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化学的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因而,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93-1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有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马卡连柯曾指出:“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中学化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靠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关键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93-1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有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马卡连柯曾指出:“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中学化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靠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