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庙会传承”为主题词搜索选取中国知网2005—2019年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对“庙会传承”的研究主要从“功能与机制”“传承对象”“传承主体”的角度进行,具有以个案研究为主、当代性、反思性与实用性的特点,但还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宽广、思考不够深入、类型研究或比较研究较少的缺陷。未来,在进行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庙会的传承进行多学科理论视角的考察或进行跨地域、跨类型的比较研究应是学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庙会;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062-03
【本文著录格式】杨闪闪.庙会传承研究综述(2005—2019年)[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62-64.
基金项目: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习俗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JJD850001)基金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原古戏台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JCZD-04)基金资助。
庙会是“以寺庙为最初依托, 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 融艺术、游乐、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1]。因其悠久的历史、对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和包蕴性,庙会不断吸引着来自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关注。面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历史中走来的庙会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如今,庙会的传承情况如何?在这方面学者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哪些研究空间呢?本文以”庙会传承”为主题词搜索出中国知网2005—2019年的论文,并做如下综述,以期对未来有关”庙会传承”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成果的一般分布
以“庙会传承”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出2005—2019年的论文共68篇(除去重复论文和新闻资讯文章后)。每年论文篇数分布情况图1所示。从图1中可看出,以2012年为界,2005—2011年共有14篇,2013—2019年共有48篇。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界对庙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应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增长有关。
论文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论文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共48篇,占比61%;硕士学位论文17篇,占比25%;博士学位论文3篇,占比4%。在17篇硕士学位论文中,民俗学6篇,民族学2篇,设计艺术学2篇,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音乐学、建筑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各1篇;在3篇博士学位论文中,音乐学1篇,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1篇,建筑环境专业1篇。
下面从“功能与传承机制研究”“组成元素研究”“关系研究”三个角度分别予以综述。
(一)功能与传承机制研究
首先是对庙会的功能与传承机制的综合研究,此类文章占庙会传承研究的大部分,且多是“历史追溯 实地调查 社会文化经济功能 对策研究”的模式。如曹凌晗探讨了安徽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措施[2],与许多此类论文一样,该文似乎创新不足、理论深度也不够;再如王燏嶓对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双庙渚蚕花水会的研究,依然是介绍蚕花水会的人文地理环境、历史、现状的描绘,进而探讨在市场经济下蚕花水会的发展与传承路径[3]。梁红泉主要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考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此文的关注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而非庙会的传承与创新。不过,从此文我们也可窥见庙会传承的意义、问题与对策[4];韦明杏、杨文研均探讨了传承庙会文化对城市的意义[5]。
此外,齐泽垚分析了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势下,妙峰山庙会的信仰传承、组织传承、民间技艺传承情况,注意到围绕碧霞元君信仰形成的庙会空间重塑、信仰传承的崭新模式,以及国家认同对民间花会的影响[6];冯广圣、卢文凤从仪式传播的角度考察庙会的功能与傳承[7],认为庙会不仅是传递或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且是民众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仪式,从而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
其次是对庙会的传承机制或运营机制的专门研究。万建中对江西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的跨地域庙会文化圈的分析得出,万寿宫庙会因其鲜明的地缘特征和悠远深邃的历史内涵,所以能够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认同[8];侯艳娜、冯书先分析出庙会中民俗事象的四种传承形态,即“消失”“消长”“更替”“泛化”[9];连建功梳理出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中传承场、传承主体、传承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考察河南61项庙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出河南庙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传承创新策略[10]。宋红雨探讨了庙会的生活化过程,认为庙会中的娱人娱神活动与商品交易活动促使了庙会由神圣性走向生活化[11]。 (二)传承对象研究
由于庙会可作为戏剧、音乐、美术、建筑、体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载体,又集信仰、节庆、商贸、娱乐的功能于一体,因此对庙会的组成元素进行具体研究的论文也不少。比较集中的如文茹把西安鼓乐社和民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认识,认为民俗活动是西安鼓乐这一民间乐种保存和传承的文化根源, 指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能忽视它的民俗土壤[12];刘伟针对安徽淮北地区民间美术的资源缺位、审美缺失、创新缺乏、后继乏人等现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13]。在民间庙会日益商品化、消费化的趋势下,这篇文章为保持和增强庙会的审美功能提供了思路。
