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上的尝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1-01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农村生产、生活中充满着化学。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坚持运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农村生活改造教材,设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情景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化学课充满兴趣,笔者认为值得尝试。
  一、抓住学科与农村生活的结合点,创设充满兴趣的教学情景
  我校北望龙首山,翻过山就能到达美丽而神奇的平山湖盐池,我从那里用骆驼驮来用毛布麻袋装满的原生态块盐(粗盐),让学生在课堂上溶解,观察有没有不溶性杂质,若有,怎样除去?倚山傍路石灰窑连成一片,我从石灰窑上拣来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师生共同做实验,析成分,讲变化,写化学方程式。我还从学校旁边的农贸市场买来松花蛋,把松花蛋的加工过程拍成DV片,用多媒体播放,为学生揭开松花蛋的秘密,引导学生购买原料自己加工,启发学生上网查阅更多的松花蛋制作资料。我布置学生采访农民了解草木灰的农用功效。让学生说说沼气池里的化学反应。
  由此我明白,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的社会和自然情景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景中而应用。只有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学习化学的实际问题。教学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从化学学科和农村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为新学科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找准化学教学中的农村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学习
  化学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紧密相连。农民在制种玉米天花抽完后,由于杆高株密,人很难下地施肥,追肥往往采用灌溉冲施的办法。这种农活初三学生大多都和大人一起干过。这样的生活亲历,给了教师探究情景教学的良机。联系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为教师常用。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之后,加入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加入学生内在的体验与感知,提出一系列與教材重难点关系密切的问题,制作成有生动图像、清晰文字和优美声音集成的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现象和学生感悟深刻的生活化问题,在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动漫夸张的显示。如碳氨的臭味从何而起?农民为何追施氮肥、磷肥、钾肥?碳氨为何适于灌溉时溶解冲施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学习。这种教学情景的片段,媒体精炼的描述,生动有趣的镜头,精心设计的动漫,不但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帮助学生学习了有关教科书设定的化学知识,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逻辑脉络,使课堂教学有了很好的效果。
  在家中厨房里,常常出现菜刀生锈的现象,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不容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氧化发生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农村,锄头、犁等农具不用之后要把它们悬挂在房屋外壁的半空中,我们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讨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好处,并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农具是怎样存放的,再启发学生探究存放农具的最好方法,从而达到全面认识金属的性质和具体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用煤火炉烧开水做实验并提出以下问题:用煤火炉烧开水时,水开后常常会溢出来,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因为水能灭火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这种现象很疑惑。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交流探讨,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是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认识、掌握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由此可见,适宜的情景一般总是跟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利用农村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来设置教学情景,便于师生展开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化学学科适用的设置情景教学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源于生活,结合实验,切合学生知识经验,不但包含了丰富的认知素材,还保留了教材蕴含的人文教育素材,尤其利于农村初中师生开展有效、优质的教学。这种教学开展多了,稍加整理,还可以编写出《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等校本课。
  三、恰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有其特殊的生活经历,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教学情景,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对于农村学生,化学的世界比城市学生更丰富,设置情景时一定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有新奇感,形成连续的思索,产生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何给农村学生一双慧眼,用来观察、实验身边的化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情景教学的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农村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对于恰当的情景创设及其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对化学的兴趣就会应运而生。
  因此,化学情景教学应该将课堂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运用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课是来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其他文献
1【摘要】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开展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模块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特定领域的实际语言运用技能。结合学校行业背景,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通过观察语料、选取材料,建立专用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在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完成职业化英语学习任务。这充分调动了“双主体”的积极性,便于教师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提高化学学科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本文从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特点入手,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59-02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
【摘要】在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信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对培养实验预测能力尤是重要,通过教会学生预测方法、提供预测平台培养预测能力,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危险的发生,使学生拥有预知能力和灵敏的化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预测能力 化学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0-01  在化学
[摘 要]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水平趋向良好;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性别差异,并且差异显著,男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大学生;在年级上情绪智力不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情绪智力存在差异,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高于来源于城市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情绪智力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的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情绪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情境来有效引入单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物展示和动作演绎的方式直接利用生活情境引入单词以及美图渲染、语言生成和图文共现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入单词。  【关键词】单词教学 生活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01-01  单词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单词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单词的音、形有初步的感知,对其意义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