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之脚”与“技术之脚”的配合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管理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本文着重讨论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法律与技术相配合及对其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 技术 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18-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大为增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出如今所谓的“文明”社会。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明”社会,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地球上的人口呈指数增长,资源濒临耗尽,几乎每一种污染物都达到了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引起了普遍关注,环境保护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并汇成了当今世界的潮流,各类与环保有关的研究纷纷展开,环境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环境管理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什么是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由于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水、大气、土壤、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而其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其范围又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所以说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因此,环境管理要求环保部门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计划的管理:环境计划包括工业交通污染防治计划、城市污染控制计划、流域污染控制计划、自然环境保护计划、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宣传教育计划等;同时,还包括在调查、评价特定区域环境状况的基础区域的环境规划。
  2.环境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组织制订各种质量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督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环境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确定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组织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等。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环境工作起步较晚。建国初期,我国有些部门做了一些控制环境污染的工作,但并没有提出环境管理的概念,也没有普遍设立机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刚刚萌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在该时期,国务院发布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确立了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机构,并开展了对“三废”污染的治理。但总体看来,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虽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环境科技体系,在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全球一片环保运动大潮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单凭这种末端污染治理仍是治标不治本。
  从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之前,约六年多的时间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可以说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里程碑,它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大政方针:一是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确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境保护战略方针;三是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环境保护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和提高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此,中国的环境管理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无论从思想认识的提高,还是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设,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都进入了最活跃、最有成效的时期。
  现今,我国环境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我国科学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环境管理出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由末端环境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环境管理;
  2.由以浓度控制为基础的环境管理过渡到以总量控制为基础的环境管理;
  3.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
  二、环境管理中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本身是一种用文字表述的社会契约(公约),是用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共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具有可控性的产物。通过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包括生命成本、精神成本、经济成本),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在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受自然规律约束的过程中,便发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矛盾的产生,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环境法来调和这种关系和矛盾,而在一定的范围内,按其内在的联系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全部法律规范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环境法体系。环境法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各种法律规范间相互配合、有层次而又相互协调,更好地发挥环境法的作用,行使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的约束力,从而开展环境管理工作,保障环境管理的顺利进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如图1所示)
  自1973年以来,就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和地方先后制定或修改了一系列的法规、规章和标准,包括14部法律、28部法规、70多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六类三级”环境标准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等老三项和新五项的环境管理制度。保障环境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法律法规大致可分为六大方面:1.国际环境保护公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环境保护法;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环境标准;6.环境管理制度。
  以上法律、法规、制度既是实施环境管理工作的准绳,又是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无论国家行政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在进行环境管理的活动中都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而进行,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享受法律法规保护自身权利不受侵害。然而,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虽十分庞大,但因系统的目的性、外适应性和内协调性都存在着许多不足,配套的管理制度滞后,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样的条件下,社会对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该标准的一项重要原则便是自愿原则,因此不便由行政机关强行要求实施,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平时的环境管理工作还没有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同行企业的水平,所以,推行这套标准具有一定难度,但从积极角度考虑,贯彻实施这套标准恰是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缩短环境管理差距的一个机遇。
  三、科学技术对于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
  环境管理工作是依据环境法体系来实施的,而就环境法体系的实施过程本身而言,无论从立法、守法、执法及司法都要运用到各类技术性规范和手段。环境管理的过程必定会涉及环境学、生态学等领域。无论在行政部门的立法、执法等过程,还是企业的守法过程,环境科学技术都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较重要、较常用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有七项,即: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征收排污费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5.排污申报登记制度;6.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7.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度。
  纵观以上七项主要环境管理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当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如,当前全球都在实施环境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在履行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的过程中,其内容往往涉及到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害分析和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等,无不与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等环境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其中“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都要求企业具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环保施工能力(资质)。行政部门征收排污费的过程既是行政执法过程,同时也是对企业所排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取样、分析、鉴定以最终得出超标与否的一个技术过程。而另一项非常重要且大量存在于环境管理中的制度——环境标准,其本身就是技术性法律规范。如其中的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以环境基准作为其制定的客观依据,而环境基准是以科学实验和调查所取得的科学数据,属于纯科学技术规范。
