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管属于双簧振动发声的乐器,声音主要依靠上下唇的变化来控制。正确的唇形是大管吹奏的基础。在大管的吹奏过程中,人唇部肌肉的运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吹奏需要对哨片进行调控,以获得理想的音色、音量和音高。
【关键词】大管;唇形;肌纤维;肌肉群
唇的形状和运用可以说是任何吹管乐器演奏法的基础。如果把吹管乐器的演奏法解剖为唇、舌、气、指、身等,那么唇在逻辑上是运动的第一步。尽管演奏技巧是唇、舌、气、指、身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在时间上不分先后运动。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唇部运动和变化,那么整体良好的演奏效果便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吹管乐器在唇、舌、气、指、身等方面的运用与配合又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以下我们主要讨论大管演奏中唇的运动原理和作用。
一、唇的生物肌理
所谓唇的生物肌理是在普遍意义上说的,这里避开了人的个性生理差异。人体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舒张。收缩时体积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舒张时则相反。不管人体的大小和形态如何,一般都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环肌。长肌多在四肢,运动时幅度较大;短肌多位于身体的躯干处,由于肌肉纤维短而多,因此运动的幅度较小,且有利于稳定各关节的状态;扁肌较薄较阔,多在胸膛壁;环肌位于孔裂周围,具有重要的收缩和舒张作用。组成肌的结构单位是纤维,人体的各种运动就是依靠纤维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人体任何器官运动力的大小都与肌纤维的数量、长短和排列方式有关,肌纤维的收缩力量决定着肌的力量,乃至各器官的变化幅度。同理,唇的运动形态及力量的大小便是由唇肌纤维的运动决定的。与大管吹奏时唇的运动变化相关的是面肌和咀嚼肌:
面肌的纤维薄而纤细,一般被皮下脂肪组织包裹,这些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使皮肤表层形成凹陷和皱襞,是人心理情绪在面部的表现,因此我们把面肌也称为表情肌。表情肌包括额枕肌以及眼、耳、口、鼻周围的肌。表情肌主要分布在面部孔裂周围,依纤维的方向分辐射肌和环形肌两种。辐射肌有助于打开孔裂,环形肌有助于关闭孔裂。表情肌的运动主要由面部神经支配。由于语言的出现和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口周围的肌纤维数量较多且特别精细,可以满足口部形态的千变万化。其中口轮匝肌呈环状,位于口唇内,它的收缩能够缩小或关闭口部的口裂,如吹口哨就是这样一个肌纤维的运动过程。除口轮肌外,其余的是辐射肌。
咀嚼肌包括颞肌、咬肌、翼外肌和翼内肌,这些肌主要作用于颞下颌关节。颌关节的不同运动状态便产生张口和闭口。唇的运动形态不仅是由唇肌纤维的收缩和张弛引起的,并与面肌、咀嚼肌的运动也有着重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在大管的演奏中,唇的运用是通过整个面部肌纤维的收缩和张弛来实现的。
面部肌肉图
二、大管吹奏唇形原理
吹奏乐器的具体唇形要根据特定乐器的发声原理而定,所以不同种类的吹管乐器的唇形也是存在差异的。大管属于双簧振动发声的乐器,哨片用天然芦苇制成,声音主要依靠上下唇的变化来控制。发声原理与其它簧类管乐器类似,是气流冲击上下唇缝中的哨片,引起哨片振动,并通过管体发生共鸣而产生声音的。
在大管吹奏中,直接对哨片进行掌控的是呈环形状的口轮匝肌。如果把这一过程看做一种机械运动,那么原理就非常简单。口轮肌围环绕在口裂周围,当口轮肌收缩时会使口裂发生闭合,上下唇形成包含住哨片,根据需要形成适度的锁合力,防止气流的外泄。但同时应该清楚,这只是对唇部肌肉运动的剖析,正确的演奏唇形并不是口轮匝肌单独完成的,它还必须与其它肌肉群相互配合对唇部进行必要的控制。
大管吹奏并不是一种各肌肉群的机械运动,而是各种因素灵活配合游刃有余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种音色、音量和音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变化是无数的。而要演奏出变化多端的音色、音量和音高,都需依靠唇形的变化和运用来实现。唇形是吹奏者吹送气流与乐器哨片之间发生振动的基本媒介,它能够控制气流冲击哨片的压力,并保持相应的稳定性,气流的冲力振动哨片发生能量转化,便发出声音。我们前面说过,肌的结构单位是肌纤维,肌纤维的组织非常精细,唇形的变化就是通过这些微小的肌纤维的变化完成的。因此,唇形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改变吹奏的效果。在气流与哨片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唇形的变化会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气量、速度、力度和流向等,这些因素的不同变化就会奏出不同的音量、音色和音高。唇形最重要的职能是对声音源的控制,身体其它部位的控制和演奏技巧都以唇形控制的声音为基础,它掌控着最基本的音准、音量、音色和音高。因此,正确的唇形是大管技巧练习的第一步。正确的唇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两嘴角的形状。口裂周围有口轮匝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咬肌、笑肌、颊肌、咀嚼肌等,两嘴角在这些肌肉群的共同作用下適当收缩,两嘴角即会朝两边拉紧,稳固的靠附于两大齿侧,注意收夹感。