此外,吴秀卿考察了庙会对四平戏的传承[14];杨领航、陶昌勇、连远斌均探讨了庙会中体育文化的传承[15];梁剑、何欣、白文利均探讨了庙会及其建筑环境的共生保护问题[16];邓苗考察了庙会中的节日传承[17];刘晓玉考察了庙会中的宗教元素[18]。刘敏、刘爱利、袁梦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考察了认为北京地坛庙会的运营,认为其成功要素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鲜明有特色的主题、广泛的宣传招商手段、多样的形式创新、有序的现场管理以及到位的后期评估[19]。
(三)传承主体及其关系研究
张瑞迪以公共文化的视角,通过梳理独松村胡公庙会文化在历次思想与社会的变革下传承与演变模式,反思了政府干预对庙会(信仰、仪式、文艺表演)的本真性的影响,认为政府应该给百姓以自由,让他们在生活中选择最适于需要的东西[20];夏晓晨指出了新时期庙会与民众互动的缺失[21];蒲娇认为天津皇会的稳态性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下促成的,皇会调和了国家与民间、正祀与淫祀、大传统与小传统、日常与狂欢、祭祀圈内与祭祀圈外、传承主体与传承客体等因素之间的对立关系[22]。吴凡比较了山西阳高庙会中的音乐班社“阴阳”与鼓匠,认为 “阴阳”与鼓匠乐班的音乐建构,作为两种功能相近、用法相异的符号共筑了个性化的地方历史[23]。尚丹考察了电视传播在庙会传承中的巨大优势[24]。对传承主体及其关系的研究相对传承对象的研究在理论探讨上更为深入,体现了对人的研究的关注,庙会毕竟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体现。
三、总结与思考
经过以上分析,2005—2019年学界对庙会传承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色。
(一)个案研究为主
在所选取的68篇论文中,有59篇都是个案研究,涉及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多个庙会(有的论文研究的是同一个庙会)。且所关注的庙会涉及许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给各地庙会研究提供珍贵的史料。图3呈现了近15年庙会传承研究论文涉及的省份分布情况,其中,以对中部、东部省份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庙会的研究居多,对北部、西部、南部省份的庙会研究偏少。
(二)当代
研究多关注庙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文中不乏对所关注庙会历史的介绍但并不以历史为重点,而是侧重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绘庙会的当代面貌,像是一幅又一幅当代各地的庙会民俗画卷。因此学界近15年对庙会传承的研究具有朝向当下的特点。
(三)反思性和实用性
在追溯历史、深描当下的基础上,大部分论文重点在于总结问题,提出对策,为庙会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各学科的智慧,充满反思性和实用性。
但是,以上研究还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宽广、思考不够深入、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较少的缺陷。未来,在进行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庙会的传承进行多学科理论视角的考察或进行跨地域、跨类型的比较研究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庙会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文茹. 西安鼓乐“西五台庙会”的民俗传承[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4):44-46.
[2]曹凌晗.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王燏嶓.桐乡洲泉镇双庙渚蚕花水会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4]梁红泉 . 传承与革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以豫东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3):89-92.
[5]韦明杏.城市化背景下的庙会文化变迁——以上海真如庙会为个案的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杨文研.传统庙会场所空间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研究[J]. 大众文艺,2018(13):236.
[6]齐泽垚. 非遗时代的妙峰山庙会传承[J].北京学研究文集[A],2009:335-338.
[7]冯广圣,卢文凤.仪式传播:地方民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横县伏波庙会文化传播的考察[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6):10-15.
[8]万建中.万寿宫庙会的生成基因与传承机制[J]. 地方文化研究,2016(5):15-21.
[9]侯艳娜,冯书先.庙会民俗传承形态研究——以邯郸黄粱梦庙会为例[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21-123.
[10]连建功.传统庙会文化传承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78-82.
[11]宋红雨.盘龙寺庙会的生活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12]文茹.西安鼓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
[13]刘伟. 安徽淮北地区庙会中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J].美与时代(中),2010(9):54-56.
[14]吴秀卿. 福建政和杨源村英节庙会与四平戏的传承[J].戏曲研究,2012(3):258-279.
[15]杨领航. 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民间庙会视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22-125
[16]梁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庙会与建筑环境共生保护[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7]邓苗. 庙会与节日文化遗产传承——蓝田县真武庙中元节庙会调查报告[J].节日研究,2012(2):195-219.
[18]刘晓玉. 千年传承“活”在当下庙会中的宗教文化[J].中国宗教,2018(2):74-75.
[19]刘敏,刘愛利,袁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庙会的传承与运营——以北京地坛庙会为例[J]. 企业经济,2011(11).77-80.
[20]张瑞迪.庙会作为公共文化的传承与展演——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独松村的胡公庙会为个案[D].温州:温州大学,2011.
