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辈子算是白干了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摄影师吴寅伯的晚年反思
  他曾是一位忠诚的新闻战士,《人民画报》的主力,“文革”时期摄影名作《东方红太阳升》的作者,在晚年的岁月里,他却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并一度认为:“这一辈子一无所成,拍了那么多照片,一点价值都没有”。
  
  这是一场主角缺席的展览。北京798艺术区内,吴寅伯摄影展所呈现的是一个昨日的世界,僵硬的摆拍,几近模糊的黑白影像,与喧嚣的现代艺术展览对比,整个摄影展显得陌生和过时。
  7年前,老摄影家吴寅伯告别人世,到他走时,也没能为自己办一次展览,甚至没有留下一本传记和画册。
  作为中国摄影道路的开创者和先驱,上海沙龙摄影的主力,《人民画报》的当红摄影师,吴寅伯的人生这一留白,看上去极为辛酸和荒谬。
  更令人无法相信的是,7年后才得以面世的这场展览,除少量建国前早期照片,大多数作品为印刷品翻拍—二十多张极具时代印记和感染力的《人民画报》封面,在白色的墙上一字排开,从贴近劳动者的特写《矿工》到静物作品《喂鹅》,每张照片都可谓大国脸谱的近距离记录—遗憾的是,这些照片的原片,无一得到妥善保存。
  这也许并不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应该得到的待遇,但它却在过去和现在难堪地发生着。
  
  反思与唱反调
  在北京映画廊推出的这个展览,很难让人断定这就是一位老摄影家的第一个个展。展出的作品很少,一生投身摄影的吴寅伯,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照片可以来“支撑”这个规模并不大的回顾展。
  这位1931年起就背起相机到处行走的摄影家,曾是民国时期上海摄影沙龙的积极参与者,与中国最早摄影记者郎静山等人密切交往,是老一辈摄影家中为数不多的中国摄影开路时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对摄影的痴迷几近疯狂,他总能适应跌宕的时代风云,最终拍出大量佳作—然而谁也无法料想到,这样一位摄影家会面对一个不堪的晚年。
  由于早年公私分明,吴寅伯建国后所有作品都没有个人另外存档,而是将底片悉数上交公家,统一归档保存,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眼里,公家统一保管也许是最安全的去处。但事实证明,公家没有做到这一点。“有些照片我们想用,就去原单位找,但因为经过‘文革’,各个单位的照片档案又有不少缺失。”吴寅伯的外孙刘晖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当他们试图为外公出版一本画册时发现,他们已经很难找到底片或反转片了。
  而此次展览中所展出的二十余张封面,由于《人民画报》图片库没有建成,也无法找到原作,全部翻拍自印刷品。
  因吴寅伯获得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2004年,文化部曾来到家里为他拍过一次专题片,“那片子在我家拍了好长时间,拿了很多资料,但后来也没编,也没播,就没有下文了,后来那人也失去了联系,一直拜托熟人朋友找,都没找到”。这次拍摄,再次让这位老人丧失了手中不多的材料。
  吴寅伯在晚年获得的殊荣与他的境遇,实际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与他的老同行们相比,彼此之间更是显出了一些微妙的差异,其症结,或许与他的一段让主流意识形态感到不悦的“反思”有关。
  1998年,当88岁的吴寅伯第一次看到了美国摄影家马克·吕布在中国的展览,这位在“文革”时期进入中国拍摄的摄影师,镜头中对人性的观照和打量,深深地击中了在相同时代、同样进行拍摄的吴寅伯,他开始反省:为什么别人拍到了,而自己没有。看完这次展览后,他多次公开发表文章,或与同业交谈,表达他得到的启示,并对自己乃至中国摄影发展之路表达激烈的质疑:从一开始,中国将摄影以审美的概念引入便是一种错误,从此开始了摄影作为美学附属物存在的历史,中国大多数摄影师更是陷入对技术、概念的玩弄,而很少主动或者不那么带有盲目性地去记录时代。
  在《读<老照片>有感》一文中,吴寅伯还写道:“想我专业从事摄影也有近40年,却没有留下多少有历史价值的照片。建国前,以参加摄影国际沙龙为目标,只知追求所谓摄影艺术。建国以后到北京工作,大体上还是服从工作需要,多数需要事后补拍,进行所谓的组织加工、摆布拍摄,来完成任务。偶尔也从自己兴趣出发,搞点即兴抓拍,毕竟少数。于是,这一生留下的不过一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瓶瓶罐罐……”
