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世纪赋予阅读以新的意义。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是当代语文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让学生读好、读快、理解得准,敏锐地抓住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记住,从而获得高尚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的作用,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创新能力。下面来具体谈谈。
一、重视学生全方位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既教学生读有字之书,更让学生读“无字之书”;既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实践。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智慧的精华,它反映了各个领域的成果、水平和方向,是教师教学的典范。阅读教材,学生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受到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美感情、文雅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增长才干,促进其健康成长。如学生在阅读《背影》这课时,从普普通通的事件中体会了人间的至情——那种催人泪下的笃实之情;但是,仅是教材中的一点积累,绝对不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教师要引导他们读“无字之书”。既要重视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又必须让其所学知识迁移,在实践中去阅读、去学习——这里包括写调查报告、交谈讨论、旅游参观、文体活动、自办刊物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春》,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学生从课本里理解了春天,但这些信息是模糊的、捉摸不定的。为此,我组织学生置身大自然中,去阅读生活的春天。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人人奔忙的环境里,就有学生提问:春天的花为什么还有垂着头的?春天的景色为什么比课本中的更鲜活?为什么有的文章中说“孩子是祖国的春天”?“春天”还有哪些含义?……这些富有启示性的问题,无疑更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发了学生的灵感,激起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
二、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力求引导学生有新见解、新发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传世名作,描绘了洞庭湖的壮景,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抱负。教学时我稍加引导,对文中反映的知识略加拓宽和深化,引导学生发现“书背后的知识”。由此学生获悉:《岳阳楼记》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多方面的审美享受。譬如,文章塑造了一个正大豁达的伟人形象。古代文人贤士,每当政治上失意时,就有一种被压抑、遭遗弃的感觉,因而在言谈举止或著书立说中,不时流露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感情。而作者在一“阴”一“晴”两幅画面的对比中,所景仰的却是另一种感情,另一种情操,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积极向上、忧国忧民的情怀,政治家立身行事、以天下为己任的准则,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使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语极正大,恣肆豁达,志远旨深,耐人寻味。这种古仁人的情操,体现了一种崇高美,进而给人以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文章能理解至此,就开始有了创造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很自然地把现实中的孔繁森、焦裕禄等人物对照起来,产生新的见解。同时,运用批判的精神,对胡长清、成克杰之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剖析、质疑,指出他们错误的思想因素。
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强迫学生关注有效信息,产生注意力。
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用意志力加老师的压力,强迫学生注意力的产生,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里以《故乡》为例来细致谈谈。
当我们读到这一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乍一看来,学生获悉的是一幅萧索荒寂的故乡冬景图。教学到此时不能停下,应指导学生深入地读,引导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力求透彻理解。这段文字只写了这一层意思吗?这段景物描写摆放在这里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呢?有没有隐含的意义?学生积极思考后,更深一层认识到:这段景物描写,除了一点实在的表象外,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蹂躏下旧中国农村的缩影,隐含着生活在其间的广大农民的不幸遭遇,为闰土的悲剧命运的必然安排典型环境……在这样的阅读思维中,学生注意力必然会产生,会集中,而不至于精神涣散了。学生醉心于阅读中,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巧妙穿插,能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提供一些表层的知识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他们的阅读层次很有好处。我讲《木兰诗》,在完成传统意义的讲解后,插入下面问题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大团圆结尾?这个结尾与大家熟知的许多古代作品一样,是否体现出某种虚幻性?从中是否也可窥见我们整个民族的某种特殊的文化心态?再如,阅读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插入一些评论性文章的观点,甚而扩大到对整个《水浒传》的宏观评鉴,让学生体会到这部宏大的古典名著那穿越岁月、历经沧桑也难以掩饰的光芒。
苏志琼,教师,现居湖北利川。
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的作用,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创新能力。下面来具体谈谈。
一、重视学生全方位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既教学生读有字之书,更让学生读“无字之书”;既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实践。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智慧的精华,它反映了各个领域的成果、水平和方向,是教师教学的典范。阅读教材,学生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受到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美感情、文雅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增长才干,促进其健康成长。如学生在阅读《背影》这课时,从普普通通的事件中体会了人间的至情——那种催人泪下的笃实之情;但是,仅是教材中的一点积累,绝对不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教师要引导他们读“无字之书”。既要重视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又必须让其所学知识迁移,在实践中去阅读、去学习——这里包括写调查报告、交谈讨论、旅游参观、文体活动、自办刊物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春》,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学生从课本里理解了春天,但这些信息是模糊的、捉摸不定的。为此,我组织学生置身大自然中,去阅读生活的春天。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人人奔忙的环境里,就有学生提问:春天的花为什么还有垂着头的?春天的景色为什么比课本中的更鲜活?为什么有的文章中说“孩子是祖国的春天”?“春天”还有哪些含义?……这些富有启示性的问题,无疑更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发了学生的灵感,激起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
二、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力求引导学生有新见解、新发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传世名作,描绘了洞庭湖的壮景,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抱负。教学时我稍加引导,对文中反映的知识略加拓宽和深化,引导学生发现“书背后的知识”。由此学生获悉:《岳阳楼记》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多方面的审美享受。譬如,文章塑造了一个正大豁达的伟人形象。古代文人贤士,每当政治上失意时,就有一种被压抑、遭遗弃的感觉,因而在言谈举止或著书立说中,不时流露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感情。而作者在一“阴”一“晴”两幅画面的对比中,所景仰的却是另一种感情,另一种情操,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积极向上、忧国忧民的情怀,政治家立身行事、以天下为己任的准则,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使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语极正大,恣肆豁达,志远旨深,耐人寻味。这种古仁人的情操,体现了一种崇高美,进而给人以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文章能理解至此,就开始有了创造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很自然地把现实中的孔繁森、焦裕禄等人物对照起来,产生新的见解。同时,运用批判的精神,对胡长清、成克杰之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剖析、质疑,指出他们错误的思想因素。
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强迫学生关注有效信息,产生注意力。
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用意志力加老师的压力,强迫学生注意力的产生,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里以《故乡》为例来细致谈谈。
当我们读到这一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乍一看来,学生获悉的是一幅萧索荒寂的故乡冬景图。教学到此时不能停下,应指导学生深入地读,引导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力求透彻理解。这段文字只写了这一层意思吗?这段景物描写摆放在这里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呢?有没有隐含的意义?学生积极思考后,更深一层认识到:这段景物描写,除了一点实在的表象外,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蹂躏下旧中国农村的缩影,隐含着生活在其间的广大农民的不幸遭遇,为闰土的悲剧命运的必然安排典型环境……在这样的阅读思维中,学生注意力必然会产生,会集中,而不至于精神涣散了。学生醉心于阅读中,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巧妙穿插,能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提供一些表层的知识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他们的阅读层次很有好处。我讲《木兰诗》,在完成传统意义的讲解后,插入下面问题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大团圆结尾?这个结尾与大家熟知的许多古代作品一样,是否体现出某种虚幻性?从中是否也可窥见我们整个民族的某种特殊的文化心态?再如,阅读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插入一些评论性文章的观点,甚而扩大到对整个《水浒传》的宏观评鉴,让学生体会到这部宏大的古典名著那穿越岁月、历经沧桑也难以掩饰的光芒。
苏志琼,教师,现居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