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的直接关心下,江苏省邗江中学开展的“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有道德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引起了国内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鲁洁教授曾经就“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命题做过解释。她特别强调“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在这里她有意区别了两个概念:“有道德”和“道德”。一般意义的道德教育更侧重于道德内容、道德实体。一般说来,班会课、主题德育课、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课都是这样的道德课程。而本课题所谓“有道德”,是指一种道德的方式。
“有道德”的课堂在实践层面的研究体现为基本教学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也体现为基本教学模式的探究;还体现为对师生角色定位的厘清。课堂教学需要规范,对规范亦应尊重,因为规范常常是为人的自由和创造而存在,规范的教学往往是“有道德”的。规范需要审视和厘定。课题研究者研制了符合新课程精神并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新规定》等50个体系化的教学规程和管理制度,借以规范教学行为,大力倡导民主教学、人性化教学,使不道德、反道德的教学行为遭到一票否决,失去滋生的环境。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研制了“教学重心前置”的教学模式。传统意义上教师比较关注上课本身和课后补漏,这样的教学重心是后置的。所谓教学重心的前置,指的是把师生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前置,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关注教材与教学任务完成”为“把握教学要求、教材、学情后完成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改革与突破,能真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其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者研究出“读-思-议-论”的课堂模式。这里的“议”,是指学生课堂上积极地讨论;“论”,则侧重于学生生发与创新的见识见解。具体到学科层次,各学科针对学科实际,提出了符合本学科教与学的基本规律、体现“读-思-议-论”的基本模式要求、展现校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格的课堂模式。这些模式抓住“自学生疑-讨论释疑-应用巩固-拓展迁移”四个环节和“思维训练”一个中心,体现出学科特色。例如:语文:预读-研读-延读;历史:了解-理解-见解;数学:情景生疑-自主探究-互动释疑-应用拓展:生物:情景-问题-探究-应用;音乐:激趣-体验-品鉴-表现;心理:感知-分享-感悟。
“有道德”的课堂研究在实践层面的操作还包括研究者厘清了师生的角色定位。课题研究者把师生角色定位为“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人”。他们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但又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教师作为“导游”,要引领“游人”走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游览”路径:启迪“游人”会观看、会欣赏、会评价“风景”,并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学生作为“游人”,是在“导游”的引领下。主动地、生动地、创造性地去“观赏”、去体验、去评价、去升华、去迁移,从而养成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所有这些实践层面的探索和努力,为“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也获取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07年,课题研究者在“有道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道德”的范畴。“合道德”意为“合乎道德”。教育应该“合目的”、“合规律”,建立在“合目的”、“合规律”之上的“合道德”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合道德”是对“有道德”的进一步提升。“有道德”针对“没有道德”,主要指一种道德的方式。“合道德”的内涵则要丰富得多。它包含了“有道德”,但是高于“有道德”。它既指道德方式,也含道德内容。“合道德”直接通向教育伦理的最高层次:本真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合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践行它的关键是课程模式。研究者在深入学习和理解把握国家课程思想、课程理念、课程方案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课堂有了全新的诠释:
课程,应该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研究者构建了被专家誉为“国家视野,本土行动”的体现国家新课程思想的,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道德课堂”课程教学结构模式。
“教室课堂”包括“文化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选测科目;必测科目)教学”和“技能科目(体育、艺术、技术、心理健康)教学”两大系列。教室课堂重视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发挥,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课堂”包括“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系列。“校本课程”系列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活技能、身心健康五大类。“学生社团”共分学术、科技、艺术、健身、生活等多个类别。“特长生培养”系列分竞赛辅导、升学准备、兴趣特长三大类。“主题教育活动”系列系统规划并设计了常规主题活动和专题主题活动。例如,“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成才与成功”十八岁成人仪式共同构成了制度化的德育三大经典仪式。再如,“十大杰出学生”、“十大才艺学生”评选活动,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国庆红歌演唱会、元旦游艺晚会等。
“社区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两个系列。研究性学习系列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网络化”的方法,分别就学习宗旨、专题设计、时间安排、实施标准、成果展示、评价方法、学分管理形成了规范。专题研究学习以“活动在假日”、“社区为单位”、“聚合用课题”为原则。
