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新误区及对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声琅琅”已成为现阶段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但静下心来思考:这看似热闹的课堂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笔者以为:相当数量的朗读教学存在形式化、模式化倾向,趣味性、针对性、实效性指导较弱。现仅针对普遍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谈谈浅见。
  
  误区一:朗读教学年段特征不明显,各学段教学没有太多差异,缺乏明确的年段教学目标
  对策:明确课标要求,弄清年段差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1.关于朗读
  课标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第三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第一学段朗读教学重在打好朗读基础。感悟基本的朗读技巧,培养语感。而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重在将朗读作为一种手段,通过朗读去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积累语言和表达情感。
  2.关于默读和浏览
  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和浏览能力。
  
  误区二:朗读、齐读过多过滥。默读、略读、浏览较少
  对策:根据年段、内容和学习进程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形式
  1.慎用齐读形式,多用自由读、个别读或同桌互读、小组读的方式
  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齐读,整堂课看不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这样做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极为不利。谁读得好、谁读得差、谁读得有进步老师难以发现,无法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对重点句段的朗读指导,一般流程应是先自由读,再同桌读、指名读(必要时教师范读,再指名读)、赛读,待指导练习到位时再齐读。这样,既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又落实个别指导,更好地体现朗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2.加强默读的练习与指导
  第一学段后期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中高年级应尽量鼓励学生默读,尤其是精读课文时。默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静下心来感悟和揣摩,读出个性化的体会;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选择默读形式利于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3.逐步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
  高年级的课内外阅读教学,尤其是对略读课文和拓展性阅读内容的教学,要培养学生一目十行、粗略感知、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适当开展比赛或展示活动,如限时阅读课文或书报,比比谁的收获多、进步大,谁获得的信息最有价值等。
  
  误区三:朗读指导形式化、程式化严重
  策略:在朗读指导的目的性、层次性、实效性上下工夫
  1.明确每次读的目的。体现朗读教学的层次性
  指导初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可采用自由地小声读(或默读);指导精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进行理解、想象、质疑等;指导默读。在读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后,可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赏读,要求学生入情入境,或分角色朗读,有的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以演助读,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给足练习时间。以潜心对话为基础。读出韵味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每一步的读都要给学生留足练习时间,必要时可进行反复的自由练习或同桌互助,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3.低年级应适当示范
  朗读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语感差,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停顿、轻重、快慢、节奏、语气等),而这些技巧又不能靠简单的传授和机械的要求而获得。在学生通过练习、琢磨后朗读效果仍然不佳时,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创新指导的形式和方法
  一成不变的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大胆创新,选择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较强的形式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年段的阅读教学。指导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情。例如:假如你是临死的小珊迪(《小珊迪》)、假如你是饥饿难忍的哈默(《尊严》)、假如你是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将相和》)等,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再试着读好相关的语句。
  表演法:有些文本语言形象、生动,有的情节性强,可采用表演法,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辅助表达情感。如西师版第三册《水妈妈的孩子们》中的“抱着、捧着、背着、摘来”,《厨师小山羊》中的“随手一扬、随手一扔、随手一抛”等动词的意思就可以通过表演表达出来。
  想象法:这种方法是在朗读前让学生读文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在大脑中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再通过朗读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惊弓之鸟》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时,先让学生“过电影”,说说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调把这种情景“描述”出来。由于学生脑海中有活生生的形象,所以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慢慢地”、“边飞边鸣”等词语读得比较缓慢。比较低沉。
  强调法: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读懂并关注重点词语,在朗读时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强调。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小珊迪》的一个片段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出示句子:“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教师问:“同学们,读这句话时,你最想强调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一位学生说:“我最想强调的是‘诚恳’,我觉得小珊迪是个非常诚恳的孩子,他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却一定要把零花钱找还给那位叔叔。”接着这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这句话,果然强调了“诚恳”。其他学生接着谈出了自己想强调的词语并说明了理由。这种把理解词句和朗读结合起来的方法既简单又实在,使理解与朗读指导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建议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要求学生先想一想、练一练,再给同学或老师提建议,并说明理由。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瀑布》的第三节时引导说:“老师也想来读读这一节,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孩子们能给我提提建议吗?”这时,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自由朗读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如:“我建议老师强调‘伟大’、‘珍珠’,把‘好伟大’的‘好’和‘珍珠’读重一点”;“‘如烟,如雾,如尘’读得越来越慢。越来越轻。”……老师根据这些建议试读,学生再评,再建议,学生感到满意了,老师再鼓励学生和老师赛读。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和谐、民主、积极、轻松的读书氛围,学生的思维活了,教学效果当然不错。
  比较法:旨在比较中鉴别并体悟方法。可以是生生比较.也可以师生比较,还可以是对同一个人的几种读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讨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在教学《花钟》时,对“睡莲从梦中醒来”一句,可以由不同的学生分别朗读。也可以由老师读出轻重各异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对比几种不同的读法,选择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一种方法进行练读并说出理由。孩子们通过自己对课文的讨论和理解。联想到夜是静的、梦是轻的,再通过比较,自然而然地把语速放得慢些、声音读得轻些,读出了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来。
  
