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通过对幼儿实施游戏教育,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同时也使幼儿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累积经验,促进幼儿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学前儿童 游戏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70-02
在教学幼儿的过程中,要兼顾理论和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探访,了解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接着亲身体验,动手设计游戏并模拟教学,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在运用与反馈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现实中游戏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体验式教学设计原则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求。游戏对于儿童而言不仅仅是玩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高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使自己很有信心。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很开心,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并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正因如此教学不再是读课本,而是学生联系自身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接受、去体验、去领悟、去完善不足的过程。它体现参与者的平等关系是互动的,而不是单纯“教与受”的关系,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对自身的不断反思与进步,明确自己的价值,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是将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强加于学生,而体验式的教学则是通过学习体验产生内在的教学思路。“学前儿童游戏”这一实践性和体验性较强的课程能较好适应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程,我们要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因此,老师在开课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氛围,这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游戏技能。在游戏进行之前老师要设计好具体、可操作的真实体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在游戏中学会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戏技能。游戏本身就是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的,只有让学生亲身代入到游戏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处理非良构性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沟通中的平等,因为在对话平等的交流环境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游戏过程进行思考、反思与验证。游戏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在游戏中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会交流合作与互帮互助。“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能够很好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锻炼,这也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观、教师观和游戏观。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法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中起引领性作用的环节,但也正由于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引导性,导致了课程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方向,课程目标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规定了课程所应该进行的内容以及对于教学方式的规划。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课程目标着眼于通过游戏理论知识传授和游戏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游戏组织、设计创编、游戏指导、游戏评价进行深入理解。因此,老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导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
(二)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内容。通过幼儿老师的实际工作经历,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针对性围绕职业能力来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的目标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具体要求。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围绕着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方面的相关内容,并紧跟职业能力目标的实际进度展开教学。在教学的阶段性过程中老师也要善于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总结,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感受知识的学习乐趣。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游戏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针对目标来设计相应的内容,因此,在对“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设置中要彰显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内容做出规划,首先要立足于游戏的基本理论,先让学生对学习形成良好的意识;进而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幼儿园中不同的游戏;最后则是通过游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三)掌握课堂规律。要想把握好学前儿童教学模式的课程规律,就要明确目标,以学校和院系教育发展为总体方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自身性质特点寻找“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出路。高职高专在培养人才方面常以“应用”为主,传授学生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知识涉及各个行业,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这样的学校教学方式旨在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样的,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也应以应用为导向,在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所谓知识目标,就是掌握游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知识;所谓能力目标,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所谓情感目标,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在娱乐中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领会游戏精神,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四)精用教材,優化教学内容。为了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就应该严谨合理,设计、编写、选择合适的教材。适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适合的教材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取其精华,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大致把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游戏介绍和实践教学。第一部分是整个游戏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分类与作用等基本理论,才能游刃有余地设计、指导游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第二部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阐述了各种游戏类型和介绍,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亲子游戏等。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难点,阐述了如何构建游戏框架、创设环境、设计游戏情节等,同时在实践与组织指导中学习如何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五)建构教学方法体系。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现如今的众多教学模式下,课时少、学生多成了上课的主要情况,所以教学离不开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第一部分——游戏基本理论时,就可以以传统教授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和板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要想让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理论知识,并能加以理解,传统讲授是避免不了的,也可以运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法與研讨法相结合。要想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成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分析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法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例如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介绍各类游戏,单纯从书本上对各类游戏的讲解,学生不足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课内观摩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公开课视频或录像,学习分析优秀园长和幼儿教师游戏教学案例等方式不失为好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游戏类型的了解,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内多方讨论,总结经验,使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同时,能够使知识得到共享,丰富学生的游戏教学经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理念的理解。
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游戏创编和教学的技能”,所以可以通过模拟教学与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以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实践教学为例,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合作学习、模拟教学、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并在组内分析讨论,得出最终方案并进行模拟试讲。在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游戏教学能力。
由于学龄前儿童在课堂上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相对于模拟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也要计入考虑范围内。在课堂上,学前教育教师还要能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具备恰当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这些突发问题,也是学生将来能更好适应教学的关键一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情境中的实践教学经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作者简介】王 林(1982— ),女,山东烟台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学。
