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具的正确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效。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教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是遵循“感知——表象——概念”的科学规律,而操作学具就遵循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桃(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个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教学数学问题时,要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52÷4,學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5捆(5个10)平均分4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4份,每份是3根(3个1),个位商3。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学具的使用,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谦让、合作进步的协作精神。
  五、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五育全面均衡发展。
  六、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当代是一个创新社会,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国外一项关于数学教学研究报告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见教材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作者单位:余干县玉亭镇中心小学 江西】
其他文献
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我们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形式,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怎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呢?通过多年的实
寒假又要来临了,寒假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你有体育寒假作业吗?其实体育寒假作业或体育家庭作业作为一种理念和探索已经提出来很久,但一直还停留在一种理想或概念的阶段,在文化课繁重的中小学阶段,布置诸如寒假作业时,有多少学校、老师会想到体育这一块呢?家长想的是让学生参加更多的补习班,兴趣培训,真正地寒假体育作业究竟占什么位置?在这里笔者就体育寒假作业的重要性,以及寒假作业的布置与验收给出个人的意见。  一、
摘 要:知识已是企业竞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最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有效知识共享是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企业获得内部创新型知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现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构建协同管理(OA)软件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概念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以国内领先的OA软件企业FW为例,对企业内知识共享网络进行详尽分析,明确网络结构特征及知识共享主要问题,为OA软件企
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们都不停地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作出各种尝试和探讨。但无论是课程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一个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众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都在积极的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路子。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