荒唐”“可笑”这三个词语对皇帝的形象做出了精辟的概括,可见学生对这篇童话的情节和人物的理解是准确的。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把教读课《皇帝的新装》教学重点设为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深入精读文本。为突破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觉得最夸张的细节是什么?
   2.互动探究: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骗局?这样一个故事,真的会发生吗?类似的故事会不会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首先,夸张是童话作品的重要特点,这篇文章处处都是夸张。“你觉得最夸张的细节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势必带动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在浏览比读之后,借助精准的阅读来确定到底哪一段、哪个地方才是最夸张的。其次,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这是骗术,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没有一个大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本身去分析皇帝、大臣、官员、百姓的心理活动,探究故事的逻辑,學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精彩语句的赏读,而荒诞的故事得以顺利发生的原因也自然水落石出了。
   如何让课堂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延伸发展?我认为这种互动探究模式不失为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更是为学生课外阅读搭建了重要平台。
   以《西游记》为例,七年级上册的这部名著的教学要求是巩固精读与跳读。精读与跳读不光是需要多读,课堂实践中更需要结合活动来开展。我在指导学生专题研究《西游记》“一波三折、反复叙事”方法时设计了三个活动:
   1.指导精读《三打白骨精》,学习“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精读《三借芭蕉扇》,小组交流故事的“一波三折”。
   3.小组合作阅读目录并进行交流,说说小说中还有哪些故事也采用了这样的一种方法。
   《西游记》中,大多数故事都是通过“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来呈现的。而学习这部名著的重点是“精读与跳读”,活动的设计当然要紧扣课外阅读课教学重点而深入,我以指导学生精读《三打白骨精》为例,请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赏析《西游记》中另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使其能在自主阅读中去发现更多类似的故事:《狮驼战三魔》《流沙河收服沙憎》《火云洞大战红孩儿》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精读”和“跳读”有了更具体、直观的认识,这样的“精读”和“跳读”,学生才能更好地内化。
   “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智慧也是这样,思维与思维碰撞,才能爆发出智慧的火花。阅读活动的设置,就是希望学生在个体与个体的相荡相击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达到最优效果。在目前学生独立阅读还不够扎实的情况下,多一点活动的铺路是必要的。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取心得,获得阅读的喜悦。
   阅读,最终要从课内走向课外。我希望也愿意看到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新教材实施以来,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如果站在“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中看课外阅读,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课内和课外阅读自行其道的现象还存在着。什么时候从被迫的整本书阅读走向自主的整本书阅读,什么时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春天。
其他文献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读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本文的情感脉络并非乐——痛——悲,而是乐——悲——超脱。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只有直面文本,直面语言
语文整体教学应当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训练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中的文学(或文字)典范迁移成教学对象内在的文化积淀,并激发起教学对象内在主动摄取这种知识与文化的兴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定、兴趣激发、能力训练、迁移转化这四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教授《十八岁和其他》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一、巧设对话节目情境,转换传统师生听讲关系  师:青春是美好的,是激情澎湃的。可正
一    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解读空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卖油翁》,对这篇短文的解读,传统的阐释长期囿于单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的描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笔者重读此文,认为这还只是滑行于文字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孤立的解读文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成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的联想空间文本
高中语文第三册《白马篇》有这样两句:“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对这两句,课文注释说:“宿昔秉良弓:平时手执良弓。宿,平时。昔,过去。楛矢何参差: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不整齐。”笔者认为,这两个注释中,对“宿”、“昔”和“参差”的解释都欠妥。因为一方面“平时”和“过去”这两个意思,在汉语里无论如何也揉不到一块,违背汉语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参差不齐”,这个解释
据笔者与部分高中生谈心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原以为语文学习可谓是“吹糠见米”、“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但他们很快发现与理科学习相比,语文学习规律难寻,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这使学生感到眼前一片迷茫,内心产生学习无助感、无成就感。语文学科的学与教是一项双边活动,这个活动过程既是学与教双方互相适应的过程,又是使学习主体将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过程。语文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存在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忽略意象对人物的表现;偏离诗歌意境场景、主观想象概括人物形象;脱离诗歌整体感知、单一片面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等三大问题。如何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前提下,解决这些学情问题成了我一段时间的备课困惑。   在一次市区课改课教研活动中,我开设了一节以情景任务为主体的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课。活动带给我很多反思,借本文梳理并总结我对此次实践的认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记叙文写作的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那么高中记叙文写作的目标是什么?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记叙文的写作目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简单重复还是存在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中阶段对写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四学段的“写作”当中,“第四学段(7-9
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子,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两个鲜明的群体特征:一是重生命的感性体验,从人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风花雪夜,无不令他们充满兴趣地去关注、赏评和体验;二是对生命执着的珍爱、眷恋,因而他们对人事无常、人生短暂极敏感、极易兴发悲慨。魏晋文人士子的这种心理型构、精神气质,在魏晋时期的诗歌、散文及志人记事小说《世说新语》中都有鲜明的表现。有了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作参照,再
高中语文任务群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教学任务,积极主动探索与应用相关资源,从而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提高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任务群以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内容为目标导向。同时,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要求符合一定的原则:兼顾整体效益与个体差异;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整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多维度发展;注重“任务群”和“专题”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