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道德课堂”课程结构模式为“合道德”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实践范式。它构筑并拓展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促进了教育价值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合道德的课堂”中传递生命气息,关注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感受生命成长——让教育回到“本真”中来。
不仅如此。“合道德”之“合”有“暗合”之意,意谓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不是刻意为之,然而无不“暗合”道德——正如康德之所谓“合目的性”:单纯意义的目的追寻是有意为之,难免急功近利;更高的境界应该是在没有刻意为之的过程中无不“合于目的”。(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合道德”之所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因为它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有目的的追寻,它产生于一种貌似无意的、自然丽然的教育言行之中。这就如同盐溶于水,端的是水,然而盐味已经在其中;又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超越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看山还是山一看水还是水”。如果用《论语》中孔子所达到的境界类比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率意为之,但是无处不合于道德规范,绝对不会逾越。或者就是庄子《庖丁解牛》所谓的境界,所谓“以神视不以目遇”犹能游刃有余的化境。
这样的境界看似玄乎,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看看《论语》,就会发现几千年前的教育家其言其行确乎达到了这个境界。看似朴素无华,实则博大精深;看似无意为之,实则意味深长;看似随意自由,实则用心良苦。我们可以看一个案例: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孔子到武城参观。其时弟子子游在武城推广教化。“弦歌”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孔子教习礼仪,有“弦歌之教”。看来子游在小小的武城力度很大地推行“审美教育”。孔子莞尔而笑,大概是满意的。然而又觉得子游有一点小题大做,就如同我们所谓小班上课不需要上大课的阵势。子游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比孔子小45岁;而且孔子当时已经是名重一时的教育大师。但是子游却用非常平等自然的语气回应了老师,捍卫了自己的观点。大师孔子觉得子游在理,立即诚恳地改正自己,肯定对方。并向其他弟子表明。
这个案例说明,所谓“合道德”的教育,其实存在于我们用平常之心、至诚之心、仁爱之心所做的朴实无华的教育言行之中。从这个角度说,“合道德”虽然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人人尽可为尧舜”,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但是这也不是说,“合道德”的境界随意可以到达。事实上,“合道德”的境界需要教育者经过严格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训练。必须跨越“合目的”“合规律”的门槛,必须有为经师、为人师的胸襟气度,必须经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艰苦修行,如斯,方能于自然中“合道德”,真正达到“合道德”的境界。
鲁洁教授曾经就“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命题做过解释。她特别强调“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在这里她有意区别了两个概念:“有道德”和“道德”。一般意义的道德教育更侧重于道德内容、道德实体。一般说来,班会课、主题德育课、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课都是这样的道德课程。而本课题所谓“有道德”,是指一种道德的方式。
“有道德”的课堂在实践层面的研究体现为基本教学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也体现为基本教学模式的探究;还体现为对师生角色定位的厘清。课堂教学需要规范,对规范亦应尊重,因为规范常常是为人的自由和创造而存在,规范的教学往往是“有道德”的。规范需要审视和厘定。课题研究者研制了符合新课程精神并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新规定》等50个体系化的教学规程和管理制度,借以规范教学行为,大力倡导民主教学、人性化教学,使不道德、反道德的教学行为遭到一票否决,失去滋生的环境。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研制了“教学重心前置”的教学模式。传统意义上教师比较关注上课本身和课后补漏,这样的教学重心是后置的。所谓教学重心的前置,指的是把师生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前置,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关注教材与教学任务完成”为“把握教学要求、教材、学情后完成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改革与突破,能真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其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者研究出“读-思-议-论”的课堂模式。这里的“议”,是指学生课堂上积极地讨论;“论”,则侧重于学生生发与创新的见识见解。具体到学科层次,各学科针对学科实际,提出了符合本学科教与学的基本规律、体现“读-思-议-论”的基本模式要求、展现校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格的课堂模式。这些模式抓住“自学生疑-讨论释疑-应用巩固-拓展迁移”四个环节和“思维训练”一个中心,体现出学科特色。例如:语文:预读-研读-延读;历史:了解-理解-见解;数学:情景生疑-自主探究-互动释疑-应用拓展:生物:情景-问题-探究-应用;音乐:激趣-体验-品鉴-表现;心理:感知-分享-感悟。
