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校长定期进行培训制度。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善系统的培训提高中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新时期,创新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对中学校长的培训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培训质量系统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175-01
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校长定期进行培训制度。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善系统的培训提高中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教育部自1989年就开始启动全国百万校长培训工程,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展富有时代特点的培训活动,这将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素质和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进而提高中学的办学质量,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时期,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对中学校长的培训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做一些有益探讨。
1 中学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
2 中学校长培训模式思考
2.1 集约化教学模式
中学校长的工作具有任务重、时间紧和责任大的特点。工作特点决定了中学校长培训以短期培训模式为主并结合以灵活多样的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在培训实践中,集群化教学模式是值得研究推广的有效方式。集群化教学主要有四类模式:第一类是聚焦案例分析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与中学校长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富有典型性特点的案例整理出来,让中学校长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多种方向、多种角度来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各自的判断。在案例分析,学员交流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使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这种模式具有生动、具体和实践性特点。有助于中学校长处理具体问题能力的提高。第二类是专题课堂。这类教学模式以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进修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中学校长在系统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更新,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研修培训过程中还可以推出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专题辅导报告,从而巩固培训成果。第三类为情景模拟培训。在这类培训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教学手段,再现一种模拟学校管理的现实景象,让中学校长“重新回校”处理具体工作。这种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训与提高校长各方面的能力。第四类是社会调查研究模式。培训机构可组织中学校长集体到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质量高的中学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通过社会调查开阔中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
这四类培训模式均应潜能开发、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在培训过程中集群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
2.2 培训教学的双重导师模式
当前校长培训导师模式中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学者来担当培训导师,因为他们站在理论前沿。现在一些校长培训班中已经开展这种模式,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校长教学活动。另外一种是由校长来培训校长,因为他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这一类培训模式在英美国家比较流行。这对比这两种培训模式时我们发现,前种模式容易出现就教育论教育的现象,后者模式易走向犯经验主义。结合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笔者主张培训导师应该由校长和学者共同来担当,现实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最终达到互通有无,扬长避短的效果。
2.3 网络化培训模式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化的优势和理念应该在中学校长培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延伸。中学校长也应顺势而为,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专家提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应该是未来中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各类资源整合到一起,创建资源共享平台,体现工作、学习、提高的综合效益。利用教育网络,管理部门可以发布培训计划,培训单位可以为中学校长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菜单共其选择。通过现代远距离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向中学校长提供最新的信息知识,通过网络布置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情况。中学校长也可通过信息平台与培训导师进行交流,接受指令,询问问题。不仅如此,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教育平台中学校长也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就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教育家曾经设想的网上“走校访学”可以得到完全实现。
3 中学校长培训的目标取向
《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与岗位要求(试行)》中规定的校长岗位要求包括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在教育部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中针对中学校长提出了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善管理的几项基本要求。从现状来看,在“教而优则校”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多数是教师出身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校长的职业不同于政府官员和企业经历,是领导者、管理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角色,是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胜任的领导工作。校长职业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认识办学规律,适应校长的职业特点,不断积累学校管理经验。开展富有特点的中学校长研修培训,最终目的在于促使那些进入称职期的校长掌握管理主动权,大胆创新,逐步向专家型校长过渡。
4 结语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呼唤着高质量、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因此,富有效率和特点的中学校长培训工作是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教育命题。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我们探索出一些校长培训新模式,并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实现模式转换会存在不少困难,但是社会的期盼和时代的责任,需要我们这样去改变实践,构建起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新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铁军.现代校长培训:理念·操作·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晖,隋春玲,左占伟.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特点及其评价[Z].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培训质量系统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175-01
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校长定期进行培训制度。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善系统的培训提高中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教育部自1989年就开始启动全国百万校长培训工程,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展富有时代特点的培训活动,这将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素质和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进而提高中学的办学质量,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时期,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对中学校长的培训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做一些有益探讨。
1 中学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
2 中学校长培训模式思考
2.1 集约化教学模式
中学校长的工作具有任务重、时间紧和责任大的特点。工作特点决定了中学校长培训以短期培训模式为主并结合以灵活多样的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在培训实践中,集群化教学模式是值得研究推广的有效方式。集群化教学主要有四类模式:第一类是聚焦案例分析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与中学校长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富有典型性特点的案例整理出来,让中学校长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多种方向、多种角度来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各自的判断。在案例分析,学员交流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使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这种模式具有生动、具体和实践性特点。有助于中学校长处理具体问题能力的提高。第二类是专题课堂。这类教学模式以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进修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中学校长在系统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更新,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研修培训过程中还可以推出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专题辅导报告,从而巩固培训成果。第三类为情景模拟培训。在这类培训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教学手段,再现一种模拟学校管理的现实景象,让中学校长“重新回校”处理具体工作。这种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训与提高校长各方面的能力。第四类是社会调查研究模式。培训机构可组织中学校长集体到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质量高的中学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通过社会调查开阔中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
这四类培训模式均应潜能开发、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在培训过程中集群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
2.2 培训教学的双重导师模式
当前校长培训导师模式中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学者来担当培训导师,因为他们站在理论前沿。现在一些校长培训班中已经开展这种模式,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校长教学活动。另外一种是由校长来培训校长,因为他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这一类培训模式在英美国家比较流行。这对比这两种培训模式时我们发现,前种模式容易出现就教育论教育的现象,后者模式易走向犯经验主义。结合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笔者主张培训导师应该由校长和学者共同来担当,现实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最终达到互通有无,扬长避短的效果。
2.3 网络化培训模式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化的优势和理念应该在中学校长培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延伸。中学校长也应顺势而为,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专家提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应该是未来中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各类资源整合到一起,创建资源共享平台,体现工作、学习、提高的综合效益。利用教育网络,管理部门可以发布培训计划,培训单位可以为中学校长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菜单共其选择。通过现代远距离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向中学校长提供最新的信息知识,通过网络布置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情况。中学校长也可通过信息平台与培训导师进行交流,接受指令,询问问题。不仅如此,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教育平台中学校长也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就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教育家曾经设想的网上“走校访学”可以得到完全实现。
3 中学校长培训的目标取向
《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与岗位要求(试行)》中规定的校长岗位要求包括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在教育部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中针对中学校长提出了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善管理的几项基本要求。从现状来看,在“教而优则校”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多数是教师出身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校长的职业不同于政府官员和企业经历,是领导者、管理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角色,是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胜任的领导工作。校长职业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认识办学规律,适应校长的职业特点,不断积累学校管理经验。开展富有特点的中学校长研修培训,最终目的在于促使那些进入称职期的校长掌握管理主动权,大胆创新,逐步向专家型校长过渡。
4 结语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呼唤着高质量、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因此,富有效率和特点的中学校长培训工作是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教育命题。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我们探索出一些校长培训新模式,并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实现模式转换会存在不少困难,但是社会的期盼和时代的责任,需要我们这样去改变实践,构建起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新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铁军.现代校长培训:理念·操作·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晖,隋春玲,左占伟.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特点及其评价[Z].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