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获得数学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加强变式训练,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向发散,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去寻找解类似问题的思路、方法,有意识地展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字】学变式训练 激活 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83-02
  变式练习即变换问题中的条件、形式、内容或图形的位置,而问题的字实质不变;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且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问题的可能范围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充。这不但有利于巩固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时采用的“变式训练”教学法的一点尝试。
  【案例一】原题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3,0),B(l,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A、C,并且经过点B (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l,0),C(O,-3)。且对称轴是直线x=-l,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1,m)、B(n,4)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对变式1,先让学生比较它与例题的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再思考怎样转化为例题求解,然后讨论怎样求A、C两点的坐标。对变式2,引导学生抓住“对称轴是直线x=l”利用对称性,求点A的坐标。对变式3,要善于应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思想方法把一个综合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逐步引导学生把变式3分解为三个简单问题: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求m、n的值并画出草图分析;③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转化为变式2)。
  这组题目最终都是通过设二次函数一般式,利用三点法建立方程组来求解。通过这组“多题一解”变式训练,既可巩固强化解题思想方法,又让学生通过多题一解,抓住本质,触一通类,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发展智力,激活思维,收到举一反三,少而胜多的效果。
  【案例二】原题
  如图1,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l、S2、S3,,则Sl、S2、S3之间的关系是
  变式1:如图2,如果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为sl、S2、S。,则sl、S2、S3之间的关系是
  变式2:如图3,如果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l、S2、S3,则sl、S2、S。之间的关系是
  变式3:如果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为使sl、S2、S3之间仍具有上述这种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4: 如图4, 梯形ABCD中,AB∥DC,∠ADC ∠BCD=90°,且DC=2AB,分别以DA、AB、BC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l、S2、S3,则sl、S2、S3之间的关系是
  变式5: 如图5, 梯形ABCD中,AB∥DC,∠ADC ∠BCD=90°,且DC=2AB,分别以DA、AB、BC为边向梯形外作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l、S2、S3之间的关系是
  变式6: 如图6, 梯形ABCD中,AB∥DC,∠ADC ∠BCD=90°,且DC=2AB,分别以DA、AB、BC为边向梯形外作半圆,其面积分别为Sl、S2、S3,则Sl、S2、S3之间的关系是
  上述题组设置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复习了勾股定理,又在逐渐深入的问题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充分认识了问题的本质,可谓是一举两得。
  【案例三】原题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分析,完成此例题)
  变式1:若将例题中的已知条件E、F分别是OB、OD的中点改为BE=DF,其它条件不变,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变式2:若将例题中的已知条件E、F分别是OB、OD的中点改为E、F为直线BD上两点且BE=DF,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变式3: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H、G、E、F分别为线段BO、DO、AO、CO的中点,问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变式4: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点;G、H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若AE=CF,DG=BH,上述结论仍旧成立吗?
  变式5:在图l中,若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B、D为直线EF上两点,且BE=D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变式6:在图1中,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矩形吗?
  变式7:在图l中,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菱形吗?
  这组题中,例题主要是利用“对角線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判定来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1引导学生抓实质,利用例题的判定方法,进一步熟练此判定。变式2、变式3把例题和变式l中点E、F所具有的特殊性规律变为一般性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能力。变式4、变式5在“变”的过程中在逐步加深,让学生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变式6、变式7把原题进一步引向矩形、菱形,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   【案例四】原題
  如图1已知:点0是等边△ABC内一点,OA=4,OB=5,OC=3,求∠AOC的度数。
  变式1:
  如图2在△ABC中,AB=AC, ∠BAC=90°OA=4,OB=6,OC=2,求∠AOC的度数。
  变式2
  如图3,点0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135°
  试问:( 1)以OA、OB、OC为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请求出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如果∠AOB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当∠BOC等于多少度时,以OA、OB、OC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一题多变是题目结构的变式,是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者变换题目的形式,而题目的实质不变,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题目的本质,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积极思索,设法想出解决的办法,从而防止和消除呆板和僵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变可以改变条件,保留结论;也可以保留条件,改变结论;或者同时改变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某项条件与结论对换等等。
  【案例五】原题
  已知:如图1,△AEC、△AB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A、C在同一直线上,连线BE、CD。请说明BE=CD的理由
  变式一:条件不变、观察图形探究结论
  如图2设BE、CD相交于点S,AD、BE相交于点M,AE、CD相交于点N,根据图形你还能写出哪些结论,并说明理由。
  变式二:图形旋转,探究原结论是否成立
  如图3:△AEC绕着点A转动时
  (1)试问:BE和DC还相等吗?
  (2)设DC与BE的交点为F,问:在△AEC转动过程中,∠DF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变式三:在变式二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探求结论
  如图4,设DC、BE的中点分别为M、N连结AM、AN、MN在△AEC绕着点A转动的过程中,请判断△AMN的形状。
  本题是典型的“一题多图”型的变式训练,通过把图形中的其中一个三角形旋转,培养学生运动哲学观点,把图形同静态变为动态,创设了在运动中探索规律的情境,能对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类比的数学思想。
  以上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数学变式教学,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其实数学变式训练不是为了“变式”而变式,而是要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完成“应用——理解一一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学中数学变式训练设计要巧,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正确把握变式的度,要有目的性,要起到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作用。在变式教学中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最终由学生来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产生认知困难的情况,从而对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所以,将时政热点充分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便成为了改善教学状况的可行路径。因此,当代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注重时政热点同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以此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时政热点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
【摘要】 21世纪的社会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素养”,而目前我国的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多维阅读共同体的构建,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素养。   【关键词】 名著阅读 阅读共同体构建 初中生 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
【摘要】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各项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使学生更灵活的掌握地理知识。   【关键词】 高中 地理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42-01  引言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师生情·生生情  我把棕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通过棕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2017年将棕编课程引入乡
【摘要】 随着中学阶段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对中学德育教育质量有更高要求,而农村中学也不例外,必须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和增强实效性,以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对中学生的正确引导性作用。从当前农村中学学科德育教育现状看,存在诸多不良问题,难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学科德育教育 实效性 对策   【中
【摘要】 围绕《国歌法》在中小学的实施,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各种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方法,介绍了在实施《国歌法》中一些好的做法,目的是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唱好《国歌》。   【关键词】 中小学 国歌 制度化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251-01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3至65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
【摘要】 初中阶段是现代教育过程中衔接小学基础教育与中学高等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身心发育又处于一个高峰时期,需要他们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以应对日益繁重的学习生活。本文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中考实际,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等,从校园晨跑制度的制定依据,我校住宿生晨跑的管理模式,晨跑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正迁移,晨跑对体育中考
【摘要】在我国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科目,有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现阶段,很多初中生比较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这就需要引进情感教育模式,文章主要对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作为高中生而言,需要学习较多的知识内容,每一课程学习任务都十分的重,因此如何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了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认识到化学课程的相关特性,并根据课堂特定制定多远高效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对于不同的教学化学教学内容,对于有机化合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