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红利视阈下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及对策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近五年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存在农民工增长率逐年下降、农民工参训率仍然偏低、农业技能培训占比较低、高级以上技工培训占比太低等问题。需要完善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法律体系,实现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多元化,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加大中高级技师培训力度。
  关键词 新人口红利;农民工;职业培训;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6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劳动力成本上升,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原材料供应的时代已经终结,旧人口红利基础上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失去了比较优势,发展资本密集产业是必然出路,这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农民工如何适应转型企业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近五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经济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展开分析,试图探求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实情况。
  一、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及问题解析
  (一)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步失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增加352万人,上升1.3%。2011至2014年農民工总量分别为25278万人、26261万人、26894、27395万人,增速分别为4.4%、3.9%、2.4%、1.9%、1.3%,见图1。自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加而增速下降趋势明显[1]。
  农民工总量增速下降说明我国旧有的人口红利正逐步失去,既往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失去。我国原有的计生政策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产业工人主力的80后、90后、甚至即将崛起的00后,多为独生子女,随着学历教育的普及扩大,也使得新一代农民工逐步追求技能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而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密集性的工作更多由老一代农民工在坚守。
  随着原有的人口红利优势退去,我国正经历由廉价劳动力和技工红利向高级技工和专业人才转换的过程,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新人口红利说即一国发展过程中存在旧人口红利的替代过程[2]。
  (二)农民工参与培训总量小幅增加,参训率仍然偏低
  开展职业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需要,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力,农民工是职业培训的主要对象。国家积极推动农民工职业培训,开展层次多样的职业培训并进行财政补贴以鼓励和刺激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培训。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5年全国组织职业培训分别为2200万人、2049万人、2049万人、1935万人、1908万人,其中农民工培训人数分别为1080万人、883万人、938.4万人、1069万人、967万人,可以看出无论各类职业培训总数还是农民工参训人数均呈现双下降趋势。
  参训农民工占比职业培训数自2011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12年最低为43.09%,2014年逐步上升到55.25%,说明农民工仍是我国职业培训的主要对象。但是从参训农民工占比农民工总数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参训比率仍然偏低,最高只有2011年的4.27%,且自2011年以来不升反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任重而道远,需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参训率下降未能和社会转型需要相对应,无法有效满足转型升级企业对产业工人的高技能和专业性要求,长此以往必然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小幅下降,但是中高级技师通过率逐年递增
  如图4所示,通过对近五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逐年递增,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参与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性,对其未来就业、上岗都具有帮助作用。但是从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来看,通过率呈小幅下降趋势。同时,中高级技师近年通过人数逐步上升,由2011年的年35.8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年55.31万人,但是从中高级技术人才占整体技术人才的比例来看,最高仅为2014年的4.01%,说明目前全国开展的各种职业培训仍以初中级技工为主,中高级技师培训开展较少[3]。
  二、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积极对策
  (一)完善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有关农民工培训实施的政策有《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以及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实施办法,这构成了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4]。
  上述文件虽然一定程度上对推动我国农民工培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但是这些文件属于规章制度,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而由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农民工实施就业培训实施办法仅停留在规范性文件的层次,法律地位同样不高,这降低了农民工职业培训应有的法律地位,削弱了法律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保护力度,不利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尽快对农民工职业培训进行立法,纳入我国的法律框架体系,运用法律强制性来引导、规范和约束农民工培训,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 。
  (二)加快实现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多元化
  目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参训率仍然偏低,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引入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力量,共同推动农民工培训工作顺利进行[6]。
  开展农民工培训,企业也是直接受益者,有义务为其出资出力。目前,企业对内部工人培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线员工流动性较大,其投资回报外溢现象频发。可以学习日本建立“培训~工作合同”,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因参与农民工职业培训而进行的设备和资金投入予以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中来。   社會资金也是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投资者,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机构加入进来。农民工处于社会阶层的底层,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弱势群体特征明显,农民工职业培训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社会各类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应积极投入,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农民工个人更是最直接受益人,因而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对自我进行投资。唯有自身价值增加才能提高工资报酬,而对自我投资最优途径就是投资学习,农民工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参加职业培训无疑是投资短见效快的主要学习渠道。积极培养农民工主动自我投资意识,摒弃“坐等要”的惯性惰性思维。
  (三)加大中高级技师培训力度,提升人才技能结构层次
  我国目前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偏重初中级技工培训,高级以上技能培训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大量的初、中级技工,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的技能培训,来提高高级以上技工比例,优化我国职业资格不平衡的问题。相关培训机构要提升自身的师资水平、培训内容、设施设备。政府部门也应对取得高级以上技工进行更高奖励,给予培训机构相应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政策等支持,以鼓励更多培训机构和社会团体加入。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4-28].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
  [2]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4:21-23.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2016-10-11].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
  [4]杨润勇.我国十年农村教育政策进展与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2):3-10.
