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语言运用的环境,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和出发点。[1](P2)具有游移泛代性的代词,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就会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但是有的代词进入具体语境之后并不指代其本来应该指代的内容,从而造成了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我们说用法是一种“稳定”的东西,属于语言;而“异常用法”则属于言语,所以语言只有在具体运用时才能够显现其生机和活力。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是代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的语境义,表述者赋予代词一种临时的言语义(语境义),从而使代词原来的语言义脱落。而一旦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它就不具有该语境下的意义,也就是说,异常现象中的代词虽然在句法分布中的功能不变,但同其本来的语用是不同的。这既是一个语法问题,又是一个语用问题,所以只有结合语用学的知识对代词不确“代”的现象进行研究才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出它的基本规律。
代词系统由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基本形式构成基本面貌。人称代词,是称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如“我”“你”“他”;指示代词,是指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如“这”“那”;疑问代词,是求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如“谁”“什么”“哪”。[2](P108)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并总结以上三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
一、人称代词不确“代”
常见的情况有四种:
(一)单复数错代。即在言语交际中本应指代单数的内容却指代复数的内容,本应指代复数的内容却指代单数的内容。关于单数用为复数这一点,张炼强先生认为这属于扩大式,即扩大所称的对象的范围,以个体指集体,从众多的同类中突出其中之一,使所指称的对象因为高度集中而更加单一明确,给人以直率有力之感。[3](P88)复数用为单数,一般多出现于自称和对称的事例中,多表示谦虚。从语用的角度看,以复数指单数能使所指称的对象因为潜藏于同类之中而显得微弱不露,给人以收敛锋芒、委婉谦逊之感。如:
(1)对待一种新事物,我们的意见是,先好好儿的研究研究,……(吕叔湘《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
例(1)中“我们”实际上是指“我”,为什么文章中作者以“我们”自称呢?这和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有关系。在中国人看来,老是“我认为”如何如何,会给人自以为是、不够谦虚的感觉。因此作者常常用“我们”代替“我”,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感觉。具体到所举的这个例子,文章是吕叔湘先生一个人写的,但例中却说“我们的意见”,这是为了避免过于强调“我个人”,以显出说话人态度的谦虚和语气的委婉。[4](P22)
(2)你美国能行,我中国就行。
例(2)中“你”“我”实际指的是“你们”“我们”,这里用单数形式表复数,更能加强此句的气势,同时也是为了使音节匀称,求得和谐。这样的说法,还有“我省”“我市”“我校”和“我边防部队”等等。[5](P55)
(二)人称错代。即 “我们(我)”“咱们(咱)”对“你(你们)”等的错代,以及“我(们)”“你(们)”“他(们)”等之间的错代。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为缩短作者和听话人的感情距离,使对方有一种更为真切的感受,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有时可以通过人称错代,转换视角,将第一人称代词改为第二人称代词,也可以将第二人称代词改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样可使听话者置身其中,容易被说话人的语言所打动。如:
(1)(辅导员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常说)我们大学生应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例(1)中的“我们”显然已不是原有意义的“我们”,而是指“你们”。从语用的视角分析,这种错代在阐明事理或告诫对方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等场合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它将心比心地来传达说话人的看法和态度,就能缩短听说双方的情感距离,从而达到心理上的“相悦相容”,同时也有一种强有力的号召声势。
(2)她要立刻当面向妈妈祝贺,她要把那位母亲的话告诉妈妈,她甚至想偎在妈妈怀里撒撒娇:“妈,请客吧,人家想吃油焖大虾,肠子都想得起锈了!”(黄世衡《剧照》)
例(2)中“人家”是旁指,一般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旁指的作用在于划分或限定范围。只要是出现旁指代词,那么一定存在着一个参照点,即由说话人指定的、与旁指代词或旁指结构相对应的范围,我们将其称为旁指参照点。而这句话里的旁指则是指“我”,并没有什么参照点,这样使用,话语显得亲切活泼,真实动人。这种用“人家”自称说话者自己的句子,一般都含有埋怨的意味,而这种“埋怨”又有开玩笑的性质,因此,又含有亲昵而俏皮的味道。
(三)模糊错代。即“我”“你”“他”等在特定范围中有所指,但跟具体的人物没有固定的联系,有时也表示加强语气。如:
(1)不管是谁,要想考上大学,你都得下一番工夫。
(2)等回老家后,我非捞捞本不可,睡他十天十夜,吃饭你们也别叫我啊。
例(1)中的“你”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指任何人,这是一种泛指,表明一种周遍性的概括。一般来说,第三人称的基本意义是指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第三者。但是,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很多超常规的异常用法。例(2)例中的“他”不具有指称作用,而只是用来强调和加重语气,“他”在句中是可有可无的。如:“干他个通宵”、“喝他个痛快”,这一类用法总体的特点是去掉“他”之后,句子照样成立,可以说“干个通宵”、“喝个痛快”。从语义上来看,前者明显表示未然语气,有“尝试、打算做”之义,而后者表示一般的陈述。这种用法多用于口语中,带有很随意的意思,即用来指代说不出来的、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的事物。
(四)排他错代
先看下面的例句:
(1)四凤:不,不,你放开我,你不知道我们已经叫你们辞了么? (曹禺《雷雨》)
这句话是四凤对周萍一个人说的,但她却特意用了“你们”,而事实上辞掉他们的人是周朴园,并非周萍所为。明明和周萍无关,却故意把二者进行联系,语意间流露出的是对周萍的深深埋怨之情:你既然爱我,为什么却没有帮我!