“有道德”的课堂研究在实践层面的操作还包括研究者厘清了师生的角色定位。课题研究者把师生角色定位为“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人”。他们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但又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教师作为“导游”,要引领“游人”走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游览”路径:启迪“游人”会观看、会欣赏、会评价“风景”,并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学生作为“游人”,是在“导游”的引领下。主动地、生动地、创造性地去“观赏”、去体验、去评价、去升华、去迁移,从而养成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所有这些实践层面的探索和努力,为“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也获取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07年,课题研究者在“有道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道德”的范畴。“合道德”意为“合乎道德”。教育应该“合目的”、“合规律”,建立在“合目的”、“合规律”之上的“合道德”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合道德”是对“有道德”的进一步提升。“有道德”针对“没有道德”,主要指一种道德的方式。“合道德”的内涵则要丰富得多。它包含了“有道德”,但是高于“有道德”。它既指道德方式,也含道德内容。“合道德”直接通向教育伦理的最高层次:本真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合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践行它的关键是课程模式。研究者在深入学习和理解把握国家课程思想、课程理念、课程方案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课堂有了全新的诠释:
课程,应该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研究者构建了被专家誉为“国家视野,本土行动”的体现国家新课程思想的,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道德课堂”课程教学结构模式。
“教室课堂”包括“文化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选测科目;必测科目)教学”和“技能科目(体育、艺术、技术、心理健康)教学”两大系列。教室课堂重视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发挥,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课堂”包括“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系列。“校本课程”系列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活技能、身心健康五大类。“学生社团”共分学术、科技、艺术、健身、生活等多个类别。“特长生培养”系列分竞赛辅导、升学准备、兴趣特长三大类。“主题教育活动”系列系统规划并设计了常规主题活动和专题主题活动。例如,“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成才与成功”十八岁成人仪式共同构成了制度化的德育三大经典仪式。再如,“十大杰出学生”、“十大才艺学生”评选活动,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国庆红歌演唱会、元旦游艺晚会等。
“社区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两个系列。研究性学习系列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网络化”的方法,分别就学习宗旨、专题设计、时间安排、实施标准、成果展示、评价方法、学分管理形成了规范。专题研究学习以“活动在假日”、“社区为单位”、“聚合用课题”为原则。
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道德课堂”课程结构模式为“合道德”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实践范式。它构筑并拓展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促进了教育价值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合道德的课堂”中传递生命气息,关注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感受生命成长——让教育回到“本真”中来。
不仅如此。“合道德”之“合”有“暗合”之意,意谓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不是刻意为之,然而无不“暗合”道德——正如康德之所谓“合目的性”:单纯意义的目的追寻是有意为之,难免急功近利;更高的境界应该是在没有刻意为之的过程中无不“合于目的”。(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合道德”之所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因为它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有目的的追寻,它产生于一种貌似无意的、自然丽然的教育言行之中。这就如同盐溶于水,端的是水,然而盐味已经在其中;又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超越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看山还是山一看水还是水”。如果用《论语》中孔子所达到的境界类比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率意为之,但是无处不合于道德规范,绝对不会逾越。或者就是庄子《庖丁解牛》所谓的境界,所谓“以神视不以目遇”犹能游刃有余的化境。
这样的境界看似玄乎,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看看《论语》,就会发现几千年前的教育家其言其行确乎达到了这个境界。看似朴素无华,实则博大精深;看似无意为之,实则意味深长;看似随意自由,实则用心良苦。我们可以看一个案例: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孔子到武城参观。其时弟子子游在武城推广教化。“弦歌”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孔子教习礼仪,有“弦歌之教”。看来子游在小小的武城力度很大地推行“审美教育”。孔子莞尔而笑,大概是满意的。然而又觉得子游有一点小题大做,就如同我们所谓小班上课不需要上大课的阵势。子游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比孔子小45岁;而且孔子当时已经是名重一时的教育大师。但是子游却用非常平等自然的语气回应了老师,捍卫了自己的观点。大师孔子觉得子游在理,立即诚恳地改正自己,肯定对方。并向其他弟子表明。
这个案例说明,所谓“合道德”的教育,其实存在于我们用平常之心、至诚之心、仁爱之心所做的朴实无华的教育言行之中。从这个角度说,“合道德”虽然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人人尽可为尧舜”,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但是这也不是说,“合道德”的境界随意可以到达。事实上,“合道德”的境界需要教育者经过严格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训练。必须跨越“合目的”“合规律”的门槛,必须有为经师、为人师的胸襟气度,必须经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艰苦修行,如斯,方能于自然中“合道德”,真正达到“合道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