(责编 丁 梦)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学前儿童 游戏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70-02
在教学幼儿的过程中,要兼顾理论和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探访,了解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接着亲身体验,动手设计游戏并模拟教学,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在运用与反馈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现实中游戏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体验式教学设计原则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求。游戏对于儿童而言不仅仅是玩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高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使自己很有信心。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很开心,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并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正因如此教学不再是读课本,而是学生联系自身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接受、去体验、去领悟、去完善不足的过程。它体现参与者的平等关系是互动的,而不是单纯“教与受”的关系,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对自身的不断反思与进步,明确自己的价值,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是将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强加于学生,而体验式的教学则是通过学习体验产生内在的教学思路。“学前儿童游戏”这一实践性和体验性较强的课程能较好适应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程,我们要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因此,老师在开课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氛围,这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游戏技能。在游戏进行之前老师要设计好具体、可操作的真实体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在游戏中学会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戏技能。游戏本身就是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的,只有让学生亲身代入到游戏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处理非良构性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沟通中的平等,因为在对话平等的交流环境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游戏过程进行思考、反思与验证。游戏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在游戏中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会交流合作与互帮互助。“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能够很好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锻炼,这也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观、教师观和游戏观。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法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中起引领性作用的环节,但也正由于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引导性,导致了课程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方向,课程目标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规定了课程所应该进行的内容以及对于教学方式的规划。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课程目标着眼于通过游戏理论知识传授和游戏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游戏组织、设计创编、游戏指导、游戏评价进行深入理解。因此,老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导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
(二)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内容。通过幼儿老师的实际工作经历,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针对性围绕职业能力来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的目标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具体要求。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围绕着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方面的相关内容,并紧跟职业能力目标的实际进度展开教学。在教学的阶段性过程中老师也要善于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总结,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感受知识的学习乐趣。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游戏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针对目标来设计相应的内容,因此,在对“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设置中要彰显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内容做出规划,首先要立足于游戏的基本理论,先让学生对学习形成良好的意识;进而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幼儿园中不同的游戏;最后则是通过游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三)掌握课堂规律。要想把握好学前儿童教学模式的课程规律,就要明确目标,以学校和院系教育发展为总体方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自身性质特点寻找“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出路。高职高专在培养人才方面常以“应用”为主,传授学生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知识涉及各个行业,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这样的学校教学方式旨在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样的,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也应以应用为导向,在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所谓知识目标,就是掌握游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知识;所谓能力目标,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所谓情感目标,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在娱乐中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领会游戏精神,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四)精用教材,優化教学内容。为了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就应该严谨合理,设计、编写、选择合适的教材。适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适合的教材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取其精华,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大致把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游戏介绍和实践教学。第一部分是整个游戏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分类与作用等基本理论,才能游刃有余地设计、指导游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第二部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阐述了各种游戏类型和介绍,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亲子游戏等。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难点,阐述了如何构建游戏框架、创设环境、设计游戏情节等,同时在实践与组织指导中学习如何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五)建构教学方法体系。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现如今的众多教学模式下,课时少、学生多成了上课的主要情况,所以教学离不开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第一部分——游戏基本理论时,就可以以传统教授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和板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要想让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理论知识,并能加以理解,传统讲授是避免不了的,也可以运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法與研讨法相结合。要想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成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分析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法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例如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介绍各类游戏,单纯从书本上对各类游戏的讲解,学生不足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课内观摩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公开课视频或录像,学习分析优秀园长和幼儿教师游戏教学案例等方式不失为好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游戏类型的了解,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内多方讨论,总结经验,使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同时,能够使知识得到共享,丰富学生的游戏教学经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理念的理解。
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游戏创编和教学的技能”,所以可以通过模拟教学与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以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实践教学为例,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合作学习、模拟教学、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并在组内分析讨论,得出最终方案并进行模拟试讲。在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游戏教学能力。
由于学龄前儿童在课堂上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相对于模拟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也要计入考虑范围内。在课堂上,学前教育教师还要能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具备恰当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这些突发问题,也是学生将来能更好适应教学的关键一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情境中的实践教学经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作者简介】王 林(1982— ),女,山东烟台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学。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