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学校层面,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那么,如何把传统节日教育融入到学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值得德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 已应用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因此,两年来,我们尝试着把信息技术与班级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心,从而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思路、新形式,助力信息技术在德育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实践和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传统节日的活动化任务平台
本文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珠光小学微信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再结合微信班级群、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六大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饮食以及相关古诗词等的文化内涵,加以整合、巧妙组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任务,搭建传统节日活动化任务平台,即,“在平台发布系列任务——学生线上领取任务——学生线下完成任务、提交凭证(过程照片、成果、感想等)到平台——教师审核、评价——学生获得素养积分”,用这种项目式活动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线下的活动与线上的记录、数据分析以及展示形成有效的闭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的活动化任务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任务的设置有梯度性:根据完成任务的难易,每个节日设置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高级任务,任务级别越高,获得的素养积分就越多(见图1)。
2.任务的完成有可操作性:其实,每个任务的设计都是一个资源包,有教师精心挑选的关于主题的知识链接或视频、有完成任务的示例,学生可以凭借教师给的文字介绍或视频进行学习来完成任务,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来完成任务。总之,每个任务的设计都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有梯度的学习平台。学生从中可以学到知识、提升素养。
3.任务的设计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节日的文化元素与手工、劳动、游玩等相结合,努力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又具有实效性的活动。比如,春节学习制作“家庭编年史”,元宵节学习包汤圆,疫情下的清明节“把春天种在家里”、制作家族树,重阳节与家人一起登山等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4.任务的选择有自主性:这些任务如同自助餐,学生喜欢什么任务就可以领取什么任务来完成,更多地体现学生的兴趣点。
5.任务的完成有评价性:平常活动的开展很难有反馈、量化和评价,学生的收获无法一一展示,但平台系统却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都得以展示、保存,并且得到教师的评价,并体现在学生的整体素养中。网络平台大数据有效提升了资料的采集、存储、迁移,使得原来难以评价的线下活动得以永久保存和随时提取。
6.任务的评价有标准性:以深圳市八大素养为标准,每一个任务都有具体的素养得分,完成的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否则可能审核不过关,不能获得素养积分,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
二、拓宽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形成班级活动新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地域界限,为学校与学习者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两年来,本课题凭借珠光小学微信任务平台中的“学生素养评价系统”,结合微信班级群、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内涵,设计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任务,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交互相融,促使了活动的落实与评价,主要体现为两种:
1.线下主导,线上记录(见图2)。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开展各种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如(见图2)开展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亲子登山、元宵节猜灯谜等班集体线下活动,然后在线上设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只需把参与活动的照片、感受等传上平台任务系统。具体如清明节“传承英雄志”的线下英雄人物事迹展,辅以线上相应的英雄人物事迹推文,不但学生受到熏陶,家长也能拓展有关英雄人物事迹的知识。接着,线上设置“我最喜爱的英雄人物”的任务,学生领取后,用“说英雄故事”“写感受”等方式提交照片、文字作为凭证,审核过关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素养积分(见图3)。这一方式解决了学生参与活动后能否得到有效评价的难题。
2.线上主导,自主(合作)完成。
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习俗多样。受时间、地域的影响,我们无法每一个活动都统一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一一学习和体验。那么,线上主题式、自助餐式的任务发布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让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每一种文化内涵、每一个习俗都有可能被学习、被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下图4是春节的活动任务内容,由于春节已放假,不可能在班级里统一组织活动,那么,线上任务的发布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传统的班级活动,是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之后,更多的是给予所有学生总结性的评价,难以针对一个个学生进行评价。在本课题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平台领取任务,围绕主题,通过网上搜集资料、线下单独(合作)完成任务,接着在班级群里进行分享、评价,最后提交任务凭证。这“凭证”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的图片证明或家长反馈。比如,清明节有一个需要学生制作菊花的任务,那么,在提交任务时,不但要提交最后菊花的成品,还要把制作菊花的准备工具及制作过程的图片上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审核,给予相应的素养积分。这样的一系列操作注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也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记录、展示,形成了有效闭环,较好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的深度融合,探索了班级活動的新思路、新形式。
