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导向,避免瑕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新课程在“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评价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但它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一方面,它仍然肩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任,另一方面,它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同时为新课程改革指引出正确的方向。因此如果试题设置不当,势必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单从初中《科学》的命题来看,笔者认为,近几年来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瑕疵。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08年中考某市《科学》卷中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第33题)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那么,作为一种既事关众多学生的带有选拔功能,又对当前的《科学》教学有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学业考试,在命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以为:
  1.要突出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不刻意编造试题,设置解题陷阱
  以往的考试大多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对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关注不多,因此试题缺乏生活依据、刻意编造、陷阱重重的现象并不鲜见。如2005年某市就有这样一道化学中考题,试题如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室温下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本题的最大陷阱在哪里呢?就是题目的文字说明中是把试管放入冰水中,而图中又在冰水中加入了浓硫酸(题干中却只字不提)。也许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的细致能力,但恕笔者直言,这不仅缺乏事实的根基,而且多少有点故意设套之嫌。而且它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要绕过这些陷阱所需的技巧,在現实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只在解题时有用。因此这样的考题不仅有悖于“科学”精神,而且由于中考试题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势必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误导。为了让学生不在考试中失分,教师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倍甚至百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果师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样的训练上,那么又有什么精力去教育创新?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考试的目的,注重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才不致于成为一句空话。
  2.试题设置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概念差异,力求科学严谨
  学业考试的命题一定要以新课程的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注意理、化、生、地等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及一些概念界定上的差异,力求避免因科学性或严密性不足而引发的争议。如2006年中考某市《科学》卷第10题就曾一度引起热议。试题如下: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
  A.染色体B.基因C.DNAD.蛋白质
  命题者的意图是想让考生选择C,因为DNA是分子,从化学的角度讲,“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基因”只是分子上的“片段”,因此不能说是“物质”。但考生们并不这样想,因为生物学中关于“遗传物质”是这样说的:“染色体、基因和DNA都是遗传物质”、“生物的每一性状都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这应该是多年沿袭、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同学科间对同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忽略这一点,试题就容易产生科学性或严密性的不足,甚至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误导和制约,如关于基因能不能叫遗传物质,2006年后一些教师开始心存疑虑,讲课时模棱两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要创设合理新鲜的试题情境,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由于普遍存在应对考试的教学,考试在许多时候,并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科学》学业考试试卷中的每道试题都有自己不同的检测功能,有检测知识再认的(低层次),有检测解决问题能力的(中层次),还有检测科学探究技能的(高层次)。但教师在应对考试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层级下移"策略,即通过将试题类型归类、模式化,辅之以超强度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将检测高层次思维的试题(如解决问题、探究技能的试题),下降到再现、再认的层级。也就是说,原本命题者希望能测量学生是否具有探究技能的,但学生在复习时已经做过类似题目且非常熟练,那么,在考试时,遇到同样类型的试题,其心理过程就不是运用探究的心智技能,而仅仅是模式试题的再现、再认而已。因此获得的信息是不可靠、不真实的。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考试收集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呢?笔者以为,应当使试题的情景远离学生机械训练过的、比较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在一个变式的、比较陌生的试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信息的可靠程度。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科学面对的问题更是千变万化,这都为真实地评价提供了可能。但坦率地说,近几年部分地市的《科学》试题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够的,在一些试卷中,我们常常不难找到似曾相识甚至完全一样的旧题。平常练习做得多的学生就会占到便宜——或许这也是“题海战术”无法真正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之一。
  4.学业考试要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毫不讳言,目前我国的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沉重的。高强度的练习还在被广泛采用,一方面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训练,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发展不起来,影响了学生在德、美、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是由高利害的考试引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用之对付考试常常“行之有效”。因此,在设计试卷难度及题干选择等方面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尽管每年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要将学业考试的难度值稳定在0.75左右,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撑控。比如衢州科学卷2007年相对容易,但2008年少数试题的难度显然拔高得太快,学生大多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以后的教学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种是良性的,现在的试题大多重在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的考查,很多试题平时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会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少猜题、少作业,而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一种是恶性的,因为试题难度大了,教师怕“误了学生的前途”,因而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练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如此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很难降下来。