  [5]刘志铭.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36-37.
  [6]苑国栋.需求导向视角下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71-72.
  Analysis on Issues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under New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Economic Data Analysis from 2011 to 2015
  Zhou Liting, Liu Ru, Zhu Hong, Chen Qia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lot, together with the old international labor distribution. As China is undergoing economic upgrade and labor cost keeps increasing,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demographic dividend patterns change from the old path depending on cheap labor cost and technicians to the new one relying on highly-skilled technicians and specialized talents. Therefore,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urgent to make human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n migrant workers which act as the main force of all industries. This paper studies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of the last five years, and analyzes it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finds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migrant workers decreases year by year, the training rate of migrant workers is still low, and the proportion of advanced technician training is small. So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will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m actively.
  Key words new demographic dividend;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uthor Zhou Liting, lecturer in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ibei 235000); Liu Ru, associate professor in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u Hong,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en Qiang, Training Center of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21日,云南宾川,职业学校高二学生张某与苟某在宿舍内发生斗殴,后张某被刀刺伤,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3月22日,四川眉山,发生一起职业学校学生斗殴事件, 2名学生重伤后死亡。  2012年4月5日,广东东莞,两名职业学校学生因元旦晚会上的一次身体擦碰而导致4个月后一场悲剧的发生,两人轻伤,一人重伤后身亡。  2011年9月16日,湖北建始,职业学校高一男生易某将高二学生尹某刺死
摘 要 在人口学意义上,农民教育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运作的动力、调节的动力与分配的动力。运作的目的在于创新与传递生产观念与技术,调节的目的是习得新的组织意识与规范,分配的目的在于习得利用便捷手段获取资源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农民教育发展的向度主要包括以新型农民的培养为目标,以实践性课程为支撑,以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为手段,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保障。  关键词 农民教育;人口学;动力;向度  中图分类号 G5
摘 要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探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并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能力、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6
摘 要 围绕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推行“项目工作室”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四个引入,即企业骨干引入教学团队、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企业资源引入教学环境、企业准则引入生产性实训。实践表明,这一模式有效地将学校与社会对人才的供求情况相衔接,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提高,增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20所左右普通本科院校整体和部分高校的分院(专业)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省属本科高校转型比例达到70%左右,建立以应用型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四川省出台的《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群)、50个二级本科院系、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到2020年,初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学校
2013年4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提升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推动相关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民族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国际竞争
摘 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其市民化。实证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指标具有较高的整体优良训练法,但优秀训练法相对较低,且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弱于刚性职业能力,同时农民工职业能力苏南、苏北地域差异。提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需要持续贯彻落实已有资助和奖励制度,加强对企业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的机制激励,注重培训的制度规划,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
每年,我校都要举办队列广播操比赛,在各班列队行进时,那雄壮的口号,不仅有学习誓词,还有跑操誓词,无比催人奋进。这些口号,凝具了体育委员、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心血,现将2007年我校举行队列广播操比赛时各班的口号摘录如下:  71班:七一学子,齐心协力,凌云赛场,超越梦想。  72班:七二七二,独一无二,激情勇进,胜利属我,奋勇冲锋,扬我班威。  73班:七三七三,猛虎下山,赛出风格,永远领
摘 要 基于顾客需求的分析视角,对全国1280名高职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培训是一个反思实践的课程学习过程,高职教师所需要的培训课程要服务于高职教师的工作过程,方便教师的学习过程,最终引领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培训课程变革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方面实现高职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习过程情境化相整合,致力于把高职教师培养成反思性实践者。  关键
摘 要 调查表明,当前人们对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判,这种误判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发展。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读懂学生,因材施教。这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中职学生,实施唤醒教育,发现学生;构建以中职学生的内心需求、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爱和规则为基础,以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接纳、尊重、欣赏、激励中职学生为原则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