二、指示代词的不确“代”
常见的有三种:
(一)“这”“那”在特定范围中有所指,但跟具体的远近对象没有固定性联系。如:
(1)每次从尤家张网回来,同寝室的炊事兵小亮子都缠着我问这问那……
(2)这活人总不该叫尿给憋死吧。
例(1)中的“这”“那”用于指代不便说明的事物。从语用的角度看,“这”“那”由于其指代义很抽象,可因语境而千变万化,所以这时“这”“那”的指代内容更依赖于读者的想像,这样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语用效果。例(2)中的“这”不再是对语境中某个人或事物的特指,而是对事件的一种评论,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
(二)“这”“那”之类呼应使用,不但表示所指不定,而且有在特定范围内统括一切的作用。如:
(1)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想饿死呀?
这个例句表明,在特定语境中,说话者对特定的人物怀有某种主观感情,如不满或批评时,可以在句中使用不表指称的任意性指示词“这”“那”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
(三)维持话轮
有时说话时会突然想不起适当的词,为了给自己留点时间,也为了维持掌握话轮的主动权,用“这”“那”作标记来占用时间,有时后面也会跟着某个词。如:
(1)这个,您就称呼我茶镜吧(邓友梅《话说陶然亭》)
(2)那个……那个谁来找过你,我一时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以上两例中指示代词已不指代具体的事物,而是为了使话语能够顺利进行使用了“这”“那”来占用时间,便于说话者自己思考。
三、疑问代词的不确“代”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除疑问功能外还有非疑问用法,也就是我们说的疑问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通常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发话者不明确指明事物个体。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这个现象与发话者的知或不知有关,有时知道可没必要指明。
跟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相比较,疑问代词的不“代”更为丰富多样。大体说,有以下几种:
(一)任指。“任指”是指称中的一种情况, 即对于一类事物所形成的一个集合,我们使用的词语可以指称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那么这种指称就叫做任指。可以用来强调任何人、任何事物。如:
⑴他对谁都不客气。
⑵小明哪都不去。
按照常理,疑问代词“谁”和“哪”都应该指代相应的人或事物,但以上两例中的疑问代词都是指代任何人和事物的。这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使语义表达更加丰富,扩大了代词的语用价值,令语言形式简洁而内容丰富。
(二)虚指。即用来指代说不出来的、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的事物。在通常情况下,人称代词的指代对象是具体明确的。但是,有时为表达某种情感或造成一种较强的语势,可将实指用为虚指。如:
⑴暑假我可能要到哪儿去旅游一下。
⑵老公好像在包里寻找着什么。
上面两例中的疑问代词“哪”和“什么”都已脱离了其本身所要指代的内容,即形成了代词不确“代”的局面,这样在语言笼统化的同时反而给人一种想像的空间。
此外,疑问代词“什么”表不确“代”还有特殊情况:
⑴什么科长?饭桶。
⑵我已经没什么钱了。
⑶什么唐诗,什么宋词,我熟得很!
以上三句中的疑问代词“什么”都不起代词表示指代的作用,从语用的角度看,例⑴“什么”用在名词前,否定事物,多自问自答,表示说话者的一种不以为然的语气;[6](P273)例⑵表示说话者的语气并不十分肯定;例⑶表示一种列举,言语中似乎带有几分得意。
以上我们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几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不管是哪种异常现象,从语用的角度来说都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感情—或憎恶、或敬仰、或谦虚、或喜爱,它们都是寻常代词的艺术化运用。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代词的这些不确“代”的异常现象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是十分普遍的,它们的存在会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丰富我们的言语表达。所以我们说,如果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代词不确“代”这种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又是一种正常的言语行为,而且具有很高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张炼强.人称代词的变换[J].中国语文,1982,(3).
