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和政治新课程的实施,政治课教学更加要求生活化和有效性,而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对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位政治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试图探讨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构建有理、有趣、高效的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创新政治课堂教学。
关键词:乡土资源 政治课堂 创新教学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齐鲁大地,到处呈现出新课改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和政治新课程的实施,政治课教学更加要求生活化和有效性,而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对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市(县)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活和生产经验等。高中政治课一向被老师和同学们当做枯燥乏味的典范,现在的教材没有针对性地列举各地丰富的乡土人情,教师必须要善于挖掘本土独特的文化资源,把政治教学同乡土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感受、传承和创新家乡的灿烂文化,更好地掌握技能和享受生活,最终达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政治课堂变成活泼、有趣、有效的课堂。
一、案例分析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整合的意义
1.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新课改之前,学校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科学世界的内容,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课程突破学科的束缚,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现实的发展等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兴趣,乡土资源的“兴趣”带动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讲“传统文化”时,可以引用莱芜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讲。展示莱芜境内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指出“长勺之战”给我们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经典成语。当用幻灯片把长勺之战的故事及插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
2.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中的知识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能力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内容。教材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转变。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而学生熟悉的本土课程资源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3.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高中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师们坚持不懈的研究对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机械性地去接受,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学倡导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合作、体验和讨论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从而获得知识。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则只是处于“导演”的位置。乡土资源要与政治课堂进行整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体验所熟悉的乡土人情、本土历史等所蕴含的政治常识。
例如,在讲解《走进文化生活》时,教师可以展示一段当地文化生活的视频或文字材料,比如有关莱芜的一段视频《大爱之城》,让学生根据视频和材料去讨论、探究、分析当地文化生活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这种特点和现状的原因。面对这种现状当地政府和个人应该怎么去做才能使本地的文化生活更精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列举身边的实例探究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去把握课本知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4.乡土资源是政治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媒介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利用乡土乡情教育可以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夯实基础。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热爱自己家乡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家乡。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使学生受到感情和思想的震动,激发对家乡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是那些空洞的、概念化的说教所无法做到的。
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的教学时,就可以引用学生很熟悉的四十多年前彪炳史册、震惊中外的“莱芜战役”,这次战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走向解放的英勇精神。莱芜战役纪念馆是莱芜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并接受教育,让他们了解更多的英雄事迹,带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体会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采取具体措施整合乡土资源教学
知行合一,行动是关键,对于如何使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进行完美整合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在每次放假前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在假期里搜集一些与教学同步的素材,也可以搜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材料,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可以把自己所看到或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或访问自己的家长、邻居、亲戚、朋友等。
2.教师可以通过观看新闻、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各种可用乡土资料。
3.每次搜集后,教师要对自己与学生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整合归类,对于我们政治可以归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类,并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歌曲等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4.上课时,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选取一两个材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乡土进课堂,这样才能按需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只有在社会的大环境里进行教学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
关键词:乡土资源 政治课堂 创新教学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齐鲁大地,到处呈现出新课改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和政治新课程的实施,政治课教学更加要求生活化和有效性,而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对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市(县)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活和生产经验等。高中政治课一向被老师和同学们当做枯燥乏味的典范,现在的教材没有针对性地列举各地丰富的乡土人情,教师必须要善于挖掘本土独特的文化资源,把政治教学同乡土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感受、传承和创新家乡的灿烂文化,更好地掌握技能和享受生活,最终达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政治课堂变成活泼、有趣、有效的课堂。
一、案例分析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整合的意义
1.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新课改之前,学校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科学世界的内容,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课程突破学科的束缚,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现实的发展等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兴趣,乡土资源的“兴趣”带动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讲“传统文化”时,可以引用莱芜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讲。展示莱芜境内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指出“长勺之战”给我们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经典成语。当用幻灯片把长勺之战的故事及插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
2.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中的知识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能力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内容。教材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转变。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而学生熟悉的本土课程资源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3.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的整合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高中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师们坚持不懈的研究对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机械性地去接受,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学倡导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合作、体验和讨论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从而获得知识。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则只是处于“导演”的位置。乡土资源要与政治课堂进行整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体验所熟悉的乡土人情、本土历史等所蕴含的政治常识。
例如,在讲解《走进文化生活》时,教师可以展示一段当地文化生活的视频或文字材料,比如有关莱芜的一段视频《大爱之城》,让学生根据视频和材料去讨论、探究、分析当地文化生活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这种特点和现状的原因。面对这种现状当地政府和个人应该怎么去做才能使本地的文化生活更精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列举身边的实例探究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去把握课本知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4.乡土资源是政治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媒介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利用乡土乡情教育可以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夯实基础。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热爱自己家乡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家乡。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使学生受到感情和思想的震动,激发对家乡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是那些空洞的、概念化的说教所无法做到的。
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的教学时,就可以引用学生很熟悉的四十多年前彪炳史册、震惊中外的“莱芜战役”,这次战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走向解放的英勇精神。莱芜战役纪念馆是莱芜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并接受教育,让他们了解更多的英雄事迹,带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体会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采取具体措施整合乡土资源教学
知行合一,行动是关键,对于如何使乡土资源与政治课堂进行完美整合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在每次放假前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在假期里搜集一些与教学同步的素材,也可以搜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材料,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可以把自己所看到或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或访问自己的家长、邻居、亲戚、朋友等。
2.教师可以通过观看新闻、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各种可用乡土资料。
3.每次搜集后,教师要对自己与学生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整合归类,对于我们政治可以归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类,并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歌曲等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4.上课时,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选取一两个材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乡土进课堂,这样才能按需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只有在社会的大环境里进行教学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