三、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丰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有效实现线上线下“双阵地”的互动互融。 学校分别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设计了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有微信服务平台的任务驱动,也有学生家长进课堂共度佳节;有项目式的主题活动,也有个人的探索研究活动;有自我能力提升的素养任务,也有班级中班组群的展示,可谓精彩纷呈。如,清明节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询问调查家族成员,然后绘制家族树,理清家族关系网络,树立家族观念、亲情观念,培养家族荣誉感。可见,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有利于探索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班级活动,并有助于形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活动策略。
2019年元宵节,深圳市南山区举行了系列活动(见图5)。我们把这些活动设计为其中一个任务,只要参与南山区举办的某一活动,则可以上传参与活动的照片和感受,教师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关的素养积分;一款关于传统节日的游戏——佳期,我们把它设计成平台的一个任务,学生在游戏中闯关成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素养积分;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不寻常,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学生都居家学习,我们课题组教师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组织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一系列网上祭奠活动(见图6):三分钟默哀、网上献花、笔下祭扫……
尤其在后疫情时期,我们多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模式,丰富了班级生活的组织形态,也扩宽了教育资源互享的平台与路径。如,2020年的端午节,大家突破时间和地域,一起在网上感受龙舟竞赛带来的节日气氛。
四、聚焦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从认知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中秋节(见图7),二(4)班的学生以书友队的形式走访了身边不同城市的人们。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先小组分工合作,锁定7位不同城市的教师,然后利用调查了解法,采用座谈交流的形式,总结归纳7个不同的城市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并绘制成了思维导图,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分享,最后形成活动文字在学校的公众号进行全校推广。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学生们的视野中明朗起来。
下图8是这两年来学生领取传统节日任务并完成后获得的整体素养雷达图。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學生学习素养指数最高,其次是信息素养、生活素养、审美素养、品德素养,最低的是国际素养。这一数据在课题实施后一年的素养报告中也体现了出来,当时的国际素养基本为零。虽然这是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我们也作了思考,在第二年的任务中,我们设计了“了解各国的春节、端午节的习俗”“对比各国节日的不同”等任务,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了其它国家也有与中国传统节类似的节日,但与中国节又有着很多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两年来,我们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共发布11次活动任务推文,设计了56个活动任务,全校学生参与率达96%,教师审核任务次数达10217次;同时,结合线上任务,线下开展传统节日活动达24个。学生们过洋节的风气和思潮也逐渐扭转,学生的节日更多的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到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去。学生们深切地感受着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深度融合的策略应用,记录了学生成长的点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为德育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提供新的途径。
责任编辑
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传统节日的活动化任务平台
本文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珠光小学微信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再结合微信班级群、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六大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饮食以及相关古诗词等的文化内涵,加以整合、巧妙组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任务,搭建传统节日活动化任务平台,即,“在平台发布系列任务——学生线上领取任务——学生线下完成任务、提交凭证(过程照片、成果、感想等)到平台——教师审核、评价——学生获得素养积分”,用这种项目式活动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线下的活动与线上的记录、数据分析以及展示形成有效的闭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的活动化任务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任务的设置有梯度性:根据完成任务的难易,每个节日设置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高级任务,任务级别越高,获得的素养积分就越多(见图1)。
2.任务的完成有可操作性:其实,每个任务的设计都是一个资源包,有教师精心挑选的关于主题的知识链接或视频、有完成任务的示例,学生可以凭借教师给的文字介绍或视频进行学习来完成任务,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来完成任务。总之,每个任务的设计都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有梯度的学习平台。学生从中可以学到知识、提升素养。
3.任务的设计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节日的文化元素与手工、劳动、游玩等相结合,努力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又具有实效性的活动。比如,春节学习制作“家庭编年史”,元宵节学习包汤圆,疫情下的清明节“把春天种在家里”、制作家族树,重阳节与家人一起登山等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4.任务的选择有自主性:这些任务如同自助餐,学生喜欢什么任务就可以领取什么任务来完成,更多地体现学生的兴趣点。
5.任务的完成有评价性:平常活动的开展很难有反馈、量化和评价,学生的收获无法一一展示,但平台系统却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都得以展示、保存,并且得到教师的评价,并体现在学生的整体素养中。网络平台大数据有效提升了资料的采集、存储、迁移,使得原来难以评价的线下活动得以永久保存和随时提取。
6.任务的评价有标准性:以深圳市八大素养为标准,每一个任务都有具体的素养得分,完成的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否则可能审核不过关,不能获得素养积分,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
二、拓宽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形成班级活动新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地域界限,为学校与学习者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两年来,本课题凭借珠光小学微信任务平台中的“学生素养评价系统”,结合微信班级群、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内涵,设计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任务,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交互相融,促使了活动的落实与评价,主要体现为两种:
