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新一代具有应用意识的人才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兴趣 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在这充满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数学的实践能力,并获得探索知识奥秘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体验。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从生活中来。把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生活所必需,使他们产生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位老师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时设计了学生表演、多媒体演示形象逼真的画面的情境。这来自生活的问题,加上多媒体的辅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直到下课铃响了,很多同学还舍不得下课。
  二、总结经验,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用已有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做到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说。
  1.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钟表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钟面,发现钟面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如何认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就给全体学生留有自主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钟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实现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如,教师巡視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2.加强直观操作,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活动。要加强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在生活实践中探究数学规律,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位加法”时,充分让学生讨论、摆小棒,从操作中得出“凑十”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三、留意生活,感受数学,培养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要你留意,你就能发现。比如在超市,货物的摆放就是一种分类知识。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发现,善于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产生迫切学习知识的愿望,并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创造,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这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  关键词阅读期待 环节设计 内驱力  “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通过一种悬念的制造,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迫切求知
摘要打造多彩的生活,丰富作文之源,倡导自主拟题,改变习作方式,注重发展个性,写出真我风采,让作文教学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个性缺失 成因 对策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无中生有,缺乏真情,缺乏个性。  一、原因分析  1.阅读源的影响使学
《还我家园》(原照片为彩照)是一幅创意构思的4底合成制作的作品。当前人们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是保护人类及动物的生存与平衡,怎样去爱护大自然,去保护自己的家园。作为一
在低年级的习字教学中,时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认真教,学生刻苦练,但写字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仔细究其原因,发现其实有好些教学细节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使我们不知不觉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习作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把作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段即一、二年级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即三至六年级叫“习作”。这样的话,我们在教学中要分别对待。  一、对一、二年级写话,要明确要求,提高写话质量  1.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最常见的写话形式。它的好处是图文并茂。学生要写好的前提是认真观察图画,弄明白图中有什么人或物。如果有人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座桥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如何使学生在愉悦、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中搭建起汉语拼音这座通往识字的桥梁,有效、迅速地突破第一道难关呢?那就要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功倍的;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言,是违背自然,事倍功半的。"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学
摘要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教师必须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牵鼻子”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灵动教学 学生主体 数学课堂  教学过程应以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为起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师生的共同活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喜悦为强化的学
摘要教师要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要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会学、愿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在新课改精神下,扎实训练,科学拼搏,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把握教学环节,特别是重视教学细节,才能使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教育探索 重视细节 教学改革 实践体会  目前,教学细节是紧跟课改步伐的。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主线的教育探索要做到对教学细节把握的成功,必须熟悉
根据日本财政年度报告的规定,富士公司最近公布了2000年度(1999年4月1日~2000年3月31日)的经营结果。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富士公司向市场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并采取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