  吴寅伯在和后辈摄影家鲍昆的交谈中,甚至还发出了“我们这一代的摄影都白做了”的感叹,这让鲍昆感到意外—因为这不仅否定了自己的过去,更是与中国摄影史的官方书写唱了“反调”。
  鲍昆清晰地记得当时拜访吴老的情景。当他叩响吴寅伯的家门,问候的声音从门的下方传出,一个身体驼成90度的清瘦老人,领他穿过黑暗的过道来到光亮的客厅。随后,老人说出了那句令鲍昆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的话:“我们这一辈子真是一无所成,拍了那么多照片,一点价值都没有。我们一辈子追求沙龙摄影,都是和社会生活没有关系的摄影,根本在历史上就留不下来。”
  对于吴寅伯“如此轻易地”否定自己一生的追求,鲍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认为是老人一时之间的情绪宣泄,而在鲍昆后来与摄影界的前辈盛继润、田原、钱嗣杰以及同辈吴鹏、李晓斌、罗小韵一行探望他时,这位老摄影家再次当众铿锵地坦白了这一对自我的反思和否定。
  鲍昆觉得,吴寅伯的反思,在老照片红火、红色摄影师受宠的背景下,显得非常“另类”,“但这又不是一个突然的转变,只是恰好马克·吕布的作品在一个非常契合的时机,成为了打通他思想关节的最后一道力量”。
  
  忠诚的摄影战士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从红色年代走出来的摄影师,吴寅伯的转变,还是让外界感到“难以理解”。
  毕竟,作为建国初期第一官方杂志《人民画报》的当红摄影师,新中国忠诚的摄影战士,他曾经冲锋在新闻摄影的前线,创造出一系列经典的封面,也曾于“文革”年间拍出那张著名的《东方红太阳升》。当红墙摄影师享受荣誉和老照片热所带来的好处时,这位曾经的摄影战士,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中的一员。
  “外公从一个业余的、比较高级的摄影爱好者、一个圈外人成为一个专职的摄影师,随着身份的变更,从题材到拍摄的思路都有巨大的变化:建国前的作品是偏沙龙式的、参赛的、追求唯美效果的;建国后就是时代特色的命题作文、受限的创作。”刘晖认为,按照外公的性格,他或许并不能胜任新的角色,但后来,广为人知的一系列《人民画报》封面证明,他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转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业余爱好出身,他一心钻研技术,吴寅伯理所当然被认为走的是白专的道路,被扣上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帽子,“让我靠边站,但还好没有缴我的械。”在《我拍<东方红太阳升>》这篇小文中,吴寅伯庆幸地说—1968年,造反派给吴寅伯出了道难题,让他在天安门广场拍一张“东方红太阳升”,可是,从技术角度而言,太阳一出,朝霞会消退,但吴寅伯同时明白,这是造反派对他的考验,如果拍不成或者拍不好,那就要在“学术权威”前加上“反动”了,只好接下任务。后来,他连续半个月,天不亮便来到天安门广场蹲点,风雨无阻,反复思考和量度后,等来朝霞不浓不淡的理想天气,广场上碰巧洒了水,吴寅伯在太阳跳出的一刻按下快门,终得佳片。
  靠边站时期的吴寅伯,还曾被叫回报社翻拍巨幅画作《毛主席在安源》,因为光线和角度都是错的,吴寅伯不得不冒着死罪,趁造反派出去的空当,将主席画像倒着放在地上进行拍摄。
  在刘晖的印象中,外公性格温和,不会和人发生冲突,“‘文革’期间,外公被下放到干校劳动,让他养鸡,他就乖乖养鸡,每天都去鸡场看,盼着多生点蛋,他就是那么老实,器材都交了,就等着去改造,当时没人敢拍干校的场景,他也不敢”。
  在那个红色年代,吴寅伯是想尽办法融入其中,希望用自己的拍摄和主旋律的节奏合拍。加入共产党,就是吴寅伯生前最大的心愿,但最终因种种原因,这一心愿没有达成,吴寅伯反而被劝说加入了民进党。
  但这位忠诚的摄影战士,“文革”后便被调离《人民画报》,进入外文局、朝华出版社等单位,此后,他所拍摄内容多为静物、画册等,和这个火热行进中的时代,基本上没有了关系。
  
  摄影师的遗憾
  吴寅伯的摄影生命,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梳理他的一生,从端起相机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希望自己的拍摄能够介入并唤醒社会。让他拍摄静物,等于是将他冷藏了起来。