  我国《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也再三强调科学技术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如在关于强化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执法监督水平中第六点:“增强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建成一批国家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和环境基准实验室。初步建成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内容专栏中全部涉及技术方面的要求,“……环境管理基础条件:落实环保机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建设一批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标准样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国家环境保护信息系统……”
  《规划》强调,着重落实三项环境管理制度:1.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3.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这三项管理制度的落实都必须以环境科学技术为依托。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它要求环境管理部门采用最科学的管理技术,排污单位采用最先进的治理技术,不断预防、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从而达到环境管理目的。以科学技术作为奠定环境保护物质基础的重要工具,通过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环境保护的生产力,加快环境保护进程,降低环保成本,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合理分割环境资源等都是环境管理的目标。
  四、法律与技术——“两脚”支撑环境管理
  在环境管理这项综合性如此之强的活动中,自然不仅仅涉及法律与技术这两个领域,其范围涵盖法律、技术、经济、行政、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一切环境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支撑点仍是法律与技术,所有其他手段的使用和发挥都必须依赖于法律保障和技术基础的支撑作用。例如,从管理方式上看,经济手段主要意在“激励”,产生激励作用一般靠行政命令不行,积极性不能“命令”出来,而要靠自身动力的迸发。根据成本有效性和福利增加原则,经济手段比其他手段更能驾驭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然而,经济手段的运用必须要以法律行政手段来进一步保障,否则将举步维艰。因此,法律往往成为其他各种手段有效运用的重要前提,没有法律作保证,经济手段的灵活高效就无法充分体现,教育手段就会显得软弱无力,行政手段就会无法可依。再谈科学技术的基础支撑,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的实施过程又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科学技术,因为,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才能提供可操作的运行程序,研究制定各种技术规范、标准,开发设计新的管理方案等。
  我国领导人也意识到了这种法律为保障、技术为基础的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如,温总理在《规划》专栏6“十一五”环境科技创新的优先领域中强调:“……环境综合管理的关键是科学技术支撑:包括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环境监管与应急预警、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环境标准与基准、环境政策与法规等……”同时,规划中的五项原则,也是围绕法律与技术展开:“……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于是,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环境管理与法律和技术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对于环境管理这位巨人而言,法律和技术便如同他的两只“脚”——“法律之脚”与“技术之脚”。无论“他”想要直立或前进,都必须重视这两只“脚”,看到它们的保障与基础作用。在环境管理的活动中,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于环境管理活动中,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管理的良好进行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2]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3]谢钰敏.环境管理手段研究.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5期.
  [4]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activity.It involves a number of areas,such as economic, social,political,na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ss must be matched by its attention to legal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s of importance.
  Key words:Law;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经纪人在体育市场中为运动员和俱乐部及体育组织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并解决了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体育经纪人发展由来已久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准确定义体育经纪人是识别体育经纪人法律地位和进行立法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经纪人 法律地位 识别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22-02    体育经纪人这一职业并不为众人所熟悉。
摘 要:幼儿班主任工作是幼儿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班主任在整个幼儿园教育发展以及幼儿一日生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对一群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行为习惯的孩子,幼儿班主任如何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班级的优化与管理,是幼儿班主任不得不认真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从心开始;沟通;激励  一、 引言  作为幼儿班主任,面对一群有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不同个性的男孩、女
摘 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地位日益提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越来越被重视。加强初中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初中生为主体提出德育教育相关策略,以期对促进德育教育发展提供有效指导,提高初中生整体道德素养。  关键词:初中,德育,立德树人  初中阶段个体身心的发育的重要阶段,思维方式快速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身体发育加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英语课中占有的课时比重也比较大。英语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切实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走向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美麗风景。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阅
[摘要]报刊语体服务于社会各种交际行为,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语体形式。报刊语言经常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及修辞手段,来达到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融合,体现作者的个人表达特点。由于口语简练易懂,修辞色彩经常发生变化,还带有讽刺、戏谑特征,加强了报刊的感染力,使报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俄语口语 报刊语体 语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
摘要:针对目前六盘水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现状,提出四种可行的阅读推广模式,以期将阅读推广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读者  如果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馆的日常性任务,那么阅读推广工作则是图书馆的使命性任务。阅读推广如何开展,有三个因素要考虑:一是图书馆可以做什么;二是读者可以参与什么;三是如何发挥出网络平台及实体书屋的功用,因此在依托实体书屋及相关网络平台的前提下,下面主要从图书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与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将结合自己在苍梧县图书馆中工作体会,对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以此为县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传统文化;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图书馆是文化产业的核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一定的设计目标和假设前提下,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等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实验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悉心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学生在整个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设计实验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培养;科学启蒙;方法  一、 基于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并提出
摘要:要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就要进行体育课创新,要努力设计有兴趣的体育课,要根据农村实际合理地运用场地,要自己动手制作体育活动器材,要适当上些室内体育综合课。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习惯  在农村职中,教学条件有限,我们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硬件条件,自己和体育教研组多动脑筋上好体育课;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巧妙、恰当地把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对体育感兴趣,掌握锻炼的方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其实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阅读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文章分析高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探究高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分层教学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