1.线下主导,线上记录(见图2)。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开展各种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如(见图2)开展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亲子登山、元宵节猜灯谜等班集体线下活动,然后在线上设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只需把参与活动的照片、感受等传上平台任务系统。具体如清明节“传承英雄志”的线下英雄人物事迹展,辅以线上相应的英雄人物事迹推文,不但学生受到熏陶,家长也能拓展有关英雄人物事迹的知识。接着,线上设置“我最喜爱的英雄人物”的任务,学生领取后,用“说英雄故事”“写感受”等方式提交照片、文字作为凭证,审核过关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素养积分(见图3)。这一方式解决了学生参与活动后能否得到有效评价的难题。
2.线上主导,自主(合作)完成。
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习俗多样。受时间、地域的影响,我们无法每一个活动都统一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一一学习和体验。那么,线上主题式、自助餐式的任务发布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让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每一种文化内涵、每一个习俗都有可能被学习、被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下图4是春节的活动任务内容,由于春节已放假,不可能在班级里统一组织活动,那么,线上任务的发布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传统的班级活动,是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之后,更多的是给予所有学生总结性的评价,难以针对一个个学生进行评价。在本课题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平台领取任务,围绕主题,通过网上搜集资料、线下单独(合作)完成任务,接着在班级群里进行分享、评价,最后提交任务凭证。这“凭证”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的图片证明或家长反馈。比如,清明节有一个需要学生制作菊花的任务,那么,在提交任务时,不但要提交最后菊花的成品,还要把制作菊花的准备工具及制作过程的图片上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审核,给予相应的素养积分。这样的一系列操作注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也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记录、展示,形成了有效闭环,较好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的深度融合,探索了班级活動的新思路、新形式。
三、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丰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有效实现线上线下“双阵地”的互动互融。 学校分别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设计了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有微信服务平台的任务驱动,也有学生家长进课堂共度佳节;有项目式的主题活动,也有个人的探索研究活动;有自我能力提升的素养任务,也有班级中班组群的展示,可谓精彩纷呈。如,清明节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询问调查家族成员,然后绘制家族树,理清家族关系网络,树立家族观念、亲情观念,培养家族荣誉感。可见,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有利于探索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班级活动,并有助于形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活动策略。
2019年元宵节,深圳市南山区举行了系列活动(见图5)。我们把这些活动设计为其中一个任务,只要参与南山区举办的某一活动,则可以上传参与活动的照片和感受,教师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关的素养积分;一款关于传统节日的游戏——佳期,我们把它设计成平台的一个任务,学生在游戏中闯关成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素养积分;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不寻常,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学生都居家学习,我们课题组教师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组织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一系列网上祭奠活动(见图6):三分钟默哀、网上献花、笔下祭扫……
尤其在后疫情时期,我们多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模式,丰富了班级生活的组织形态,也扩宽了教育资源互享的平台与路径。如,2020年的端午节,大家突破时间和地域,一起在网上感受龙舟竞赛带来的节日气氛。
四、聚焦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从认知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中秋节(见图7),二(4)班的学生以书友队的形式走访了身边不同城市的人们。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先小组分工合作,锁定7位不同城市的教师,然后利用调查了解法,采用座谈交流的形式,总结归纳7个不同的城市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并绘制成了思维导图,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分享,最后形成活动文字在学校的公众号进行全校推广。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学生们的视野中明朗起来。
下图8是这两年来学生领取传统节日任务并完成后获得的整体素养雷达图。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學生学习素养指数最高,其次是信息素养、生活素养、审美素养、品德素养,最低的是国际素养。这一数据在课题实施后一年的素养报告中也体现了出来,当时的国际素养基本为零。虽然这是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我们也作了思考,在第二年的任务中,我们设计了“了解各国的春节、端午节的习俗”“对比各国节日的不同”等任务,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了其它国家也有与中国传统节类似的节日,但与中国节又有着很多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两年来,我们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共发布11次活动任务推文,设计了56个活动任务,全校学生参与率达96%,教师审核任务次数达10217次;同时,结合线上任务,线下开展传统节日活动达24个。学生们过洋节的风气和思潮也逐渐扭转,学生的节日更多的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到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去。学生们深切地感受着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信息技术与班级活动深度融合的策略应用,记录了学生成长的点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为德育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提供新的途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