[4]刘丽.人称指示与人称变换[J].高等函授学报,2003, (5).
[5]张洪超 刘昌华.从人称指示的非常规用法反观人称指示的常规用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6]史锡尧.语法·语义·语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郭艺丁,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代词系统由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基本形式构成基本面貌。人称代词,是称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如“我”“你”“他”;指示代词,是指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如“这”“那”;疑问代词,是求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如“谁”“什么”“哪”。[2](P108)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并总结以上三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
一、人称代词不确“代”
常见的情况有四种:
(一)单复数错代。即在言语交际中本应指代单数的内容却指代复数的内容,本应指代复数的内容却指代单数的内容。关于单数用为复数这一点,张炼强先生认为这属于扩大式,即扩大所称的对象的范围,以个体指集体,从众多的同类中突出其中之一,使所指称的对象因为高度集中而更加单一明确,给人以直率有力之感。[3](P88)复数用为单数,一般多出现于自称和对称的事例中,多表示谦虚。从语用的角度看,以复数指单数能使所指称的对象因为潜藏于同类之中而显得微弱不露,给人以收敛锋芒、委婉谦逊之感。如:
(1)对待一种新事物,我们的意见是,先好好儿的研究研究,……(吕叔湘《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
例(1)中“我们”实际上是指“我”,为什么文章中作者以“我们”自称呢?这和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有关系。在中国人看来,老是“我认为”如何如何,会给人自以为是、不够谦虚的感觉。因此作者常常用“我们”代替“我”,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感觉。具体到所举的这个例子,文章是吕叔湘先生一个人写的,但例中却说“我们的意见”,这是为了避免过于强调“我个人”,以显出说话人态度的谦虚和语气的委婉。[4](P22)
(2)你美国能行,我中国就行。
例(2)中“你”“我”实际指的是“你们”“我们”,这里用单数形式表复数,更能加强此句的气势,同时也是为了使音节匀称,求得和谐。这样的说法,还有“我省”“我市”“我校”和“我边防部队”等等。[5](P55)
(二)人称错代。即 “我们(我)”“咱们(咱)”对“你(你们)”等的错代,以及“我(们)”“你(们)”“他(们)”等之间的错代。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为缩短作者和听话人的感情距离,使对方有一种更为真切的感受,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有时可以通过人称错代,转换视角,将第一人称代词改为第二人称代词,也可以将第二人称代词改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样可使听话者置身其中,容易被说话人的语言所打动。如:
(1)(辅导员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常说)我们大学生应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例(1)中的“我们”显然已不是原有意义的“我们”,而是指“你们”。从语用的视角分析,这种错代在阐明事理或告诫对方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等场合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它将心比心地来传达说话人的看法和态度,就能缩短听说双方的情感距离,从而达到心理上的“相悦相容”,同时也有一种强有力的号召声势。
(2)她要立刻当面向妈妈祝贺,她要把那位母亲的话告诉妈妈,她甚至想偎在妈妈怀里撒撒娇:“妈,请客吧,人家想吃油焖大虾,肠子都想得起锈了!”(黄世衡《剧照》)
例(2)中“人家”是旁指,一般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旁指的作用在于划分或限定范围。只要是出现旁指代词,那么一定存在着一个参照点,即由说话人指定的、与旁指代词或旁指结构相对应的范围,我们将其称为旁指参照点。而这句话里的旁指则是指“我”,并没有什么参照点,这样使用,话语显得亲切活泼,真实动人。这种用“人家”自称说话者自己的句子,一般都含有埋怨的意味,而这种“埋怨”又有开玩笑的性质,因此,又含有亲昵而俏皮的味道。
(三)模糊错代。即“我”“你”“他”等在特定范围中有所指,但跟具体的人物没有固定的联系,有时也表示加强语气。如:
(1)不管是谁,要想考上大学,你都得下一番工夫。
(2)等回老家后,我非捞捞本不可,睡他十天十夜,吃饭你们也别叫我啊。
例(1)中的“你”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指任何人,这是一种泛指,表明一种周遍性的概括。一般来说,第三人称的基本意义是指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第三者。但是,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很多超常规的异常用法。例(2)例中的“他”不具有指称作用,而只是用来强调和加重语气,“他”在句中是可有可无的。如:“干他个通宵”、“喝他个痛快”,这一类用法总体的特点是去掉“他”之后,句子照样成立,可以说“干个通宵”、“喝个痛快”。从语义上来看,前者明显表示未然语气,有“尝试、打算做”之义,而后者表示一般的陈述。这种用法多用于口语中,带有很随意的意思,即用来指代说不出来的、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的事物。
(四)排他错代
先看下面的例句:
(1)四凤:不,不,你放开我,你不知道我们已经叫你们辞了么? (曹禺《雷雨》)
这句话是四凤对周萍一个人说的,但她却特意用了“你们”,而事实上辞掉他们的人是周朴园,并非周萍所为。明明和周萍无关,却故意把二者进行联系,语意间流露出的是对周萍的深深埋怨之情:你既然爱我,为什么却没有帮我!
