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概念”是联系相关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点。最新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内容聚焦大概念”作为四大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强调了理解“大概念”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大概念”理念,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大概念 教学实践
“大概念”与日常教学中的所提及的“概念”不同,“概念”只是对某一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而“大概念”是能够将多个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的核心概念,学生只有正确理解“大概念”,以“大概念”为基点进行知识建构,才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2018年1月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是四大基本教学理念之一,课程内容应突出重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概念。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繁杂,学生普遍存在理解和记忆障碍。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重点理解和记忆“大概念”,能够使各章节的知识点更富有条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大概念”理念,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需要。
一、分析“大概念”结构,渗透科学方法
由于“大概念”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故一般由若干普通“概念”构成,以增强其内涵容量。这些普通“概念”相互之间具有联系性,且都属于“大概念”范畴,形成树状分支结构,使“大概念”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大概念”的结构,在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大概念”的构建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如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的教学中,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对比三种跨膜运输方式,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归纳出三者的共同点是:物质都以各种方式跨过了细胞膜,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或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此时再提出“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大概念”,不仅使学生通过对比深刻理解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还让学生在探究“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追溯“大概念”起源,渗透生物史学知识
“大概念”作为联系相关知识点的枢纽,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学科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史中逐渐提炼出来的精华,其内涵在“发现”和“质疑”中不断纠正和精简,才形成了现在的内容。也就是说,“大概念”的发展史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物学史帮助学生理解“大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大概念”的内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发展性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进而初步形成发展性认知观念,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向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发展史介绍“赫尔蒙特实验”“普里斯特利实验”“萨克斯实验”和“鲁本实验”等相关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各实验结论中对“光合作用”内涵的描述,分析“光合作用”这一“大概念”的演变过程,體会历代生物科学家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深刻理解,进而掌握质疑—改进—再质疑—再改进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开展“大概念”实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大概念”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框架,贯穿相关学科知识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故研究“大概念”的过程就是探究相关学科知识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大概念”设计生物学实验,让通过实验研究自主探究“大概念”的相关知识,使其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主获取知识,促进生物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参照含酶洗衣粉使用说明和不同消化器官内消化液的PH值来自主设计生物学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实验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确定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师此过程中只负责纠正学生实验设计的方向性错误,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整个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此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实验的具体步骤及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围绕“大概念”进行结构分析、起源追溯和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发展性认知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大概念 教学实践
“大概念”与日常教学中的所提及的“概念”不同,“概念”只是对某一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而“大概念”是能够将多个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的核心概念,学生只有正确理解“大概念”,以“大概念”为基点进行知识建构,才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2018年1月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是四大基本教学理念之一,课程内容应突出重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概念。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繁杂,学生普遍存在理解和记忆障碍。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重点理解和记忆“大概念”,能够使各章节的知识点更富有条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大概念”理念,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需要。
一、分析“大概念”结构,渗透科学方法
由于“大概念”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故一般由若干普通“概念”构成,以增强其内涵容量。这些普通“概念”相互之间具有联系性,且都属于“大概念”范畴,形成树状分支结构,使“大概念”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大概念”的结构,在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大概念”的构建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如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的教学中,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对比三种跨膜运输方式,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归纳出三者的共同点是:物质都以各种方式跨过了细胞膜,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或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此时再提出“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大概念”,不仅使学生通过对比深刻理解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还让学生在探究“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追溯“大概念”起源,渗透生物史学知识
“大概念”作为联系相关知识点的枢纽,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学科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史中逐渐提炼出来的精华,其内涵在“发现”和“质疑”中不断纠正和精简,才形成了现在的内容。也就是说,“大概念”的发展史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物学史帮助学生理解“大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大概念”的内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发展性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进而初步形成发展性认知观念,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向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发展史介绍“赫尔蒙特实验”“普里斯特利实验”“萨克斯实验”和“鲁本实验”等相关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各实验结论中对“光合作用”内涵的描述,分析“光合作用”这一“大概念”的演变过程,體会历代生物科学家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深刻理解,进而掌握质疑—改进—再质疑—再改进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开展“大概念”实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大概念”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框架,贯穿相关学科知识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故研究“大概念”的过程就是探究相关学科知识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大概念”设计生物学实验,让通过实验研究自主探究“大概念”的相关知识,使其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主获取知识,促进生物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参照含酶洗衣粉使用说明和不同消化器官内消化液的PH值来自主设计生物学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实验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确定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师此过程中只负责纠正学生实验设计的方向性错误,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整个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此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实验的具体步骤及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围绕“大概念”进行结构分析、起源追溯和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发展性认知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瑜.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以“神经调节”复习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34(08):18-19.
[2]杨波,周业宇.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以“遗传信息的表达(复习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34(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