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致深入的阅读不仅可以让人体味作品的华彩,更能领悟它的灵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有三:
一、阅读的作用
1.阅读是提高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个人对作品语言的感知,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突飞猛进的。语感的提高是聚沙成塔的积累。这其中阅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我鼓励学生欣赏《春》、《济南的冬天》等优美的散文,和他们一起徜徉在文学大师营建的感官王国里。我也指导学生去阅读《陈毅市长》、《威尼斯商人》等作品,和他们一起寻找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在这样持之以恒的阅读中,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记得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是双关,因为当时劳动人民的命运就像这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我欣慰着学生不断涌现的灼见。是阅读给了他们独到的语言感知能力。
2.阅读是体验情感的载体
有人说,生活就象一本打开着的书。而我认为,书本才是浓缩了的生活。生活的五味学生并没有现实的感受。但书本为他们接触生活提供了可能。阅读更是可以让他们涉世不深的心体验情感。学生在阅读《背影》时,咀嚼到的是艰辛生活中真挚感人的父子深请。阅读《故乡》,读出的是黑暗社会制度下穷人生活的沉重悲哀,读出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担。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则更多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亲情的漠然,读出了亲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阅读《雪》的时候,则让我们了解到鲁迅灵魂深处的柔软和坚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的鲁迅,一个斗士的鲁迅……像这样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深刻的。也因此学生对生活多了一些认识和感受。
3.阅读是陶冶情操的舞台
在不断的阅读中,学生一次次体会着心灵的撞击。美与丑、好与坏、对与错、都让他们去思索、去辨析。常常会有学生因阅读《百合花》等作品而流泪。也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而飞扬神采。我总是被他们阅读笔记中的点点滴滴所感動:“保尔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作为青年人的榜样,他启迪了我的人生态度。”“做一个正直的人,哪怕是个平凡的人。”……这让我想起法国作家笛卡儿的名言:读一切的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相信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舞台。在陶冶他们情操的同时,更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就是这样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过程,它让学生多了生活的感受,体会着人生的精彩。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阅读,才能让这份精彩深入精髓呢?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1.阅读要有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语文阅读兴趣是培养和提升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阅读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想培养学的阅读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要能高屋建瓴
阅读作品或语段,首先要从整体去感知。也就是高屋建瓴。屋指的是作品本身,瓴就是文章的主旨。要在阅读中明确记叙文的主题或作者的爱憎感情,如我们在阅读《享受生活》的时候,我们要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到她那种积极的人生观;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性质,如阅读《沙漠里的奇观现象》,要明白文章要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两种怪异现象:魔鬼的海和鸣沙;在阅读议论文的时候,要体会议论文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如阅读《学问和智慧》,要明确作者认为学问和智慧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但是智慧更为重要。只有从整体入手,对作品或语段的把握才不会支离破碎、断章取义。不是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吗?“阅读,是读者的心灵拥抱作者情感的过程。”这样的拥抱势必要从大处着手。
3.阅读要能提纲挈领
所谓提纲挈领,是指选择重点词句为突破口,以便更细致地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好的字词,勾画一些中心句、总领或总结的句子,留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因为作品本身知识给你提供了生活的素材。要读懂生活,还要倚赖重点词句,让它引导你不断深入。俄罗斯文学大师果戈里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象样地阅读一篇文学作品,需要整个心灵去感受每一个重要的词句。这样,就能读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准确地提纲挈领,就是教会他们能“拨云见日”。如我们在阅读《孔乙己》的时候,“笑”字纵贯了文章的始末:作者把它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以乐写哀,更显其哀,孔乙己一生的悲哀和社会的冷酷由这个“笑”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4.阅读要能联系背景
要弄清作品中语言所根植的土壤,我们才能对作品这株大树有更深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分析时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就很容易曲解涵义。记得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争执: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不少同学阅读后认为“新的生活”指无产阶级革命。我微笑着不置可否,而是让学生联系背景再次阅读。结果同学们很快达成了共识。原因很简单,大家发现此文写于1921年,当时马列主义还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我”又只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新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这只是内心的一种希冀和渴望。
5.阅读要能循环往复
我总是告诫学生,阅读不能急功近利。囫囵吞枣般的阅读收效甚微。苏轼有诗为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真正好的作品需要几遍、甚至十几遍去阅读。伟大导师毛主席就是最好的榜样:他把《资治通鉴》完整阅读了17遍。而且:“每一遍都获益匪浅”。他曾经把《红楼梦》推荐给许世友阅读。并告之: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由此可见,阅读作品或语段,要仔细阅读、多次阅读。毕竟,作品的内涵是深不可测的。浅浅地读上一遍,收获的只是些许皮毛而已。
6.阅读要加强语感训练
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不仅仅是个热门话题,它是构成语文素质结构的高低层次,它对形成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训练语感即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味、诗意、旨趣等的直觉领悟与感受,使学生从语感中体验,在语情中涵泳,于语境中感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诵读。“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声音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会感到并无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的朗读,“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激起学生浮想联翩,乃至感动涕零,似乎这样才能表达出感动之情。因此,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就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阅读是提高语感的途径,语感是加深理解、让我们更好的阅读的前提,两者是或为依傍、缺一不可的。
总之,文学是浩瀚的世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阅读又是通向这家园的畅途。它让我们:读出秋虫的低吟、落日的叹息、溪流的清唱。也可以闻到青草的气息、微雨的润湿和花开的芬芳。更让我们读懂了生活,读出了一份精彩!