第二是下唇及颏的形状。下唇肌肉群在笑肌、三角肌的共同作用下,朝下拉紧,紧贴在下颏骨上,形成下颌的凹陷状。
第三是上唇肌的运动方向。上唇的肌肉群在笑肌、颧肌、三角肌的共同作用下,向上提紧附贴在上牙齿和牙龈上。
第四,在保持以上唇形时,要特别注意上下颌骨不能咬合,上下牙齿不能咬紧。虽然上下肌肉趋于闭合状,但口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气息迂回流动。如果上下颌骨与牙齿完全咬合,就会影响气息的流通,难以奏出良好的乐音。
第五,为了保持气流的畅通,舌尖应与牙齿保持一定的距离,舌面放平,舌根微微抬起,略有收缩感,避免因舌的随意放置而堵塞气息的流通。
稳固正确的唇形是唇肌和周围肌肉群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人的面部肌肉是一个整体组织,人们对其进行分割归类只是为了科学的对人体进行认识。我们将这一成果用于分析吹奏大管时的唇形,也是为了将大管学习科学化。
其实在大管的吹奏过程中,人的面部各部分的肌肉群的运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吹奏需要,为获得一定的音高、音色、音量随时对哨片做出调整。为了获取良好的音质,唇部需建立两组相互制约对抗的肌肉群,即向唇部中间集聚的肌肉群和向外提拉呈微笑状的肌肉群。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全方位向唇部中间集聚的肌肉群的中坚力量是与上下唇相配合的环状口轮匝肌。这些肌肉群的协同收缩,唇口便会向中间缩小,以含住大管的哨片,而不是咬住,并且紧而不僵,松而不漏。与中间集聚的肌肉群相对抗制约的是向外提拉的肌肉群,吹奏时最大的紧张度就集中在这一呈辐射状的肌肉群上。两组肌肉群的对抗点是撑起并保持唇形的支点,这时唇肌整体收缩,面部呈微笑状。通过两组肌肉群的对抗制约和控制力的变化,便会获得理想的音质。
以上是我们对唇肌结构的简单介绍和对大管吹奏时唇形原理的分析。做这种分析,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科学的认识正确唇形的形成过程。但认识并不等于掌握,要保持正确的吹奏唇形还需按照以上理论进行长期的练习。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的是,以上理论也仅仅是在普遍意义上谈的。由于每一位吹奏者的生理条件并不完全一样,经常存在细小差异。因此在吹奏时要根据实际条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防止唇部僵硬和漏气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震.大管演奏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刘琦.大管演奏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周文博,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
【关键词】大管;唇形;肌纤维;肌肉群
唇的形状和运用可以说是任何吹管乐器演奏法的基础。如果把吹管乐器的演奏法解剖为唇、舌、气、指、身等,那么唇在逻辑上是运动的第一步。尽管演奏技巧是唇、舌、气、指、身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在时间上不分先后运动。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唇部运动和变化,那么整体良好的演奏效果便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吹管乐器在唇、舌、气、指、身等方面的运用与配合又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以下我们主要讨论大管演奏中唇的运动原理和作用。
一、唇的生物肌理
所谓唇的生物肌理是在普遍意义上说的,这里避开了人的个性生理差异。人体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舒张。收缩时体积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舒张时则相反。不管人体的大小和形态如何,一般都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环肌。长肌多在四肢,运动时幅度较大;短肌多位于身体的躯干处,由于肌肉纤维短而多,因此运动的幅度较小,且有利于稳定各关节的状态;扁肌较薄较阔,多在胸膛壁;环肌位于孔裂周围,具有重要的收缩和舒张作用。组成肌的结构单位是纤维,人体的各种运动就是依靠纤维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人体任何器官运动力的大小都与肌纤维的数量、长短和排列方式有关,肌纤维的收缩力量决定着肌的力量,乃至各器官的变化幅度。同理,唇的运动形态及力量的大小便是由唇肌纤维的运动决定的。与大管吹奏时唇的运动变化相关的是面肌和咀嚼肌:
面肌的纤维薄而纤细,一般被皮下脂肪组织包裹,这些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使皮肤表层形成凹陷和皱襞,是人心理情绪在面部的表现,因此我们把面肌也称为表情肌。表情肌包括额枕肌以及眼、耳、口、鼻周围的肌。表情肌主要分布在面部孔裂周围,依纤维的方向分辐射肌和环形肌两种。辐射肌有助于打开孔裂,环形肌有助于关闭孔裂。表情肌的运动主要由面部神经支配。由于语言的出现和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口周围的肌纤维数量较多且特别精细,可以满足口部形态的千变万化。其中口轮匝肌呈环状,位于口唇内,它的收缩能够缩小或关闭口部的口裂,如吹口哨就是这样一个肌纤维的运动过程。除口轮肌外,其余的是辐射肌。