  误区四:朗读评价简单化、表面化。评价语言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忽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对策:认真研读文本,优化评价过程和方法
  1.评价语言具体,富于变化
  有的老师习惯于用概念化的语言评价学生。如“读得好”、“读得不错”、“读得很有感情”等,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收效不大。因此,教师心中应装着自己通过与文本对话而预设的朗读目标(预期效果),如要求读正确、流利还是有感情,语调应高昂还是低沉。语气是感叹、疑问还是反问等。并根据文中人物的身份、处境,景物的特点等作为启发点加以引导,读出特有的语气。如“轻柔地说”显然不能高声朗读;“大声嚷嚷”不能读得轻声细气。当然,表示赞美的语言语调高低则不必强求一致……总之.只有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境。用具体的、富有变化的语言评价学生,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得。
  2.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有的老师忽视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机会;而有的老师虽然有这样的意识,但却疏于指导。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声音洪亮,有感情”等表面和空洞的层面,达不到评价的目的。教师应通过示范或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评价技巧。如先发现别人的长处,再提建议,语气应委婉;听清楚朗读前老师提出的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评价等。让学生在评中学、学中评,逐渐实现评得具体、评得有质量的目标。
其他文献
因为对萌发生机的课堂向往,因为对游戏教学的追求,200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十年的教研员工作,重返课堂,带着课题开始了崭新的课堂实践。从教研员做回老师、从书桌走回课堂、从总是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解读文本内容,挖掘文本的思想、情感等,注重方法与策略,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真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一、“瘦”读文本,掌握大意  这里的“瘦”,并不是指“皮包骨头”,没有神采,而是浓缩,能大致熟悉、感知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由题入手  题目对于文章,如同眼睛对于人。眼睛能透露出人的灵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能力组织和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判断,其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自信力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程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就高,其达成的效果也更加优化。联系到刚刚接触到作文的小学生,他们对作文往往心中没有底气,即自我效能感很低,一怕作文写不好,二怕作文写不长,不敢写、不愿写也不会写。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从培养学生作文自我效能感出发,引导学
长久以来,中华文明把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作为社会公正、公平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举措,由此实现社会各阶层的纵向流动。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关于我国基础教育以及高等学校
对猪口蹄疫的病因、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在任何社会,青年都是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具成长性,处于由弱到强发展进程中的新生力量。青年的成长成才,尤其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呵护。正如古人云,地薄者大木不
汉字将文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写字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写字技能的提
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成功地架起了新加坡与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新加坡政府规定,英语是新加坡的共通语言,第二语言是各民族的母语,即华族的华语、巫族的马来语、印族的淡米尔语。新加坡的小学生除了用英语修读大多数科目外,每天还要花一定时间学习各自的母语。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母语的口语能力测试。以下着重介绍新加坡华文口试的特点。    一、华文考试的总体设计及口试的地位  新加坡与我国每
何谓“真实阅读”?还是从阅读教学存在的不真实阅读现象说起。    1、“阅读”老师    其典型表现是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受,精心设计话题,提问引路。在一堂课中,几个问题“环环相扣”,给学生的阅读过程造成了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外在环境,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樊笼。这种提问的实质是全体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的阅读,学生实际上读的不是真正的文本,而是老师的提问;读的不是作者对生活的
谈教学,谈授课,当然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呢?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教学课堂。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人格谈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关注发展个性差异    在语文教学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