[关键词]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致深入的阅读不仅可以让人体味作品的华彩,更能领悟它的灵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有三:
一、阅读的作用
1.阅读是提高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个人对作品语言的感知,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突飞猛进的。语感的提高是聚沙成塔的积累。这其中阅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我鼓励学生欣赏《春》、《济南的冬天》等优美的散文,和他们一起徜徉在文学大师营建的感官王国里。我也指导学生去阅读《陈毅市长》、《威尼斯商人》等作品,和他们一起寻找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在这样持之以恒的阅读中,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记得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是双关,因为当时劳动人民的命运就像这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我欣慰着学生不断涌现的灼见。是阅读给了他们独到的语言感知能力。
2.阅读是体验情感的载体
有人说,生活就象一本打开着的书。而我认为,书本才是浓缩了的生活。生活的五味学生并没有现实的感受。但书本为他们接触生活提供了可能。阅读更是可以让他们涉世不深的心体验情感。学生在阅读《背影》时,咀嚼到的是艰辛生活中真挚感人的父子深请。阅读《故乡》,读出的是黑暗社会制度下穷人生活的沉重悲哀,读出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担。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则更多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亲情的漠然,读出了亲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阅读《雪》的时候,则让我们了解到鲁迅灵魂深处的柔软和坚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的鲁迅,一个斗士的鲁迅……像这样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深刻的。也因此学生对生活多了一些认识和感受。
3.阅读是陶冶情操的舞台
在不断的阅读中,学生一次次体会着心灵的撞击。美与丑、好与坏、对与错、都让他们去思索、去辨析。常常会有学生因阅读《百合花》等作品而流泪。也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而飞扬神采。我总是被他们阅读笔记中的点点滴滴所感動:“保尔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作为青年人的榜样,他启迪了我的人生态度。”“做一个正直的人,哪怕是个平凡的人。”……这让我想起法国作家笛卡儿的名言:读一切的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相信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舞台。在陶冶他们情操的同时,更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就是这样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过程,它让学生多了生活的感受,体会着人生的精彩。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阅读,才能让这份精彩深入精髓呢?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1.阅读要有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语文阅读兴趣是培养和提升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阅读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想培养学的阅读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要能高屋建瓴
阅读作品或语段,首先要从整体去感知。也就是高屋建瓴。屋指的是作品本身,瓴就是文章的主旨。要在阅读中明确记叙文的主题或作者的爱憎感情,如我们在阅读《享受生活》的时候,我们要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到她那种积极的人生观;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性质,如阅读《沙漠里的奇观现象》,要明白文章要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两种怪异现象:魔鬼的海和鸣沙;在阅读议论文的时候,要体会议论文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如阅读《学问和智慧》,要明确作者认为学问和智慧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但是智慧更为重要。只有从整体入手,对作品或语段的把握才不会支离破碎、断章取义。不是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吗?“阅读,是读者的心灵拥抱作者情感的过程。”这样的拥抱势必要从大处着手。
3.阅读要能提纲挈领
所谓提纲挈领,是指选择重点词句为突破口,以便更细致地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好的字词,勾画一些中心句、总领或总结的句子,留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因为作品本身知识给你提供了生活的素材。要读懂生活,还要倚赖重点词句,让它引导你不断深入。俄罗斯文学大师果戈里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象样地阅读一篇文学作品,需要整个心灵去感受每一个重要的词句。这样,就能读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准确地提纲挈领,就是教会他们能“拨云见日”。如我们在阅读《孔乙己》的时候,“笑”字纵贯了文章的始末:作者把它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以乐写哀,更显其哀,孔乙己一生的悲哀和社会的冷酷由这个“笑”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4.阅读要能联系背景
要弄清作品中语言所根植的土壤,我们才能对作品这株大树有更深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分析时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就很容易曲解涵义。记得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争执: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不少同学阅读后认为“新的生活”指无产阶级革命。我微笑着不置可否,而是让学生联系背景再次阅读。结果同学们很快达成了共识。原因很简单,大家发现此文写于1921年,当时马列主义还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我”又只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新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这只是内心的一种希冀和渴望。
5.阅读要能循环往复
我总是告诫学生,阅读不能急功近利。囫囵吞枣般的阅读收效甚微。苏轼有诗为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真正好的作品需要几遍、甚至十几遍去阅读。伟大导师毛主席就是最好的榜样:他把《资治通鉴》完整阅读了17遍。而且:“每一遍都获益匪浅”。他曾经把《红楼梦》推荐给许世友阅读。并告之: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由此可见,阅读作品或语段,要仔细阅读、多次阅读。毕竟,作品的内涵是深不可测的。浅浅地读上一遍,收获的只是些许皮毛而已。
6.阅读要加强语感训练
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不仅仅是个热门话题,它是构成语文素质结构的高低层次,它对形成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训练语感即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味、诗意、旨趣等的直觉领悟与感受,使学生从语感中体验,在语情中涵泳,于语境中感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诵读。“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声音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会感到并无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的朗读,“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激起学生浮想联翩,乃至感动涕零,似乎这样才能表达出感动之情。因此,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就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阅读是提高语感的途径,语感是加深理解、让我们更好的阅读的前提,两者是或为依傍、缺一不可的。
总之,文学是浩瀚的世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阅读又是通向这家园的畅途。它让我们:读出秋虫的低吟、落日的叹息、溪流的清唱。也可以闻到青草的气息、微雨的润湿和花开的芬芳。更让我们读懂了生活,读出了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