咀嚼肌包括颞肌、咬肌、翼外肌和翼内肌,这些肌主要作用于颞下颌关节。颌关节的不同运动状态便产生张口和闭口。唇的运动形态不仅是由唇肌纤维的收缩和张弛引起的,并与面肌、咀嚼肌的运动也有着重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在大管的演奏中,唇的运用是通过整个面部肌纤维的收缩和张弛来实现的。
面部肌肉图
二、大管吹奏唇形原理
吹奏乐器的具体唇形要根据特定乐器的发声原理而定,所以不同种类的吹管乐器的唇形也是存在差异的。大管属于双簧振动发声的乐器,哨片用天然芦苇制成,声音主要依靠上下唇的变化来控制。发声原理与其它簧类管乐器类似,是气流冲击上下唇缝中的哨片,引起哨片振动,并通过管体发生共鸣而产生声音的。
在大管吹奏中,直接对哨片进行掌控的是呈环形状的口轮匝肌。如果把这一过程看做一种机械运动,那么原理就非常简单。口轮肌围环绕在口裂周围,当口轮肌收缩时会使口裂发生闭合,上下唇形成包含住哨片,根据需要形成适度的锁合力,防止气流的外泄。但同时应该清楚,这只是对唇部肌肉运动的剖析,正确的演奏唇形并不是口轮匝肌单独完成的,它还必须与其它肌肉群相互配合对唇部进行必要的控制。
大管吹奏并不是一种各肌肉群的机械运动,而是各种因素灵活配合游刃有余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种音色、音量和音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变化是无数的。而要演奏出变化多端的音色、音量和音高,都需依靠唇形的变化和运用来实现。唇形是吹奏者吹送气流与乐器哨片之间发生振动的基本媒介,它能够控制气流冲击哨片的压力,并保持相应的稳定性,气流的冲力振动哨片发生能量转化,便发出声音。我们前面说过,肌的结构单位是肌纤维,肌纤维的组织非常精细,唇形的变化就是通过这些微小的肌纤维的变化完成的。因此,唇形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改变吹奏的效果。在气流与哨片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唇形的变化会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气量、速度、力度和流向等,这些因素的不同变化就会奏出不同的音量、音色和音高。唇形最重要的职能是对声音源的控制,身体其它部位的控制和演奏技巧都以唇形控制的声音为基础,它掌控着最基本的音准、音量、音色和音高。因此,正确的唇形是大管技巧练习的第一步。正确的唇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两嘴角的形状。口裂周围有口轮匝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咬肌、笑肌、颊肌、咀嚼肌等,两嘴角在这些肌肉群的共同作用下適当收缩,两嘴角即会朝两边拉紧,稳固的靠附于两大齿侧,注意收夹感。
第二是下唇及颏的形状。下唇肌肉群在笑肌、三角肌的共同作用下,朝下拉紧,紧贴在下颏骨上,形成下颌的凹陷状。
第三是上唇肌的运动方向。上唇的肌肉群在笑肌、颧肌、三角肌的共同作用下,向上提紧附贴在上牙齿和牙龈上。
第四,在保持以上唇形时,要特别注意上下颌骨不能咬合,上下牙齿不能咬紧。虽然上下肌肉趋于闭合状,但口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气息迂回流动。如果上下颌骨与牙齿完全咬合,就会影响气息的流通,难以奏出良好的乐音。
第五,为了保持气流的畅通,舌尖应与牙齿保持一定的距离,舌面放平,舌根微微抬起,略有收缩感,避免因舌的随意放置而堵塞气息的流通。
稳固正确的唇形是唇肌和周围肌肉群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人的面部肌肉是一个整体组织,人们对其进行分割归类只是为了科学的对人体进行认识。我们将这一成果用于分析吹奏大管时的唇形,也是为了将大管学习科学化。
其实在大管的吹奏过程中,人的面部各部分的肌肉群的运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吹奏需要,为获得一定的音高、音色、音量随时对哨片做出调整。为了获取良好的音质,唇部需建立两组相互制约对抗的肌肉群,即向唇部中间集聚的肌肉群和向外提拉呈微笑状的肌肉群。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全方位向唇部中间集聚的肌肉群的中坚力量是与上下唇相配合的环状口轮匝肌。这些肌肉群的协同收缩,唇口便会向中间缩小,以含住大管的哨片,而不是咬住,并且紧而不僵,松而不漏。与中间集聚的肌肉群相对抗制约的是向外提拉的肌肉群,吹奏时最大的紧张度就集中在这一呈辐射状的肌肉群上。两组肌肉群的对抗点是撑起并保持唇形的支点,这时唇肌整体收缩,面部呈微笑状。通过两组肌肉群的对抗制约和控制力的变化,便会获得理想的音质。
以上是我们对唇肌结构的简单介绍和对大管吹奏时唇形原理的分析。做这种分析,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科学的认识正确唇形的形成过程。但认识并不等于掌握,要保持正确的吹奏唇形还需按照以上理论进行长期的练习。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的是,以上理论也仅仅是在普遍意义上谈的。由于每一位吹奏者的生理条件并不完全一样,经常存在细小差异。因此在吹奏时要根据实际条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防止唇部僵硬和漏气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震.大管演奏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刘琦.大管演奏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周文博,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