  在他的摄影生涯中,1931年拍摄镇江洪水值得一提,这次拍摄让他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拍照。1931年,镇江遭遇洪水,为筹款赈灾,镇江商会会长请来摄影新手吴寅伯拍摄灾情照片,用以募集灾款。其中8张被选中由县里分送上海工商界的镇江同乡,募捐效果十分好—正是该事件,令吴寅伯的摄影观第一次被刷新,他下意识地看到手持相机所能达到的“现实意义”。
  从1933年起,吴寅伯在苏州金城银行分行谋得办事员职位。苏州四年,吴寅伯在创作经验、摄影技巧和暗房技术上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37年4月,建国前中国的最后一段和平时光,也是吴寅伯一生中不多得的全心侍奉摄影而无过多牵绊的时光,在此期间,他还得到了黑白影社负责人之一陈传霖赏识,意外成为该社关门社员(因数月后上海“八一三事变”突起,成立于1930年的黑白影社从此陷入停顿)。
  在吴寅伯的大女儿吴碧霞印象中,父亲不是一个沉迷风景、躲进摄影世界的人。她至今仍然记得,父亲在上海街头拍摄愤怒群众的场景:1940年代的上海,乱世风华,民运渐起,常见工人、学生甚至是舞女走上街头举着拳头为自己挣一分尊严,常常是哪一天听说南京路上又闹游行,她便骑着自行车与父亲冲撞在队伍里,她多半看热闹,而父亲则背着相机,试图记录那些愤怒与抗争的面孔,记录自己所身处的泱泱时代。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吴寅伯一生中自由创作最为旺盛的阶段,在他留下的许多作品中,有诸如让女儿扯着竹子拍下的《竹林月影》这类写意作品,也有许多贴近民族国家苦难和辛酸的现实主义作品。挚友张祖道这样回忆彼时吴寅伯的“苏醒”:如果说当年镇江报道水灾算得一脚踏进纪实的门槛,那么后来的吴寅伯,便开始思索如何为摄影添加一抹思想色彩。
  即便是在政治风云变幻的时期,吴寅伯也会用照片表达自己的观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他深感蒋介石对国共合作毫无诚意,国事堪忧,于是拍下这样一张照片:两个农村妇女在河里划船的照片,船尾的一个在摇槽,船首的一位蹲着干着什么,船的前面一片黑暗,分不清山河田园,前途茫茫,暗喻国运;1948年,陪同郎静山赴台湾采风期间,38岁的吴寅伯创作了《日月潭晨曦》以寄托对彼时台湾动荡时局的同情和愤怒:天上薄云遮日,偶尔有一线日光照射的湖面上,独行一叶孤舟;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吴寅伯到市郊青浦友人处小住,他天天早起到湖滨、山林一带寻觅,希望拍摄一些表现曙光映耀的风光作品,用此表达自己渴求解放的心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吴寅伯选择了新中国,而昔日同游台湾的郎静山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与大陆社会分道扬镳的决心。命运的演进就是如此有趣:在其后的人生道路上,郎吴二人余生或辉煌或跌宕,无不与这一关键时刻所作的选择息息相关。到了台湾的郎静山,至今以“中国摄影一代宗师”的地位被纪念与尊崇,甚至被写进高中课本,而吴寅伯的人生则是夜一般的寂静,他什么都没有留下,1949年之后,拍下了大量“一点价值都没有”的照片。
  他是一个“与政治运作和关系经营学保持距离”的人,以为自己在新中国能够自由地拍摄,没想到结果是自己完全被卷入政治的洪流中,不能动弹。
  晚年的吴寅伯,对政治极为抵触,希望能清静地度过晚年,他甚至刻意“不与摄影家协会和文联等官方机构发生关系”。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晚年的反思,与其率直本性有关,他追求艺术,追求自由,到了晚年,更觉两者的珍贵—只是当他离去时,仅留下了“反思”二字,却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摄影师都可能会留下的东西。
其他文献
高朋算得上是中国互联网圈子里的一朵奇葩:它的血液是国际的,骨子里却是本土的;它做得很越界,但却总是被原谅;每个人都觉得它摇摇欲坠,但它却仍然活得很好。  在此之前,中国互联网人士对国外同行的评价大概有几个共性,比如创新有余微创新不足,比如按部就班不够勤奋,再比如水土不服不了解中国国情。一言以敝之,就是和本土企业的玩法大不一样。日子久了,双方就好像华山派的剑宗气宗,又好像中医西医,从底层到上层都完全
