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美、感受美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宗旨。本文从感知、想象、情感等角度探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美感体验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重现作者美的体验是语文课的宗旨。
一、让学生发现、感受课文的美
课文中无论是语言、结构形式,还是形象、意境都是美的体现,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老师应该在熟练掌握课文知识训练的同时,更要掌握好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以实现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朔人格的终极目标,这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荷塘月色》,对“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等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图片。教师利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感知,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再别康桥》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让学生通过作者所列举的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及“轻轻、悄悄、挥一挥”等叠词的运用,进行感知体验,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情状,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时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深处蕴藏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学生确立美的观念意识,指导其人生向美与善的方向发展。发现美,感受美的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实施,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
二、让想象成为发现、感悟美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发现美,感受美的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人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被遏制,能力被束缚。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识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在《雨巷》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想象“悠长、寂寥的雨巷的凄美、哀婉”;想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凄清、惆怅”,从而领悟作者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美的期待,及充满诗意、梦幻般的孤独感和彷徨感,增强美的体验。
三、让个体情感在发现美,感悟美中闪光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领悟美、感受美,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的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老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入一种沉浸其中物我相融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合欢树》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情感写作训练,如《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更改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既使情感得到内化,又可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趣,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审美过程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我爱这土地》在体会强烈的爱国之情时,不能忽视对文中的那情感迸溅,字字含情的语言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性格因素、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同是明月,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苏轼则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刘禹锡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陽关无故人”,高适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上景物相同,却因人之情不同而异,所以写诗作文“情”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对于中职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发现美、领悟美的教学重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提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让语文教学回归它的本色:陶冶学生心灵,提高向善向美的修养。
参考文献
[1]程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J].教学与管理,2002,18.
[2]赵清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用心感受美[J].学周刊,2012,26.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美感体验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重现作者美的体验是语文课的宗旨。
一、让学生发现、感受课文的美
课文中无论是语言、结构形式,还是形象、意境都是美的体现,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老师应该在熟练掌握课文知识训练的同时,更要掌握好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以实现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朔人格的终极目标,这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荷塘月色》,对“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等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图片。教师利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感知,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再别康桥》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让学生通过作者所列举的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及“轻轻、悄悄、挥一挥”等叠词的运用,进行感知体验,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情状,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时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深处蕴藏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学生确立美的观念意识,指导其人生向美与善的方向发展。发现美,感受美的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实施,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
二、让想象成为发现、感悟美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发现美,感受美的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人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被遏制,能力被束缚。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识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在《雨巷》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想象“悠长、寂寥的雨巷的凄美、哀婉”;想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凄清、惆怅”,从而领悟作者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美的期待,及充满诗意、梦幻般的孤独感和彷徨感,增强美的体验。
三、让个体情感在发现美,感悟美中闪光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领悟美、感受美,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的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老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入一种沉浸其中物我相融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合欢树》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情感写作训练,如《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更改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既使情感得到内化,又可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趣,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审美过程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我爱这土地》在体会强烈的爱国之情时,不能忽视对文中的那情感迸溅,字字含情的语言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性格因素、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同是明月,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苏轼则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刘禹锡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陽关无故人”,高适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上景物相同,却因人之情不同而异,所以写诗作文“情”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对于中职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发现美、领悟美的教学重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提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让语文教学回归它的本色:陶冶学生心灵,提高向善向美的修养。
参考文献
[1]程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J].教学与管理,2002,18.
[2]赵清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用心感受美[J].学周刊,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