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的载体,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生素质 文化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长期经过学校教职工和多届学生共同努力所创造而形成的,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的综合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所拥有的管理、行为、校风、学风、教风等。丰富而且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更是特色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学校学生的素质。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但是它又不是与世隔绝的孤立文化,它的许多内容都同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及主体文化密切联系。学校开展文化活动,有时要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街市、社会,再者,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教职员工也与社会各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基本空间又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校园文化为学校营造了特有的文化氛围,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才智、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所以,校园文化在学生的素质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载体,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约束规范和促进的功能,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品格。笔者认为它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积极功效主要表现在:
1.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强有力的补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学生的智力结构
课堂教育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职业素养、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方式。然而,课堂教育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因为它的基本模式是标准化、同一化、同步化,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许多学生厌学、“不想听”、“听不进”的现象,明显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第一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校园文化就成了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成为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地方。因为校园文化中传导着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一些最新的知识信息,往往能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迅速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学生,从而促进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智力结构的优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2.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美育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大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美育可以益智、养德、健体、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等,应当看到,美育工作主要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美育的目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基本上属于陶冶式的“无意识”教育,是间接的教育。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是“你规定我参加”,而是“我要求参加,我需要我参加”。在充满情感色彩的境界里,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且心灵也得到了美的净化,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升华了学生的素质。
3. 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由过去的“专才”教育逐步转向“通才”教育。然而,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活动空间是相对狭小的。而在这特定的空间里,如果又把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局限在课堂上,那么,“通才”教育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通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校园文化的丰富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熏陶、艺术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竞争能力,使他们的某些特长得以施展和提高。
4. 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他们一方面好奇心盛,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一方面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外界的影响,不少人有偏激盲从的弱点。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非常有必要通过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深入全面悟解,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从而避免盲从于某些错误思潮,不至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迷失方向。实践证明,以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比硬性“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过程,下面简单谈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 图书馆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信息传媒的便捷渠道、多元文化交汇的有力载体,是全校教育资源存储、释放、利用的知识宝藏。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在凝炼、培育、弘扬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发挥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高品位的环境设施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营造出一所学校特有的人文、学术氛围,即构成了校园的环境设施文化。校园环境设施文化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学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2)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学校的第二课堂”,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图书馆可以通过对馆藏的多文种、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资料的遴选、加工、集萃,向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学生对文献的各种需求,把精神化成物质,向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3)优质高效的服务,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现在的图书馆已开始从原始的借阅服务转向信息导航服务,从提供单一的文献资源查询转向多元信息提供服务。图书馆在每年新生入学之际,都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做好读者的咨询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加强学生对图书馆功能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多元化教育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创建夯实了基础。
4)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优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显指出了“要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准地获取新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信息”。图书馆位于校园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自我,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随着我院新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必将大大提高。
2. 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校里为人师表的群体,教师群体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榜样作用。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比直接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教师的良好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感,教师是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直接或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才,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使学校不辜负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生素质 文化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长期经过学校教职工和多届学生共同努力所创造而形成的,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的综合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所拥有的管理、行为、校风、学风、教风等。丰富而且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更是特色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学校学生的素质。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但是它又不是与世隔绝的孤立文化,它的许多内容都同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及主体文化密切联系。学校开展文化活动,有时要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街市、社会,再者,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教职员工也与社会各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基本空间又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校园文化为学校营造了特有的文化氛围,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才智、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所以,校园文化在学生的素质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载体,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约束规范和促进的功能,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品格。笔者认为它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积极功效主要表现在:
1.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强有力的补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学生的智力结构
课堂教育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职业素养、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方式。然而,课堂教育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因为它的基本模式是标准化、同一化、同步化,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许多学生厌学、“不想听”、“听不进”的现象,明显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第一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校园文化就成了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成为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地方。因为校园文化中传导着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一些最新的知识信息,往往能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迅速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学生,从而促进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智力结构的优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2.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美育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大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美育可以益智、养德、健体、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等,应当看到,美育工作主要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美育的目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基本上属于陶冶式的“无意识”教育,是间接的教育。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是“你规定我参加”,而是“我要求参加,我需要我参加”。在充满情感色彩的境界里,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且心灵也得到了美的净化,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升华了学生的素质。
3. 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由过去的“专才”教育逐步转向“通才”教育。然而,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活动空间是相对狭小的。而在这特定的空间里,如果又把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局限在课堂上,那么,“通才”教育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通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校园文化的丰富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熏陶、艺术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竞争能力,使他们的某些特长得以施展和提高。
4. 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他们一方面好奇心盛,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一方面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外界的影响,不少人有偏激盲从的弱点。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非常有必要通过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深入全面悟解,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从而避免盲从于某些错误思潮,不至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迷失方向。实践证明,以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比硬性“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过程,下面简单谈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 图书馆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信息传媒的便捷渠道、多元文化交汇的有力载体,是全校教育资源存储、释放、利用的知识宝藏。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在凝炼、培育、弘扬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发挥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高品位的环境设施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营造出一所学校特有的人文、学术氛围,即构成了校园的环境设施文化。校园环境设施文化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学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2)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学校的第二课堂”,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图书馆可以通过对馆藏的多文种、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资料的遴选、加工、集萃,向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学生对文献的各种需求,把精神化成物质,向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3)优质高效的服务,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现在的图书馆已开始从原始的借阅服务转向信息导航服务,从提供单一的文献资源查询转向多元信息提供服务。图书馆在每年新生入学之际,都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做好读者的咨询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加强学生对图书馆功能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多元化教育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创建夯实了基础。
4)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优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显指出了“要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准地获取新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信息”。图书馆位于校园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自我,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随着我院新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必将大大提高。
2. 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校里为人师表的群体,教师群体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榜样作用。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比直接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教师的良好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感,教师是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直接或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才,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使学校不辜负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