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中我们数学老师要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数学语言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法指导 思维方法 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8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标的出现,加强“双基”、学法指导与能力培养成为数学课的主旋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什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怎样进行能力培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点体会如下:
1 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数学课上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是对其数学素养的积累和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胆量的锻炼、口才的培养以及气质的培养。特别是每个概念、公式、定理等的形成的探索、以及每个题目的分析和解决,无不体现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而这种探索创新的过程正是每个青少年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精神和习惯的养成过程。所以每个数学教师要鼓励,鞭策学生大胆参与。特别是那些胆小的要主动抽他们回答问题或板演练习,并大大的赞扬他们善于思考问题的行为,哪怕是在回答问题或解答题目中有错误的,只要有一部分正确都要加以肯定,大大赞扬。
2 指导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各种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分析、类比、归纳
初中数学许多概念是描述性定义的,许多法则是从大量的事实分析、类比、归纳出的。
大量的事实说明,分析、类比、归纳这样的思维在数学中随处可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运用这些思维形式,还要反复向学生指出这种思维形式奥妙所在。让学生在解题中和在认识数学知识中运用这一思维形式。
2.2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
在数学中由特殊到一般,或一般到特殊也是随处可见的思维形式。如初一乘法分配律是由具体的例子运算归纳出一般的运算律,又由一般地运算律用于具体的计算中。在几何中由具体的画图,总结出一般的公理。或者由具体的定义、公理、及画图推理论证出一般的定理。又由一般的公理、定理作为每个推理论证的依据等等无疑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运用。
2.3分类讨论
在整个中学数学中,不乏缺少分类讨论的题目。这种题目对于从小学刚进初中的学生是困难的,所以更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这一方法。
2.4由条件寻找结论,由结论去寻求条件
在几何的演绎推理中,这一思维是经常要运用的。一般而言,由条件寻求结论是容易的。但反之由结论寻求条件相对要困难点。但几何题目中一般由要证明的结论,或要计算的结论去寻找需要的条件。因此在几何论证中,教师要多介绍一些反推法,让学生体会。
2.5细读题目寻求等量关系
初中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难点。我们在教学中,除了介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规套路以外,还要经常告诉学生要突破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难点有二:一是寻找具有等量关系的一句话。二是注意细读题目,想想哪些是已知的量,哪些是未知的量,哪些是隐含着的条件或等量关系。经常训练就会突破这一难点。
3 指导学生学会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数学中的文字叙述、符号表达、图表描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及魅力无比的内在思维形式。所以要学好数学,显然要学会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但要读懂这些语言,而且还要会表达。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3.1认识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读懂各种符号的意义
数学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图形多、其语言的抽象性、丰富性、特殊性。所以在加强“双基”训练时,一方面要多从正反方向让学生练习巩固;;另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特别要搞清每个概念,每个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
3.2在几何入门教学中过好两关
一是过好咬文嚼字的概念关。二是过好语言及符号图形的翻译关。
3.3教学生在作业中养成规范的逻辑推理及解答的书写语言和作图表达语言
无论是代数或是几何,其推理形式都是非常严密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有根据的,因而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做到步步有根据,字字有道理。如代数中的数于式的计算必须要以法则,概念为据。方程的解法要以等式的性质及数的运算法则为据,几何中的推理论证和解答以定义、公式、定理、推论为据。否则就会变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作图时既要熟悉各种常规的画图语句,又要用尺规规范地画图。否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在狠抓“双基”的基础上,再抓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继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这项工作其实是一系统工程,在中小学阶段,要反复训练,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才会学会这些方法,逐步形成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法指导 思维方法 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8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标的出现,加强“双基”、学法指导与能力培养成为数学课的主旋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什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怎样进行能力培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点体会如下:
1 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数学课上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是对其数学素养的积累和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胆量的锻炼、口才的培养以及气质的培养。特别是每个概念、公式、定理等的形成的探索、以及每个题目的分析和解决,无不体现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而这种探索创新的过程正是每个青少年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精神和习惯的养成过程。所以每个数学教师要鼓励,鞭策学生大胆参与。特别是那些胆小的要主动抽他们回答问题或板演练习,并大大的赞扬他们善于思考问题的行为,哪怕是在回答问题或解答题目中有错误的,只要有一部分正确都要加以肯定,大大赞扬。
2 指导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各种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分析、类比、归纳
初中数学许多概念是描述性定义的,许多法则是从大量的事实分析、类比、归纳出的。
大量的事实说明,分析、类比、归纳这样的思维在数学中随处可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运用这些思维形式,还要反复向学生指出这种思维形式奥妙所在。让学生在解题中和在认识数学知识中运用这一思维形式。
2.2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
在数学中由特殊到一般,或一般到特殊也是随处可见的思维形式。如初一乘法分配律是由具体的例子运算归纳出一般的运算律,又由一般地运算律用于具体的计算中。在几何中由具体的画图,总结出一般的公理。或者由具体的定义、公理、及画图推理论证出一般的定理。又由一般的公理、定理作为每个推理论证的依据等等无疑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运用。
2.3分类讨论
在整个中学数学中,不乏缺少分类讨论的题目。这种题目对于从小学刚进初中的学生是困难的,所以更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这一方法。
2.4由条件寻找结论,由结论去寻求条件
在几何的演绎推理中,这一思维是经常要运用的。一般而言,由条件寻求结论是容易的。但反之由结论寻求条件相对要困难点。但几何题目中一般由要证明的结论,或要计算的结论去寻找需要的条件。因此在几何论证中,教师要多介绍一些反推法,让学生体会。
2.5细读题目寻求等量关系
初中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难点。我们在教学中,除了介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规套路以外,还要经常告诉学生要突破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难点有二:一是寻找具有等量关系的一句话。二是注意细读题目,想想哪些是已知的量,哪些是未知的量,哪些是隐含着的条件或等量关系。经常训练就会突破这一难点。
3 指导学生学会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数学中的文字叙述、符号表达、图表描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及魅力无比的内在思维形式。所以要学好数学,显然要学会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但要读懂这些语言,而且还要会表达。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3.1认识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读懂各种符号的意义
数学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图形多、其语言的抽象性、丰富性、特殊性。所以在加强“双基”训练时,一方面要多从正反方向让学生练习巩固;;另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特别要搞清每个概念,每个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
3.2在几何入门教学中过好两关
一是过好咬文嚼字的概念关。二是过好语言及符号图形的翻译关。
3.3教学生在作业中养成规范的逻辑推理及解答的书写语言和作图表达语言
无论是代数或是几何,其推理形式都是非常严密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有根据的,因而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做到步步有根据,字字有道理。如代数中的数于式的计算必须要以法则,概念为据。方程的解法要以等式的性质及数的运算法则为据,几何中的推理论证和解答以定义、公式、定理、推论为据。否则就会变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作图时既要熟悉各种常规的画图语句,又要用尺规规范地画图。否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在狠抓“双基”的基础上,再抓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继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这项工作其实是一系统工程,在中小学阶段,要反复训练,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才会学会这些方法,逐步形成能力。