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量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凸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模拟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2.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的各个部分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阅读材料”是对正文的解释、延伸及案例说明,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辅助作用,但不要挖掘得太深,以免过多花费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亮点”之一。但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却成为教师的一大“心病”。尤其是“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说问题多多。很多教师反映,活动起来太浪费时间,导致很多教材内容来不及处理,课堂还“乱哄哄”的。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提高活动有效性。特别是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活动,要有选择地使用;要注意“活动”类型及不同要求,将过难、过繁、难以开展的活动适当简化或者放弃;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时予以点拨引导,不要走极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探索。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与判图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湘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了许多地理图像,它们是对正文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或是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過程的直观表现,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材处理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发挥图像的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地理图像的内在吸引力,以图代讲,以图代练,以图定学,培养学生读图、判图、作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和从中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地图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
3.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3.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又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嫩芽”。
3.2创设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创设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3.3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3.4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延伸,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4.要转变墨守成规的念经者角色,努力成为课堂的设计者
4.1引导学生对意义类的知识进行探讨、梳理和归类。在中学系统地理中有关环境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交通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区域地理中有关区域经济与区域生态存在的问题,有关重大工程和决策的知识,如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铁路修建、石油战略、粮食安全、旅游开发、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都涉及如何认识其所包含的地理意义的内容。
4.2让学生举出意义类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剖析,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
4.3教师引导学生对意义类问题进行思维建模与养成。通过以上教学流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确,在遇到意义类问题时,思维的切入点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的意义进行宏观把握。在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展开的过程与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可以达到课堂“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落实的目的。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量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凸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模拟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2.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的各个部分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阅读材料”是对正文的解释、延伸及案例说明,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辅助作用,但不要挖掘得太深,以免过多花费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亮点”之一。但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却成为教师的一大“心病”。尤其是“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说问题多多。很多教师反映,活动起来太浪费时间,导致很多教材内容来不及处理,课堂还“乱哄哄”的。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提高活动有效性。特别是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活动,要有选择地使用;要注意“活动”类型及不同要求,将过难、过繁、难以开展的活动适当简化或者放弃;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时予以点拨引导,不要走极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探索。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与判图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湘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了许多地理图像,它们是对正文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或是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過程的直观表现,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材处理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发挥图像的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地理图像的内在吸引力,以图代讲,以图代练,以图定学,培养学生读图、判图、作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和从中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地图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
3.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3.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又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嫩芽”。
3.2创设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创设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3.3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3.4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延伸,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4.要转变墨守成规的念经者角色,努力成为课堂的设计者
4.1引导学生对意义类的知识进行探讨、梳理和归类。在中学系统地理中有关环境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交通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区域地理中有关区域经济与区域生态存在的问题,有关重大工程和决策的知识,如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铁路修建、石油战略、粮食安全、旅游开发、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都涉及如何认识其所包含的地理意义的内容。
4.2让学生举出意义类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剖析,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
4.3教师引导学生对意义类问题进行思维建模与养成。通过以上教学流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确,在遇到意义类问题时,思维的切入点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的意义进行宏观把握。在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展开的过程与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可以达到课堂“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落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