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扶贫攻坚”、转型调整、全域旅游的发展,甘肃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正软实力,两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天水市在探索农村(村社)、农民、农事为主的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对于研究甘肃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
甘肃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要注重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镇、村、社区文化。通过调研,我们以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为对象,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村文化建设有很大发展。
(1)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级领导在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時,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从2012年至2016年,天水市已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100个,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940万元,省上补助400万元,市县配套460万元,项目涉及两区五县,同时,对已建成并且验收合格乡镇综合文化站,国家、省上每站每年配送10万元的内配设施设备。
(2)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2525个,实现了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建设任务。建成后的天水农家书屋,总建筑面积达6.12万平方米,配置各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共计587.75万册(张),书柜、桌椅1.78万套,总价值6312.5万元。近年来,天水市以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帮助和扶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乡村舞台成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舞台是创新农村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天水市的乡村舞台(或文化大院)建设,较好地满足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活动、娱乐、消费,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技文化,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
天水市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行业部门分割和重复浪费建设严重。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部门),在县一级,县文广局负责群众文化和广播电视,县体育局负责群众体育活动,县委宣传部负责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在乡一级,党委有党委组织的文化活动,政府有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内容重复率高,组织形式简单,政出多门,领导网络不健全,分类不明确,边界不清。同时,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标准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评价的标准就是多少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少本藏书、多少盘光碟、多少台电视、有无正式的规章制度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等指标,一些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设施很难得到有效使用。
(2)农村文化建设在供求结构上不对称。政府供给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之间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如,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设施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农家书屋、农民技术学校;而农民对政府提供文化设施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造成这一错位的原因,是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结果。
(3)农村文化建设在内容方面公共服务性不足。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形式走向式微。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选择偏好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民对文化活动以及文化设施的偏好具有明显的模仿现代都市文化的痕迹。调查发现,农民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电视媒体,普及率较高的是手机,仍然大大滞后于城市。农村文化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三、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
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提振农村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是今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让农民得到文化实惠是文化建设的出路。为此我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加大深化农村文化建设改革创新。一是强力推进和打造群众自办文化社团,定期召开推进会,切实壮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培养造血功能。二是注重特色,搭建了农民艺术家的才艺展示平台,使草根艺人创作的动力和活力越来越强,从而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三是吸引和形成农村公共文化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使社会性的投资越来越大。
(2)注重“乡村舞台”文化平台的建设。紧盯群众文化需求,在有效整合农村各类、各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着力丰富和拓展“乡村舞台”内容建设,真正把“乡村舞台”建成农村开展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教普及、致富技能培训等活动的“大舞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
(3)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活动。以积极健康的艺术形式展现遵纪守法、邻里和睦、敬老爱幼、勤劳致富、社会和谐等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文化惠民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广大农民反对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同时,要更加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创新农民群众文体娱乐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傳统戏曲、歌舞娱乐、曲艺弹唱、民俗艺术、书法美术等文艺爱好者聚集起来,为农民文化爱好者、民间艺人搭建创作、展示平台。激发“草根”艺人创作热情和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激情,鼓励“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形成村民自己演自己、自己看自己的生动局面。把电影、电视、数字图书等文化资源和健身活动延伸到农村基层,紧跟时代步伐,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满足群众多样的文化体育需求。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
甘肃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要注重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镇、村、社区文化。通过调研,我们以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为对象,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村文化建设有很大发展。
(1)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级领导在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時,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从2012年至2016年,天水市已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100个,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940万元,省上补助400万元,市县配套460万元,项目涉及两区五县,同时,对已建成并且验收合格乡镇综合文化站,国家、省上每站每年配送10万元的内配设施设备。
(2)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2525个,实现了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建设任务。建成后的天水农家书屋,总建筑面积达6.12万平方米,配置各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共计587.75万册(张),书柜、桌椅1.78万套,总价值6312.5万元。近年来,天水市以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帮助和扶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乡村舞台成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舞台是创新农村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天水市的乡村舞台(或文化大院)建设,较好地满足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活动、娱乐、消费,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技文化,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
天水市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行业部门分割和重复浪费建设严重。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部门),在县一级,县文广局负责群众文化和广播电视,县体育局负责群众体育活动,县委宣传部负责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在乡一级,党委有党委组织的文化活动,政府有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内容重复率高,组织形式简单,政出多门,领导网络不健全,分类不明确,边界不清。同时,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标准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评价的标准就是多少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少本藏书、多少盘光碟、多少台电视、有无正式的规章制度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等指标,一些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设施很难得到有效使用。
(2)农村文化建设在供求结构上不对称。政府供给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之间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如,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设施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农家书屋、农民技术学校;而农民对政府提供文化设施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造成这一错位的原因,是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结果。
(3)农村文化建设在内容方面公共服务性不足。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形式走向式微。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选择偏好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民对文化活动以及文化设施的偏好具有明显的模仿现代都市文化的痕迹。调查发现,农民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电视媒体,普及率较高的是手机,仍然大大滞后于城市。农村文化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三、天水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
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提振农村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是今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让农民得到文化实惠是文化建设的出路。为此我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加大深化农村文化建设改革创新。一是强力推进和打造群众自办文化社团,定期召开推进会,切实壮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培养造血功能。二是注重特色,搭建了农民艺术家的才艺展示平台,使草根艺人创作的动力和活力越来越强,从而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三是吸引和形成农村公共文化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使社会性的投资越来越大。
(2)注重“乡村舞台”文化平台的建设。紧盯群众文化需求,在有效整合农村各类、各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着力丰富和拓展“乡村舞台”内容建设,真正把“乡村舞台”建成农村开展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教普及、致富技能培训等活动的“大舞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
(3)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活动。以积极健康的艺术形式展现遵纪守法、邻里和睦、敬老爱幼、勤劳致富、社会和谐等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文化惠民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广大农民反对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同时,要更加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创新农民群众文体娱乐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傳统戏曲、歌舞娱乐、曲艺弹唱、民俗艺术、书法美术等文艺爱好者聚集起来,为农民文化爱好者、民间艺人搭建创作、展示平台。激发“草根”艺人创作热情和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激情,鼓励“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形成村民自己演自己、自己看自己的生动局面。把电影、电视、数字图书等文化资源和健身活动延伸到农村基层,紧跟时代步伐,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满足群众多样的文化体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