[21]夏晓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鄞江它山庙会的复兴与传承[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2]蒲娇.民间庙会稳态性研究——以天津皇会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3]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班社——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匠[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4]尚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地方电视传媒作为——以河南长垣二月十九庙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96.
作者简介:杨闪闪(1992-),女,河南驻马店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庙会;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062-03
【本文著录格式】杨闪闪.庙会传承研究综述(2005—2019年)[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62-64.
基金项目: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习俗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JJD850001)基金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原古戏台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JCZD-04)基金资助。
庙会是“以寺庙为最初依托, 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 融艺术、游乐、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1]。因其悠久的历史、对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和包蕴性,庙会不断吸引着来自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关注。面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历史中走来的庙会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如今,庙会的传承情况如何?在这方面学者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哪些研究空间呢?本文以”庙会传承”为主题词搜索出中国知网2005—2019年的论文,并做如下综述,以期对未来有关”庙会传承”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成果的一般分布
以“庙会传承”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出2005—2019年的论文共68篇(除去重复论文和新闻资讯文章后)。每年论文篇数分布情况图1所示。从图1中可看出,以2012年为界,2005—2011年共有14篇,2013—2019年共有48篇。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界对庙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应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增长有关。
论文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论文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共48篇,占比61%;硕士学位论文17篇,占比25%;博士学位论文3篇,占比4%。在17篇硕士学位论文中,民俗学6篇,民族学2篇,设计艺术学2篇,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音乐学、建筑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各1篇;在3篇博士学位论文中,音乐学1篇,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1篇,建筑环境专业1篇。
下面从“功能与传承机制研究”“组成元素研究”“关系研究”三个角度分别予以综述。
(一)功能与传承机制研究
首先是对庙会的功能与传承机制的综合研究,此类文章占庙会传承研究的大部分,且多是“历史追溯 实地调查 社会文化经济功能 对策研究”的模式。如曹凌晗探讨了安徽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措施[2],与许多此类论文一样,该文似乎创新不足、理论深度也不够;再如王燏嶓对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双庙渚蚕花水会的研究,依然是介绍蚕花水会的人文地理环境、历史、现状的描绘,进而探讨在市场经济下蚕花水会的发展与传承路径[3]。梁红泉主要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考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此文的关注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而非庙会的传承与创新。不过,从此文我们也可窥见庙会传承的意义、问题与对策[4];韦明杏、杨文研均探讨了传承庙会文化对城市的意义[5]。
此外,齐泽垚分析了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势下,妙峰山庙会的信仰传承、组织传承、民间技艺传承情况,注意到围绕碧霞元君信仰形成的庙会空间重塑、信仰传承的崭新模式,以及国家认同对民间花会的影响[6];冯广圣、卢文凤从仪式传播的角度考察庙会的功能与傳承[7],认为庙会不仅是传递或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且是民众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仪式,从而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
其次是对庙会的传承机制或运营机制的专门研究。万建中对江西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的跨地域庙会文化圈的分析得出,万寿宫庙会因其鲜明的地缘特征和悠远深邃的历史内涵,所以能够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认同[8];侯艳娜、冯书先分析出庙会中民俗事象的四种传承形态,即“消失”“消长”“更替”“泛化”[9];连建功梳理出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中传承场、传承主体、传承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考察河南61项庙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出河南庙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传承创新策略[10]。宋红雨探讨了庙会的生活化过程,认为庙会中的娱人娱神活动与商品交易活动促使了庙会由神圣性走向生活化[11]。 (二)传承对象研究
由于庙会可作为戏剧、音乐、美术、建筑、体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载体,又集信仰、节庆、商贸、娱乐的功能于一体,因此对庙会的组成元素进行具体研究的论文也不少。比较集中的如文茹把西安鼓乐社和民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认识,认为民俗活动是西安鼓乐这一民间乐种保存和传承的文化根源, 指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能忽视它的民俗土壤[12];刘伟针对安徽淮北地区民间美术的资源缺位、审美缺失、创新缺乏、后继乏人等现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13]。在民间庙会日益商品化、消费化的趋势下,这篇文章为保持和增强庙会的审美功能提供了思路。