  令人欣喜的是,上述命题中的一些瑕疵都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近几年我省《科学》学业考试的试卷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理念还是思路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在关注社会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已远非昔日可比。笔者坚信,命题者只要站在时代和科技的前沿,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三维目标”,突出科学的真实性、实践性和创新精神,就能让试卷既能准确地选拔优质生源,又能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并最终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前提条件;是调节人际冲突,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相互悦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我们要全方位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和谐打造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 心理健康和谐社会学校家庭社会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
摘 要: 本文作者立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现状,在指导小学生学会记数学笔记,增强其数学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此从阐述小学生学记数学笔记的意义开始,对笔记内容的筛选、记笔记的时机把握、笔记的高效使用等三个方面,结合教材和实际教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 数学笔记 内容 时机 使用效率    记数学笔记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是数学行为的前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个较为
语法体系构成的旧教材到此后的以听说领先、培养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人教版“新”教材,再到近几年投入使用的牛津版“最新教材”,可以说中学英语教改的滚滚浪潮推动着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纵观一次次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改革,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讲英语、用英语,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必须开口讲英语,而且要敢讲、会讲才行。因而英语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很关键。下面我就简单
摘 要: 生态教学是人本主义的教学,生态教学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生态的课堂里有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本文作者以初中初中英语课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个人的生态教学感悟。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生态教学    初中英语“生态教学”,要求从
摘要: 本文着重对怎样写好命题作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审题 写作技巧    “命题”就是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只给出一个标题作为作文的依据,学生必须在同一题目下进行写作。  然而,同样的题目,学生作文得分相差悬殊。大部分学生是“面对作文好困惑”,面对题目久久不知如何下笔,面对作文课,甚至感到痛苦。  怎样才能写好命题作文呢?本文试提以下几点,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命题作文
摘要: 在16世纪后的欧洲,各国为加强君权、统一国家行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17—18世纪法国的改革最具代表性。由于此番改革,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政治的领袖。  关键词: 17—18世纪法国 政治改革    一、民主制度的衰微——走向集权的欧洲    欧洲早期的贵族民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来的政治走向,使得封建庄园制和采邑制度被广大的欧洲王国所效法。国王与贵族双方按照默许的,或者是法律条文所规定
摘 要: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实施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班主任必须在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的前提下,借鉴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理论为借鉴,联系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潜能激发为抓手,创新班集体建设,将管理班级变为建设班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班集体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学生管理 启示    一、班集体建设与管
摘 要: 利用Excel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日常教学办公中,特别是成绩分析统计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指出Excel的“分析工具库”中数据分析工具在测试成绩统计分析上的应用,例如描述统计工具、排位与百分比、直方图工具、积差相关描述等功能。以上功能不仅可以优化繁琐的计算过程,还有利于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处理,测试成绩的统计及管理、试卷难度分析,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考试,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  关
摘要: 规范办学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加“任重而道远”。为更和谐更高效地利用课堂主阵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英语学科特点提出“有效教学,势在必行”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并从有效教学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有效教学的生成和有效教学的实施体会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相信,随着“有效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定会在不断尝试中日臻完善。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情感投入“变式”教学 “团队意识” 
摘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生涯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国导演冯小刚和美国导演理查德·谢克纳分别于2006年秋及2007年10月将《哈姆莱特》以电影和实验剧的形式搬上了中国的荧幕和舞台。本文作者拟从意象符号运用的角度出发,对上述两个新时代条件下的尝试性改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哈姆莱特》在新世纪技术手段及人文背景之下可供发掘的巨大艺术潜力。  关键词: 《哈姆莱特》 改编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