“人死后万事皆空,其生前所拥有的一切都会随风飘零,不复存在。只有气味和味道,它们曾经被认为脆弱和虚幻,反而变得长久而可信;正如灵魂,常常从往事里被记起、等待和希冀;几滴香精里浓缩的记忆是可以广阔无边的。”  ——普鲁斯特    正如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描述的那样,气味作为一种独特的载体,总是带给人无限的记忆空间,因此自古以来,对于香味的追求,无时无刻不驱动着人类。  古代欧洲皇室把香料当做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选择恐惧症。  一桌饥肠辘辘的成年人翻了半个小时菜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选择按照网络上的推荐依次点一遍。  而大龄单身男女在选择伴侣时的心情就像面对超市货架的主妇,比来比去最后还是随便找个理由拿了一个。让人忍不住感慨:还不如过去听组织上安排呢。  这时候如果有个人,哪怕有个筛子帮人作决定也好啊。  听上去似乎只要把选择权交给别人,自己就可以获得自由,不用背负着承诺过活。不用选
时至今日,美国编剧要不给政府扣上点阴谋论的罪名,制片人就不给他发稿费。这不,《变形金刚3》在写好友情、爱情、亲情的主线故事同时,也不忘挤兑一下政府,这使得它的故事更丰厚。    跟女儿一起去看《变形金刚3》,3D版,两个半小时的动作冲击,加上音乐烘托和台词小幽默,两人都觉得过瘾,观众有鼓掌和叫声。看来迈克·贝是真的下了决心要曲终奏雅,故事比前两集加了很多元素,灾难、动作、政府的欺瞒、人情、爱情全给
这个奖应该发给两个人  南都周刊:得到获奖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王澍:第一反应是这个奖发错了。奖应该是发给两个人(王澍和其妻子陆文宇,其“业余建筑工作室”为两人合开),不应该是一个人。若只是我,很多作品是无法实现的,也不会有这么高的质量。  南都周刊:获奖对你会有什么改变?  王澍:其实没什么改变。消息发布时,我正在美国,又不上网,所以不大清楚国内的情况。现在我担心的是,蜂拥而至的媒体会影响到
你方唱罢我登台。  刚过去的6月,三巨头苹果、微软、谷歌相继召开新品发布会,各有精彩:苹果3D地图精美绝伦,微软平板重磅登台,谷歌的Google Project Glass则象征着未來。当然,三方在展示自己新品之余也不忘揶揄下对手,苹果拒绝了谷歌地图,谷歌进军了硬件领域,微软则舞出自己的新系统大阵,说自己的产品最全面。  谁才是未來数字王国的引领者?发布会这个舞台,正是战前最好的军演。  出场  
300多米长的东城区菊儿胡同,装载了北京人廖丹的童年。旁边的南锣鼓巷那时还不成气候,小廖丹活动范围里更重要的景致,是离家不远的一座粮库。他常常跑过去玩,直到那里变为东城区法院。  几十年后,在大批媒体记者的尾随下,41岁的他同时顶着铁汉柔情的赞誉和涉嫌诈骗的罪名,难说光彩地走了进去。  1997年,廖丹从北京内燃机总厂下岗,此后一直无业,靠低保维持生活。10年后,妻子杜金领被查出尿毒症,需靠血液透
2005年,诗人王小妮和一群诗人在海南大学成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每年的秋冬两季,他们都会从各自的城市飞赴这个海岛,和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朗诵和谈论诗歌。这被很多人视为一件浪漫的事情,他们像度假一样地与诗歌相遇,同时又能在春天和夏天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城市。  不过现实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当诗人们到了海岛没多久,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就因为学校领导层变动,成为一个空壳,王小妮和她的诗人朋友没法安心地写
甘地的武器:一个人的非暴力之路  作者:(美)威廉?夏伊勒  译者: 汪小英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6月  定价: 32.00元  这是一本零距离观察革命的书。书中讲述了一场不同以往伏尸百万、流血漂杵的非暴力革命。印度的独立是革命史上的奇迹,刷新了人类革命无不流血的观念——这是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争取自由的方式,它比流血对抗更为凶险。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每个参与者无比一致的
  
期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