此外,吴秀卿考察了庙会对四平戏的传承[14];杨领航、陶昌勇、连远斌均探讨了庙会中体育文化的传承[15];梁剑、何欣、白文利均探讨了庙会及其建筑环境的共生保护问题[16];邓苗考察了庙会中的节日传承[17];刘晓玉考察了庙会中的宗教元素[18]。刘敏、刘爱利、袁梦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考察了认为北京地坛庙会的运营,认为其成功要素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鲜明有特色的主题、广泛的宣传招商手段、多样的形式创新、有序的现场管理以及到位的后期评估[19]。
(三)传承主体及其关系研究
张瑞迪以公共文化的视角,通过梳理独松村胡公庙会文化在历次思想与社会的变革下传承与演变模式,反思了政府干预对庙会(信仰、仪式、文艺表演)的本真性的影响,认为政府应该给百姓以自由,让他们在生活中选择最适于需要的东西[20];夏晓晨指出了新时期庙会与民众互动的缺失[21];蒲娇认为天津皇会的稳态性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下促成的,皇会调和了国家与民间、正祀与淫祀、大传统与小传统、日常与狂欢、祭祀圈内与祭祀圈外、传承主体与传承客体等因素之间的对立关系[22]。吴凡比较了山西阳高庙会中的音乐班社“阴阳”与鼓匠,认为 “阴阳”与鼓匠乐班的音乐建构,作为两种功能相近、用法相异的符号共筑了个性化的地方历史[23]。尚丹考察了电视传播在庙会传承中的巨大优势[24]。对传承主体及其关系的研究相对传承对象的研究在理论探讨上更为深入,体现了对人的研究的关注,庙会毕竟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体现。
三、总结与思考
经过以上分析,2005—2019年学界对庙会传承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色。
(一)个案研究为主
在所选取的68篇论文中,有59篇都是个案研究,涉及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多个庙会(有的论文研究的是同一个庙会)。且所关注的庙会涉及许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给各地庙会研究提供珍贵的史料。图3呈现了近15年庙会传承研究论文涉及的省份分布情况,其中,以对中部、东部省份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庙会的研究居多,对北部、西部、南部省份的庙会研究偏少。
(二)当代
研究多关注庙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文中不乏对所关注庙会历史的介绍但并不以历史为重点,而是侧重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绘庙会的当代面貌,像是一幅又一幅当代各地的庙会民俗画卷。因此学界近15年对庙会传承的研究具有朝向当下的特点。
(三)反思性和实用性
在追溯历史、深描当下的基础上,大部分论文重点在于总结问题,提出对策,为庙会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各学科的智慧,充满反思性和实用性。
但是,以上研究还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宽广、思考不够深入、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较少的缺陷。未来,在进行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庙会的传承进行多学科理论视角的考察或进行跨地域、跨类型的比较研究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庙会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文茹. 西安鼓乐“西五台庙会”的民俗传承[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4):44-46.
[2]曹凌晗.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王燏嶓.桐乡洲泉镇双庙渚蚕花水会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4]梁红泉 . 传承与革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以豫东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3):89-92.
[5]韦明杏.城市化背景下的庙会文化变迁——以上海真如庙会为个案的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杨文研.传统庙会场所空间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研究[J]. 大众文艺,2018(13):236.
[6]齐泽垚. 非遗时代的妙峰山庙会传承[J].北京学研究文集[A],2009:335-338.
[7]冯广圣,卢文凤.仪式传播:地方民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横县伏波庙会文化传播的考察[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6):10-15.
[8]万建中.万寿宫庙会的生成基因与传承机制[J]. 地方文化研究,2016(5):15-21.
[9]侯艳娜,冯书先.庙会民俗传承形态研究——以邯郸黄粱梦庙会为例[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21-123.
[10]连建功.传统庙会文化传承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78-82.
[11]宋红雨.盘龙寺庙会的生活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12]文茹.西安鼓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
[13]刘伟. 安徽淮北地区庙会中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J].美与时代(中),2010(9):54-56.
[14]吴秀卿. 福建政和杨源村英节庙会与四平戏的传承[J].戏曲研究,2012(3):258-279.
[15]杨领航. 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民间庙会视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22-125
[16]梁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庙会与建筑环境共生保护[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7]邓苗. 庙会与节日文化遗产传承——蓝田县真武庙中元节庙会调查报告[J].节日研究,2012(2):195-219.
[18]刘晓玉. 千年传承“活”在当下庙会中的宗教文化[J].中国宗教,2018(2):74-75.
[19]刘敏,刘愛利,袁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庙会的传承与运营——以北京地坛庙会为例[J]. 企业经济,2011(11).77-80.
[20]张瑞迪.庙会作为公共文化的传承与展演——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独松村的胡公庙会为个案[D].温州:温州大学,2011.
[21]夏晓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鄞江它山庙会的复兴与传承[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2]蒲娇.民间庙会稳态性研究——以天津皇会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3]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班社——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匠[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4]尚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地方电视传媒作为——以河南长垣二月十九庙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96.
作者简介:杨闪闪(1992-),女,河南驻马店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