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作家郑渊洁有句名言:“判断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就看这个国家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上学。”可见,学生喜欢上学,才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知识,进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将来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社会栋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这样教育我们的学生,然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父母和老师启发引导的。因此,教师应及早认清当前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地、有效地引导这一积极性,这也是教师职责所在。那么,教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哪些决定性因素呢。
一、教师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武器,这种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从教的这些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1. 优化课堂教学需要专业知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只有课堂教学组织得好,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高。朱永新教授指出: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教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高效率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例如:2006年,我在学校面向全南通市市区开设的公开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获得一致好评,在整个准备和课堂实施阶段,我都充分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首要的教学之法,关键的开窍之术,乃在于教师能“寓教于乐”。设计充满趣味性的尝试练习、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形式、灵活多样的变式练习,补充时新鲜活的课外资料,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等等。在课堂上要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正确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动作、表情,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小“社会”中,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身心两健,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同样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讲授,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大不一样。
2. 解答学生的问题需要专业知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在课后做许多相应的练习,其中一定会有他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地方,如若这些拖欠的知识不断积累,又不能及时排解,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愧疚感、无能感,也就是学习无助感,就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适时为有问题的学生引导答疑,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一个教师能够迅速及时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积累和深入研究。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我对某一问题深入研究后,不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我都可以清晰地解释,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学生明白来龙去脉了,感到有收获了,学习热情也就随之高涨了。相反的,对于有些问题,我自己都还不是很清楚,学生问了我也无法准确清楚地回答,下一次他就不会再问了,不懂就不懂吧。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最根本的武器就是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应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积极性,还常常与这一科的教师有关,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科目;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进而厌烦他所教科目的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热情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沟通师生感情使自己被学生看作是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你所教的课就会产生兴趣,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他常年在外讲学,但他所带的每一届学生成绩都非常优异,这就归功于他非常热爱他的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信赖他,愿意接近他,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可见,作为教师,要想使你的学生努力学习你这门课,使他们对你教的课程保持积极性和兴趣,那么,你首先要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和所教的学科不可分,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要用你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既强大、又脆弱的。说它强大,是因为如果动用得好,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说它脆弱,是因为有时它又像一小团微弱的火苗,稍有不慎,它就会熄灭,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厌学、弃学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作为教师,要真心地爱护学生的这一积极性,科学地、有效地去激发、引导这一积极性,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吸引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有趣,说到底还要靠自身的良好素质,要靠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要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一、教师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武器,这种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从教的这些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1. 优化课堂教学需要专业知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只有课堂教学组织得好,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高。朱永新教授指出: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教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高效率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例如:2006年,我在学校面向全南通市市区开设的公开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获得一致好评,在整个准备和课堂实施阶段,我都充分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首要的教学之法,关键的开窍之术,乃在于教师能“寓教于乐”。设计充满趣味性的尝试练习、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形式、灵活多样的变式练习,补充时新鲜活的课外资料,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等等。在课堂上要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正确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动作、表情,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小“社会”中,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身心两健,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同样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讲授,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大不一样。
2. 解答学生的问题需要专业知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在课后做许多相应的练习,其中一定会有他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地方,如若这些拖欠的知识不断积累,又不能及时排解,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愧疚感、无能感,也就是学习无助感,就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适时为有问题的学生引导答疑,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一个教师能够迅速及时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积累和深入研究。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我对某一问题深入研究后,不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我都可以清晰地解释,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学生明白来龙去脉了,感到有收获了,学习热情也就随之高涨了。相反的,对于有些问题,我自己都还不是很清楚,学生问了我也无法准确清楚地回答,下一次他就不会再问了,不懂就不懂吧。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最根本的武器就是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应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积极性,还常常与这一科的教师有关,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科目;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进而厌烦他所教科目的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热情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沟通师生感情使自己被学生看作是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你所教的课就会产生兴趣,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他常年在外讲学,但他所带的每一届学生成绩都非常优异,这就归功于他非常热爱他的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信赖他,愿意接近他,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可见,作为教师,要想使你的学生努力学习你这门课,使他们对你教的课程保持积极性和兴趣,那么,你首先要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和所教的学科不可分,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要用你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既强大、又脆弱的。说它强大,是因为如果动用得好,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说它脆弱,是因为有时它又像一小团微弱的火苗,稍有不慎,它就会熄灭,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厌学、弃学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作为教师,要真心地爱护学生的这一积极性,科学地、有效地去激发、引导这一积极性,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吸引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有趣,说到底还要靠自身的良好素质,要靠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要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