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引入,开始教学
  问题引入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而且往往可通过问题的提出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
  如必修1第2章数的运算性质中换底公式这一课,我们可以先给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的计算器上只能查出某一正数的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值,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查出lg2=0.3010,lg3=0.4771时,如何求log23+log35的值?”利用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所讲述新课学习的指向性的作用,为换底公式的给出营造一个积极思索、探求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展开。
  二、问题引导,探究教学
  问题引导要巧妙合理,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
  我们来看下面两位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引导处理。不求方程x2-2x-1=0,求出正根的近似值(精确到0.1),即求函数f(x)=x2-2x-1零点的近似值,f(2)<0,f(3)>0,教师提问组织探究:
  [方法一]
  师:x0与2.5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函数零点与根的关系,得x0<2.5,故x0∈(2, 2.5),之后教师分别出示问题:(1)你能判断x0与2.25的大小关系吗?(同上判断)
  (2)你能判断x0与2.375的大小关系吗?(同上判断)
  [方法二]
  师:零点x0是靠近2,还是靠近3呢?
  生:只要比较3-x0与x0-2的大小,如果3-x0>x0-2即x0<2.5,x0与2靠近;如果x0>2.5,x0与3靠近,如果x0=2.5,则x等距离。
  师2: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2与3的分界点x0,即中点2.5,当然也可以令3-x0=x0-2,得x0=2.5.
  追问:怎么判断x0与2.5的大小呢?
  学生由函数零点与根的关系,不难得出f(2)=-1<0,再检验f(2.5)=0.25>0,得x0∈(2,2.5)。
  对比以上两种方式,方法一问x0与2.5有什么关系?相当于直接告诉学生取了2与3的中点2.5。学生不用思考,只需点头“是”或摇头“不是”即可;既然有第一次取中点的经验,以后类似的处理还需要教师不断提示吗?这种问题,缺乏独立思考,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也不会分析,更不会迁移,课堂表面上看很热闹,学生能力没得到提高;而方法二则要求学生自己判断。学生可借助于比较大小,得到中间点,再分类讨论,这样设计合理,引起学生回顾旧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出“对半分”的思想方法,获得成功。虽然同样都是问题引导,但方法一是明导,没有提高学生思维;但方法二问题问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知识的增长点上,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问题结束,反思教学
  课堂小结,通常都是师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学生仅仅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至于学会运用与否通过课堂小结无法反映出来,如果通过几个提问,你会用这些知识、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能否举例说明?运用本堂课的知识你能编制题目吗?等等,这样学生不仅知道学了什么知识点,还很清楚这些知识点的用途,学会了举一反三,提高了解题能力。
  在运用问题展开教学时,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提出的问题。课堂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需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紧扣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避免出现一个问题石沉大海,成了摆设;或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问题只留有形式。
  2.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教师提问,应思索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才好,提问时机要符合课堂规律,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度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
  3.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学生认识问题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拐枣在我国分布较广,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植物资源。本文主要从育苗、栽培、采收等方面来介绍拐枣丰产栽培技术特点,为秦巴山区拐枣的科学栽培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历史教师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历史思维能力、具备形成科学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也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这样,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虽然此种说法有些
在教育教学中,有人说身教重于言教,有人说言教与身教并重,这些都是老话题了。今天之所以再加以思考,是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的体育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了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人才具有非常重要
网络(也称互联网)问世以来,发展迅猛,现已渗透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大领域,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高校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
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医科院校应建立开放式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开放和对教师及科研人员开放。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上,可以依托校园网,建立开放式实验
江西省九江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6.06%,达290.6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约160.75万人。近几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九江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为掌握2008年下半年以后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课题组抽取了九江市所辖10县内的50家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九江市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    ①文化程度低。在调查的50户中
如果大家稍作留意,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许多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在新课程标准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枣树可嫁接的时间较长,在阿拉尔垦区一年中从3月中旬到8月都可进行,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嫁接。为了使枣树早日产生效益,经过近年的实践与摸索,总结出一套对部分劣质品种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计算机学科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点、研究生的生源结构、现有培养方案中有关课程设置中
阐述了冻胀破坏的主要机理、形式和成因,其主要破坏形式包括鼓胀及裂缝、架空隆起和冻融坍塌,并根据辽宁省西丰县实际工程经验,针对产生冻胀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渗渠道工程寿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