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本文在借鉴教育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情况,针对如何在现代核心素养视阈下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87-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而课标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也为课改提供了契机。
1.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培养的原则和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认知、理解事物的思维能力也在逐渐提升,然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高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产生质变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在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
首先,要严格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在“课程内容”中,有多处任务环节对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作了具体的表述,譬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环节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等。因此,在语文课上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等,务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要重视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型、形象思维型、具体思维型和逻辑思维型的区别,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备课时事先考虑到学生思维习惯的差异,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再在课堂上机动灵活地引导“生成”,学生才容易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三要重视多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语文课堂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利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发展。
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表现在个体正确的认识、归纳、总结观点,运用语言,发表意见等方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要落实好如下三项基本任务:一是理解逻辑思维规律。逻辑思维的规律性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只有遵循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结果。二是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如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对比(求同、求异),原因与结果等。三是要重视形成逻辑思维形式。高中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二者不可偏废。新课标中提出:“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目标写进语文课程标准,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2.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新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强调“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思维训练。要使思维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1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课中,指导学生理解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以及叙述事物的步骤,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等,必须对文章中的词、句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正确地概括、归纳。可以说,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在教逻辑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文本表面”深入到“文本深层”的解读,由“是什么”到“为什么”深入探究。例如研读《伟大的悲剧》,探究悲剧产生的根源,可以通过梳理情节、分析细节,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精髓。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什么是悲剧?(可引用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悲剧?带着这些问题思考探究,然后让学生归纳“伟大的悲剧,’(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及其产生之因,谈谈对英雄、对成败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由浅人深,逐步引导学生深研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创造潜能的开发与思维的持续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更要教育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推导出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果。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错误的,蔺相如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让人民认识到秦国国君的真实面貌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完璧归赵”行为恰当与否值得商榷。由此进一步推断,蔺相如要通过哪几种解决办法来解决并度过危机?学生通过种种逻辑思维方式进而判断出各种结果。这就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思辨性阅读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2.2 在写作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认为,在中学里教学生写作,要抓的是逻辑思维的问题,而不是语法問题。他说:逻辑的重要性是说不完的,大的在学术研究方面需要逻辑,小的在语文学习,在写作教学方面也需要逻辑,能够把逻辑教好了,写作也就教好了。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卓有成效地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我们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为例,题目要求考生以“重读长辈这本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中“重读”意味着要在以前“初读”(或“浅读”“误读”)基础上有所深化或矫正,或致敬,或礼赞,或对照,或自省。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注入感情,并上升到人生启悟、理性思考、批判审视的高度。而“这部书”,具象背后所承载的东西却是抽象的,如长辈人生的事理、传统的积淀、时代的记忆、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等等。考生只有深入理解题目的含义,才能进行深层次的写作,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具有思维深度的文章来。
“重读长辈”无非是写长辈身上正面的东西,部分所谓的满分作文、高分作文也是这样构思立意的。但是大家都这样写,就不容易写出新意;而且如果我们眼中的长辈永远是正确的、无所
不能的,那么我们的成长体现在哪里?我们的理性认识又体现在哪里?对长辈越来越崇拜、越来越仰视,是思想肤浅、尚未成熟的表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长辈身上拥有那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会有凡俗的、脆弱的和局限的一面,甚至是错误的一面。而随着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发现长辈身上譬如平等意识、接受新鲜事物、在认知上等方面的局限;反过来说,我们发现了这些局限,并能客观地看待,也正是我们成长与成熟的表现。
3.结语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吉林:长春师范大学,2009.
[2]梁晓芳.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中学语文教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胡敏.论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教学的回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4]于宏.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唐作藩、李行健、吕桂申:《王力论语文教育》,255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
[6]梁恕俭.请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D]: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018.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87-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而课标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也为课改提供了契机。
1.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培养的原则和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认知、理解事物的思维能力也在逐渐提升,然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高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产生质变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在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
首先,要严格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在“课程内容”中,有多处任务环节对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作了具体的表述,譬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环节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等。因此,在语文课上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等,务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要重视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型、形象思维型、具体思维型和逻辑思维型的区别,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备课时事先考虑到学生思维习惯的差异,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再在课堂上机动灵活地引导“生成”,学生才容易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三要重视多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语文课堂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利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发展。
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表现在个体正确的认识、归纳、总结观点,运用语言,发表意见等方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要落实好如下三项基本任务:一是理解逻辑思维规律。逻辑思维的规律性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只有遵循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结果。二是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如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对比(求同、求异),原因与结果等。三是要重视形成逻辑思维形式。高中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二者不可偏废。新课标中提出:“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目标写进语文课程标准,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2.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新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强调“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思维训练。要使思维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1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课中,指导学生理解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以及叙述事物的步骤,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等,必须对文章中的词、句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正确地概括、归纳。可以说,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在教逻辑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文本表面”深入到“文本深层”的解读,由“是什么”到“为什么”深入探究。例如研读《伟大的悲剧》,探究悲剧产生的根源,可以通过梳理情节、分析细节,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精髓。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什么是悲剧?(可引用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悲剧?带着这些问题思考探究,然后让学生归纳“伟大的悲剧,’(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及其产生之因,谈谈对英雄、对成败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由浅人深,逐步引导学生深研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创造潜能的开发与思维的持续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更要教育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推导出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果。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错误的,蔺相如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让人民认识到秦国国君的真实面貌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完璧归赵”行为恰当与否值得商榷。由此进一步推断,蔺相如要通过哪几种解决办法来解决并度过危机?学生通过种种逻辑思维方式进而判断出各种结果。这就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思辨性阅读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2.2 在写作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认为,在中学里教学生写作,要抓的是逻辑思维的问题,而不是语法問题。他说:逻辑的重要性是说不完的,大的在学术研究方面需要逻辑,小的在语文学习,在写作教学方面也需要逻辑,能够把逻辑教好了,写作也就教好了。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卓有成效地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我们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为例,题目要求考生以“重读长辈这本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中“重读”意味着要在以前“初读”(或“浅读”“误读”)基础上有所深化或矫正,或致敬,或礼赞,或对照,或自省。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注入感情,并上升到人生启悟、理性思考、批判审视的高度。而“这部书”,具象背后所承载的东西却是抽象的,如长辈人生的事理、传统的积淀、时代的记忆、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等等。考生只有深入理解题目的含义,才能进行深层次的写作,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具有思维深度的文章来。
“重读长辈”无非是写长辈身上正面的东西,部分所谓的满分作文、高分作文也是这样构思立意的。但是大家都这样写,就不容易写出新意;而且如果我们眼中的长辈永远是正确的、无所
不能的,那么我们的成长体现在哪里?我们的理性认识又体现在哪里?对长辈越来越崇拜、越来越仰视,是思想肤浅、尚未成熟的表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长辈身上拥有那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会有凡俗的、脆弱的和局限的一面,甚至是错误的一面。而随着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发现长辈身上譬如平等意识、接受新鲜事物、在认知上等方面的局限;反过来说,我们发现了这些局限,并能客观地看待,也正是我们成长与成熟的表现。
3.结语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吉林:长春师范大学,2009.
[2]梁晓芳.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中学语文教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胡敏.论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教学的回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4]于宏.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唐作藩、李行健、吕桂申:《王力论语文教育》,255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
[6]梁恕俭.请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D]: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