二、指示代词的不确“代”
常见的有三种:
(一)“这”“那”在特定范围中有所指,但跟具体的远近对象没有固定性联系。如:
(1)每次从尤家张网回来,同寝室的炊事兵小亮子都缠着我问这问那……
(2)这活人总不该叫尿给憋死吧。
例(1)中的“这”“那”用于指代不便说明的事物。从语用的角度看,“这”“那”由于其指代义很抽象,可因语境而千变万化,所以这时“这”“那”的指代内容更依赖于读者的想像,这样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语用效果。例(2)中的“这”不再是对语境中某个人或事物的特指,而是对事件的一种评论,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
(二)“这”“那”之类呼应使用,不但表示所指不定,而且有在特定范围内统括一切的作用。如:
(1)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想饿死呀?
这个例句表明,在特定语境中,说话者对特定的人物怀有某种主观感情,如不满或批评时,可以在句中使用不表指称的任意性指示词“这”“那”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
(三)维持话轮
有时说话时会突然想不起适当的词,为了给自己留点时间,也为了维持掌握话轮的主动权,用“这”“那”作标记来占用时间,有时后面也会跟着某个词。如:
(1)这个,您就称呼我茶镜吧(邓友梅《话说陶然亭》)
(2)那个……那个谁来找过你,我一时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以上两例中指示代词已不指代具体的事物,而是为了使话语能够顺利进行使用了“这”“那”来占用时间,便于说话者自己思考。
三、疑问代词的不确“代”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除疑问功能外还有非疑问用法,也就是我们说的疑问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通常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发话者不明确指明事物个体。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这个现象与发话者的知或不知有关,有时知道可没必要指明。
跟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相比较,疑问代词的不“代”更为丰富多样。大体说,有以下几种:
(一)任指。“任指”是指称中的一种情况, 即对于一类事物所形成的一个集合,我们使用的词语可以指称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那么这种指称就叫做任指。可以用来强调任何人、任何事物。如:
⑴他对谁都不客气。
⑵小明哪都不去。
按照常理,疑问代词“谁”和“哪”都应该指代相应的人或事物,但以上两例中的疑问代词都是指代任何人和事物的。这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使语义表达更加丰富,扩大了代词的语用价值,令语言形式简洁而内容丰富。
(二)虚指。即用来指代说不出来的、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的事物。在通常情况下,人称代词的指代对象是具体明确的。但是,有时为表达某种情感或造成一种较强的语势,可将实指用为虚指。如:
⑴暑假我可能要到哪儿去旅游一下。
⑵老公好像在包里寻找着什么。
上面两例中的疑问代词“哪”和“什么”都已脱离了其本身所要指代的内容,即形成了代词不确“代”的局面,这样在语言笼统化的同时反而给人一种想像的空间。
此外,疑问代词“什么”表不确“代”还有特殊情况:
⑴什么科长?饭桶。
⑵我已经没什么钱了。
⑶什么唐诗,什么宋词,我熟得很!
以上三句中的疑问代词“什么”都不起代词表示指代的作用,从语用的角度看,例⑴“什么”用在名词前,否定事物,多自问自答,表示说话者的一种不以为然的语气;[6](P273)例⑵表示说话者的语气并不十分肯定;例⑶表示一种列举,言语中似乎带有几分得意。
以上我们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几种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不管是哪种异常现象,从语用的角度来说都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感情—或憎恶、或敬仰、或谦虚、或喜爱,它们都是寻常代词的艺术化运用。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代词的这些不确“代”的异常现象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是十分普遍的,它们的存在会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丰富我们的言语表达。所以我们说,如果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代词不确“代”这种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又是一种正常的言语行为,而且具有很高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张炼强.人称代词的变换[J].中国语文,1982,(3).
[4]刘丽.人称指示与人称变换[J].高等函授学报,2003, (5).
[5]张洪超 刘昌华.从人称指示的非常规用法反观人称指示的常规用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6]史锡尧.语法·语义·语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郭艺丁,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